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旅行魏晋南北朝文物古迹古城 |
分类: 古城の遗骸 |
接《谁识漳河回转处
请君只看清都邺(上)》
07 北齐之宫
从仁寿门向西再向北,一路的地标比几年前已经完善了许多。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法将止车门等一一走遍,便决定直奔宫城所在,再靠小飞机。
标签:
历史旅行文物古迹古城魏晋南北朝 |
分类: 古城の遗骸 |
04
由仙都苑之地继续向东,我们最先到达的便是邺城的上秋门遗址,上秋门的文保碑位置,算是当时邺南城西墙的外侧。
上秋门是邺南城西面最南之门,与东侧的仁寿门相照。再向南不远,便可到达邺城的西南角,不过西南角当初并未设立文保碑,所以我们前次寻找也未看到。
标签:
旅行年终总结历史文物古迹山西 |
分类: 时光の沙漏 |
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这一年马不停蹄,走了不少地方,也经了不少事情,之所以没有及时更新公号和视频号,一方面因为在路上的时间比较多,另一方面则是在修改之前的北朝小说《尘起邺城 尘落长安》,希望小说新版能早日完成与大家见面。
标签:
历史旅行游记两汉帝陵 |
分类: 帝王の荒冢 |
01 缘起
不久前,听聊城的朋友提起当地有座东汉帝陵——甘陵,建议我再去邯郸时,从邯郸过去看看,距离很近。一查之下,发现这座汉墓确实处于冀鲁交界之地,而墓主人,传为东汉的清河孝王,也就是孝德皇刘庆。
这是一位和大唐让皇帝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的人物,也是亲眼见证过东汉最为强盛时期的人物。若真是他的冢茔,的确应该去祭拜一下。
标签:
历史旅行魏晋南北朝古城游记 |
分类: 古城の遗骸 |
01 缘起清都
农历五月五,端午节,也是北齐后主高纬和南阳王高绰的生辰~而距离上次端午来邺,恰好三年。选在这样特殊的日子再访邺城,有着诸多原因。
一来,多次走访邺城与北朝墓群,觉得麦收时节的风景最好。
二来,去年底爱上了上帝视角的看城与看墓,想在麦收时节记录下邺下风光。
三来,去年因《邺城:不问漳水归何处 再望清都几沉浮》这篇文章,与张子欣老师相约过,有机会要一起寻访邺城遗迹,听他讲讲邺的故事
标签:
历史山西魏晋南北朝古墓旅行 |
分类: 帝王の荒冢 |
当六镇的火焰席卷而来,离开故乡的人们似乎都很难再回到出生长大的地方。随着北魏的分裂,东西的对立,邺城的西北与长安的洪渎原成为了新都的密集葬区。不过晋阳作为当时的北齐别都,作为高家的根基之所,也汇聚了大量的人口。一些生民最终没有葬在邺都拥挤且等级分明的西北地区,反而选在了更为自由的晋阳之地。比如彭城太妃大尔朱氏,东安王娄睿,还有今日要分享的这位武安王徐显秀…
标签:
历史旅游文物古迹魏晋南北朝山西 |
分类: 佛国の痕迹 |
01
东魏北齐时的晋阳,曾是高家的霸府别都,从北魏尔朱荣时代起,便以此地遥控朝政。这里,记录着北齐的崛起,伴着北齐的帝王们出生成长离去,亦见证了北齐最后的抗争。随着高欢之孙高延宗在晋阳力挽狂澜的最后那战失之毫厘,北齐的国运也最终走向尽头。
标签:
历史旅游生活总结文物古迹 |
分类: 时光の沙漏 |
二〇二三年,在行走中多了许多思考,目标也更集中于我钟爱的北朝光阴,不过疫情后的身体状态似乎总跟不上自己的步伐,每每出行的兴奋感与回程后的疲惫感,让写作上明显比以往拖沓了。短视频时代的影响,重拾起学生时代的剪辑爱好,也让大部分时间偏重于此,好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在文字不及时,能简要记录下每场让我难忘的旅行点滴。
一年的总结时间:今年的云游只写了一篇文,其余均以视频形式展现。
相关阅读:《北周正武殿遗址·帝王梦想的见证人》
标签:
历史旅行魏晋南北朝文物古迹古墓 |
分类: 帝王の荒冢 |
如果你写洛阳,就不能只写洛阳,要写绵延的北邙,写土下的荣光,写《魏书》里的兴亡,写元家世末的沧桑…
三次来洛阳,总喜欢徘徊在昔日的国都之上,当驱车于众多的元氏墓群间,那些《魏书》里的文字便变得鲜活起来,而在不同人的墓前,似乎你的立场也随着他们产生了变化,将那场乱世里的故事,用多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一遍。
翻开郭玉堂先生笔记整理出的那本《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特殊年代背景下的发掘与记录,留下了当时的一手资料,也让后世的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文字去回视频链接:元子攸
标签:
古城历史旅行魏晋南北朝文物古迹 |
分类: 古城の遗骸 |
01
北魏的六镇,是当初为抵御北方柔然,拱卫昔日国都平城所设的北边重镇,曾因承担着防御的重任,被给予高度重视,当地镇民被作为国之栋梁,拥有免服税役等特权,并且可靠J功出人头地。从后世的人员来看,守护六镇的镇民包含了鲜卑的勋贵,汉人的豪族,高车等少数民族酋帅部落以及一些坐法徙罪之人。
而随着北魏屡败柔然,制度改革,孝文帝又迁都于洛阳,北边的重视程度则随之减弱,镇民们仍要履行府户义务,却晋升困难,身份低微。这一点,在孝明帝正光年间,已经达到了积怨程度。
正光四年时,魏兰根作为尚书令大都督李崇的长史,随讨柔然。曾对李崇说:“缘边诸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