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名博访谈43期 陶海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12:04


陶海心:我希望孩子们的人生比他的父辈精彩一些!

  姜培琳: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人民教师,所以我一直崇尚教育,我也

  网友:陶会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关于这个捐赠能不能是一对一进行,这样捐钱会比较安全一些吗?

  陶海心:你指的一对一是不经过公益机构吧?还是经过公益机构一对一?

  主持人:不经过公益机构呢?

  陶海心:是这样,我以为对爱心的表达,对弱势群体的支援和支持有各种方式,一对一,或者我们姑且叫做私下里不经过社会监督,不经过公益机构做一些表达,不但可行,而且每日每时都在发生。有些弱势群体,也可能是你认识的朋友,也可能是不认识的朋友,别人介绍或者从媒体发现报道了,你就愿意帮助他,把捐款邮寄过去,或者买一些物品送过去,这都是可以的,这也是一个社会美德的表现。

  但是我要讲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大规模的、长期的、重要的社会捐赠来说,从社会发展的规律讲还是应该通过专门的公益机构去做比较好。就像我们希望书库现在做了十一、二年了,一直是通过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现在是通过一个基金会在做。

    这样做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它是规范的,因为整个一整套的流程和程序是经过设计和经过实践安排的,所以它是规范的。第二点,它是效率高的,因为有一些专职的公益事业工作者参与以后,它就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希望书库的捐赠是公众捐出按一本书的定价捐出的,我们就能保证通过我们的体系和很多志愿者按照这本书的定价,把这本书送到任何偏远山区的孩子手里去。如果你是个人去捐赠,你要通过邮局,邮费又很高,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所谓一对一的话成本就很高,效率就比较低。第三,就是一句话,通过公益机构规范的运作有利于项目的落实,有利于社会公众和媒体对这个项目进行监督,这是很重要的。

    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也可能你代表一些网友提出这种问题,我把这件事情归结为两句话,一个就是我希望所有有爱心的人不要忽略了公益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和存在,你用你自己参与进来的这种方式来支持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支持中国公益机构的壮大。第二,你仍然可以去对社会上的,你看到的、听到的任何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你的爱心,去进行你一对一的帮助,这两点并不矛盾。

  姜培琳:是不是还有一个持续性的问题,其实有些时候一对一。比如我之前也去过西藏专门探望一个盲童学校,我只去过一次在当时表示一些爱心,当时有一些捐赠,但是回来之后可能由于工作忙,或者是时间的问题等等,可能就把这个事情没有很坚持的做下来。但是如果通过一个正当的一个基金会去做这个事情,我们基金会都会有定点的一些我们需要支持的地方。如果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人在一年之内进行捐赠,第二年就停掉了,对于受捐赠者也不是一个好事情,他们在一段时间有书读了,第二年又没有书读了,这也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捐赠的表达方式。通过基金会他就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的捐赠,长时间的保证能够读到书了。

  陶海心:我觉得培琳讲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我有启发,我刚才讲了三点,如果再加上一点,就叫做持续性。公益事业可能是一个接力棒,这里头反映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您刚才讲的时候我就在想,大家知道我们一个歌星捐一个孩子读书,结果他最后得病了,这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里的一个人物叫丛飞。

    我想培琳讲的这个话把它延伸一下就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放弃帮助别人的责任,但是老部长刚才讲人生是不确定的,就像羽毛一样,也可能你今天帮助别人,明天你可能需要别人帮助。所以要把慈善事业想成是大伙儿的事,每个人都可能去帮助别人,也可能很快别人就要帮助自己了。通过一个机构一个项目可以实现你刚才说的持续性,它像接力棒一样把一个项目能够做下去,需要受帮助的人能够持续得到帮助,在他人生整个阶段让他得到帮助,得到发展。

  主持人:今天来到的三位嘉宾都是富有爱心的一些代表,都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请我们的刘部长、陶会长以及培琳一起给农村的青少年说几句寄语吧。

  刘忠德:我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我对他们充满希望和信心!

  陶海心:我不敢说寄语,我谈一个想法,我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做希望工程的工作,做希望书库的工作。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对农村孩子来说希望工程解决的是他因为贫困失学让他返回校园,有书读了。通过我自己学习书法,学习绘画,包括今天老部长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高级领导人,他写小说,写剧本,主持很多大型的演出,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培琳又是一个在时尚界在知识界很有影响的人物。我有很多文化方面的需求,我就希望我们希望书库基金会下一步让这些返回学校的学生们能够在文化素质上更提高一步,让他们的人生有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又有美好的追求。而且有真正的文化素质上的提高,让他的人生走得比现在精彩一些,比他的父辈精彩一些!

  姜培琳: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人民教师,所以我一直崇尚教育,我也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全民素质的提升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富强。所以我希望通过我们希望书库,希望通过我们一些有爱心的捐赠人,能够让我们的一代,一些青少年,让他们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成长之后能够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富强。

  主持人:非常感谢!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要到此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我应该非常的感谢三位嘉宾,感谢我们的刘部长、陶会长、培琳的到来,祝愿我们“2007信念人生慈善拍卖会”能够拍出更多的拍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刘忠德:我们也更感谢广大的网友参加到这个行列里来,把我们的事业做好,我想今天举行这个聊天会,有这么多网友参加,这就说明大家都在关心我们的事业,支持我们的事业,所以非常感谢他们,也非常感谢于娟、培琳,陶会长,这都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战友了,让我们一起把这个事业推向前。

  陶海心:我相信在老部长的倡导和领导下,我们会把事业做得更好一些。

  刘忠德:我是动嘴,真正的事情是你们做的多,非常感谢你们。

  姜培琳:谢谢部长,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

  (本次聊天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全球艺术家共寻《第三界》徐静蕾姜培琳等出席(2007-01-10 10:34:13 )
·李湘星运动:名模主持姜培琳(2007-01-09 13:57:02 )
·ACOSTA、姜培琳被希望书库授予公益大使称号(2007-01-08 10:03:35 )
·新浪对话名模姜培琳(2006-11-22 17:22:08 )
·刘忠德:我最喜欢的港台明星是邓丽君(2006-09-16 14:22:06 )
·刘忠德:一位前文化部长的价值观(2006-09-16 14:22:06 )
·前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回顾生涯 抵制“低俗化”(2006-08-03 10:54:07 )
·图文: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刘忠德(2006-07-30 16: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