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傅佩荣:《易经》是一部提供了丰富智慧的哲学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18:36 新浪博客
kkkk
傅佩荣:把《易经》看完一遍会发现,整个一生在里面都有了。

  精彩语录:

    西方的思想,要注意到思辩的过程,有一个权威曲线。中国思想,有标准答案,年龄不到,智慧不够的时候很难觉悟。

    《易经》为人的一生提供了完整的信息

    主持人:其实《易经》学的是一种思维方法。

  傅佩荣:对,《易经》提供很完整的信息,如果你把《易经》看完一遍会发现,我整个一生在里面都有了。比如我现在很倒霉,除了否卦或者是剥卦,那没关系,剥久了就要复卦,易阳复起。

    我们在《易经》里学的东西生活里都有,念书的时候如果不守规矩,老师说他记大过,你记小过,大过、小过都是《易经》的卦。说你这个人应该怎么做呢?最好应该谦虚一点,谦卦就是很好的卦。我们拿谦卦做例子,《易经》64卦里面只有谦卦非吉则利,六爻里不是吉就是利,乾卦、坤卦都没有那么好。为什么谦卦那么好呢?上面是地,下面是山,我们讲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卦,泛称自然界就是这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你可以说上面是地,底下是山,山代表我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我很谦虚,把它压在地底下。什么叫地底下呢?表面看起来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狂妄嚣张的地方,别人看起来就是普通的人,但是你里面有实力,这就是谦。谦代表地在上,山在下,等于我有实力隐藏起来。《易经》里面对谦卦特别强调,孔子的学生颜渊就是谦卦的代表,有若无,实若虚,有就像没有一样,我很充实就像虚无一样。最后发现颜渊学问很好,德行也很好,谦卦的人到哪里都受欢迎,因为很谦虚。

  主持人:《易经》按我的理解是一本哲学书,而且给我们人类提供了那么丰富的一种智慧。傅老师,您觉得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样的书?而在现代社会却不容易出现这样的经典?

  傅佩荣:这是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很多伟大的著作都在古代出现。

  主持人:对。

  傅佩荣:那是因为古代的人他们可以去阅读的书没有那么多,你说现代人书念多了以后不聪明吗?不是,书念多了,资讯多了,很难专。

  以前的人书很少,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以前也不过是五本书,每一片竹简这么厚,每页书300片,300片一车就装完了。古人比较有创造性,是因为受文字语言本身的材料限制相对的也比较少。所以有时很困难,书越念得越多,就容易被书困掉,不容易有创见。书念得越少,越有创见。那个创见可能是胡思乱想,蒙对了。古人有创见,这是第一个情况。

  第二,古代的时间很长,伏羲是5000多年前,周文王是纪元前第12世纪。到孔子是纪元前第6世纪。一下就是几个世纪。他们那个时候专心去思考人类的问题,在西方称作轴心时代,在印度出现释迦牟尼,在希腊雅典出现苏格拉底,在我们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这些人,是文化的轴心。我们现在讲文化的经典、伟大的创造大部分是那个时期创造的。为什么?因为那个时期是他们第一次从人类的角度把人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来理解。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为了生活嘛,尤其是古时候的科学根本就不发达,他为了生活就耗尽了力气,少数这些伟大的人思考的时候可以从人类整体来看,这就出现一种所谓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出现之后,你才能够得到一种属于人应该有的一种生活的智慧。

    理解中国古人的思想需要阅历和智慧

  主持人:傅老师,有位网友在网上问,他说很想了解一下您觉得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傅佩荣:西方思想基本上比较重视思考发展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说,有人研究黑格尔,他就会说青年黑格尔。有的人研究马克思,就会说青年马克思。但是你说我研究孔子,我来一个青年孔子,就是孔子年轻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好笑,孔子年轻的时候说的什么重要吗?

  不重要。论语里讲的大部分是他年纪大了、成熟之后的一个表现,西方不一样。西方人有一个年少、年轻、中年、老年慢慢发展。所以,一个哲学家虽然知道年轻的时候很幼稚,也要把它说出来,作为我的踏板,一阶一阶往上走。但是中国的哲学家比较特别,比如我们讲孔子,念《论语》,《论语》都是标准答案,只要有什么问题,孔子一说。你说这个对不对?你去想吧。想了十年,发现孔子讲的还是对的,标准答案。孟子也一样,孟子特别喜欢说话,将来我们有机会会谈到他。你问他任何问题,他都好象有现场的答案等你问。你说这些人都先做好家庭功课,我们现在讲家庭功课,学生在家里面做好功课才敢出来说话。西方人不是,西方人比较勇敢,年轻的时候也乱讲,比如以前讲的不对,现在讲新的。

  研究西方的思想,你要注意到思辩的过程。所以,学习西方思想有一个好处,有一个逻辑发展,思想不会先入为主,有一个权威曲线,所以学习西方思想对这个是有帮助的。但是学中国思想,有标准答案,你年龄不到的时候,智慧不够很难觉悟。

  主持人:理解不了。

  傅佩荣:理解不了,这两个可以配合起来。如果光学西方,经常烦恼,今天认为对,将来认为不对,到底今天对的真的可靠吗?现在认为对的,再将来不是又认为错了吗?所以,西方人常常是在挣扎跟寻找的过程。

  我们有时看到西方哲学,因为我原来是学西方哲学的,觉得他们很辛苦,不到最后不敢讲定论,讲到定论以后,下一个哲学家该把它否定了。到黑格尔就说古代哲学到现在总算集大成了,黑格尔后边马克思说你根本乱讲,唯心变成唯物,都推翻了。我们的孔孟老庄真是了不起,将来有机会会慢慢把道理说出来。

  主持人:因为我还要跟网友讲一下,明天傅老师还要继续来新浪讲座,是逍遥自在的人生——我谈道家。会跟大家谈一下庄子阅读的心得。虽然时间已经到了,但是我想网友这么热情,再问两个问题。

  网友:您对星座有研究吗?现在很多年轻人相当相信星座,和《易经》中的占卦有没有什么关系?

  傅佩荣:我对星座没有什么研究,它跟《易经》的占卦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可以补充一句话,年轻人如果想帮助自己,你看自己的星座,要注意到优点、缺点。你针对自己星座上所说性格的缺点加以改善,那你这一生大有可为。所以,要记住针对自己星座所说的缺点加以改善,改善之后优点自然就表现出来。因为星座里面讲的也一样,优点、缺点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优点,相对就会有类似相关的缺点。如果把缺点去掉,优点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这就代表你走上一个正确的人生。

  主持人:其实傅老师我这样理解,包括《易经》的占卦,其实也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方法,认识自己的一条路径。还是一种哲学的思想方法。

  傅佩荣:是。

    《易经》不是现代科学的干扰物

  主持人:傅老师,我问您一个问题,我听过一次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报告,专门谈《易经》,题目叫《<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其中他有一个观点,当时在这次报告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谈到现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启蒙是因为受到了《易经》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影响。因为中国古代科学是很先进的,但是近代科学、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启蒙。不知道您怎么看待杨先生这个观点?

  傅佩荣:我不直接讨论他的观点,但是我提另外一种对西方为什么产生现代科学的解释。

  我所根据的是一位西方学术界的权威,他是罗素的老师,他是西方很少数能够从科学走入哲学,当过哈佛大学的形而上学教授的学者。他说为什么近代科学在西方发展,他提出三个理由,我相信很多人恐怕闻所未闻。第一,他说因为希腊的悲剧。第二,因为罗马的法律。第三,因为中世纪的信仰。一般人听着会觉得奇怪,悲剧是文学,法律跟信仰这跟科学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他的观点非常好,他说人的心态有没有科学的心态,实事求是,并不是说你随便就发明科学,而是你前面经过一千多年的培养,让你西方人透过悲剧、法律跟信仰,产生一种科学心态。

  我这样讲的用意何在?一方面觉得他讲的有道理。中国人也有中国人的心态,但是问题存在于什么地方?《易经》真的会干扰使它走向负面跟现代科学不能够搭配吗?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我只是希望他也可以了解西方本身的专家,谈到西方科学的时候,他也从悲剧、法律、信仰来肯定他的进步。

  主持人:跟傅老师聊天,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易经》对我来讲也是一部全新的东西,我尽管无数次听说它,但是也没有阅读过它。刚才傅老师也说觉得这本书网友可以读,我们最后其实有一个环节,希望傅老师能够给我们推荐一本通俗地解读《易经》的书,是不是推荐您自己的?(笑)

  傅佩荣:那就请各位多指教了。

  主持人:傅老师其实是没有回答的回答,希望网友也可以到新浪上去看这本书,去了解这本书。更希望各位网友能够继续关注傅老师的讲座,明天下午一点钟,傅老师将继续跟大家讨论“逍遥自在的人生——我的道家心得”。希望网友们明天下午准时光临我们的嘉宾聊天室。非常感谢傅老师今天做客,明天还要再见面,谢谢傅老师,更谢谢今天各位网友,再见!

  (聊天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傅佩荣眼中的面包与人生(2007-06-02 20:46:44 )
·傅佩荣讲孔子:《论语》半部治天下(2007-05-17 12:09:21 )
·傅佩荣:儒家是安定社会的力量(2007-05-16 10:48:08 )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孔孟不是神(2007-04-29 14:24:11 )
·对话傅佩荣:传统文化里有支撑我们的理念(2007-04-29 14:24:11 )
·傅佩荣:复活了孔子的台湾国学大师(2007-04-26 15:29:21 )
·傅佩荣:人到中年当学庄子(图)(2007-04-25 11:37:10 )
·台国学大师傅佩荣:国学热胜过崇洋媚外(2007-04-23 14: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