博客首页 > 正文
李杰:核潜艇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具有强大威慑力
主持人:除了核潜艇隐蔽性比较好,打击力度比较强,拥有的国家比较少以外,还有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关注核潜艇呢?
李杰:刚才也提到,我有第二次核打击能力。路基的,战前很容易被摧毁,当然也不是说路基没有多少价值,首先有被打击、摧毁的可能。空载也有这种可能,机场是固定的,把机场摧毁,飞机升不了空。潜艇是有隐蔽性的,你不知道我在哪里,我潜在水下,你不知道我在什么位置。核潜艇还可以靠近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我打击目标,通过海底航行到那个地方,比较近距离打击你,或者打击你的纵深,比如你国家比较大,我可以打击你国家纵深的目标。它有这个好处。
张帆:我们不要说核潜艇,就说常规潜艇,它的威力就非常强大。二次大战的时候,德国使用海狼艇,对英国实施海上破交战,阻断它的海上交通线。据统计当时仅仅还是常规潜艇,我们现在看还是比较落后的常规潜艇。但英国商船70%,军舰20%都是被潜艇打掉的。太平洋战争,日本军舰的16%都是被潜艇打掉的,那时候还是常规潜艇,威力就这么大。所谓常规潜艇就是柴油机带电池,隔一段时间浮上来给电池充电解决这个问题,但核潜艇可以近乎无限的航行能力,可以不充电,靠核动力给它提供动力,有设备提供氧气,使它在常规潜艇基础上有一个跃升。美国的里科弗在50年代研究出来的核潜艇基本可以从美国东部潜伏在北冰洋冰盖下面,从西太平洋出来。
主持人:能航行这么远?
张帆:世界海洋任何一个纬度它都可以达到。
李杰:世界上各大洋实际上是相通的。
张帆:甚至在冰盖底下穿过去,常规潜艇是不可想象的,要过一段时间上来充电,核潜艇不存在这个问题。
主持人:常规潜艇容易暴露目标。
张帆:对,二次大战的常规潜艇已经升级换代为核潜艇,威力确实非常强大,不是一个概念。
李杰:二次大战的潜艇要浮到水面进行鱼雷打击,和现在不一样。
张帆:有的用鱼雷,有的用炮。
主持人:现在很隐蔽了。
张帆:可以在水下发射导弹出管以后,用弹射器弹出去以后,在水下点火,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潜艇已经完全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张帆:1880年中国已经开始了潜艇的尝试
主持人:说到这里,新浪的各位网友非常想了解中国的潜艇兵力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李杰:中国潜艇兵力发展也基本上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因为我们国家当时技术、工业技术、资金比较缺乏,而且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最开始是通过购买苏联的技术,54年的时候有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独立潜水艇大队,买了四艘苏联相对比较老的……
张帆:开始是秀克级。
李杰:各种翻译不同,四艘手相对比较老的,独立的潜艇大队,过了两年逐渐成立潜艇支队。一开始我们的潜艇相对比较落后,包括噪音,因为潜艇最大的优点是在于它的隐蔽性。所谓隐蔽性,一是无论我在水面上还是水下都不容易被对方发现。二是我攻击的时候必须能够使你摸不着我在什么地方攻击。二战期间德国潜艇攻击英国或美国过往运输船只的时候必须浮出水面。浮出水面很容易被对方的护卫舰只所打掉。所以,二战之后大部分改为潜入水下攻击。刚才张帆也提到常规潜艇最大毛病,一直到现在,如果没有技术改进,在两三天的时间就必须浮出水面,超不过三天时间,再慢的速度在水下航行也得浮出水面,通俗的说法就是吸氧,才能保证柴油机继续工作,充电保持下一步的航行,所以,隐蔽对它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为什么说潜水兵力的发展也是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缩影呢?
张帆:中国海军发展潜艇,如果从最早的溯源,一定不会想到188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潜艇的尝试了。
主持人:它在世界排位第几名呢?
张帆:1888年的时候北洋海军成立,但1880年的时候国外向中国提供了潜艇的设计图纸,这个设计图纸后来被送到天津机械局,它的性能相当于,当时英国有一种潜艇苏金甘式,大概12.7米长,柴油动力,是木头龙骨,外面包铁皮。这个在天津海海河里做过一次试航就报废掉了。宣统元年1909年的时候,中国曾经做出过恢复潜艇的努力,向欧洲派出学习潜艇的人员,像廖景方这些人向欧洲学习潜艇,三年之后清王朝就覆灭了,所以,他们的学习也没有产生什么结果。进入民国以后,又多次试图发展潜艇,比如说陈绍宽等,他们最大计划发展出制造50艘潜艇的计划。我们前几次也讲到,一个动乱中的国家不可能发展强大的海上防卫力量。一直到抗日战争的时候才正式向德国购买1艘潜艇母舰、6艘潜艇的计划,但这个计划都没有实行得了,直到49年中国海军没有一艘潜艇。刚才李老师回顾的是,建国以后,马上开始着手组建潜艇兵力,当时抽调全国的精英组建一支部队。我原来在写海军那本书《雄风》里专门讲到潜艇学习队到旅顺去学习,完全穿着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水兵服,说苏联话,吃列巴、红菜汤,经过三四年的艰苦学习,这些军人有教师,有大学生,有直接从战场上转过来的战斗英雄。
主持人:学习非常难吗?
张帆:当然难,那时候中国需要把潜艇技术把俄语翻译成中文,给中国潜艇技术留下完整的资料。当时是270多个人,这270多个人为中国潜艇部队发展立下了卓著的功勋。通过刚才简短的回顾,我们发现国家贫弱、动乱的时候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新中国建立起来以后,中国人民有保卫自己国家,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信念,很快这支潜艇部队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