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浪博客提供的下载功能,吓了一跳,这是要彻底关闭博客了吗?
互联网上这个小小的角落,从2008年建设,15年了,过去那么多文字,现在看起来都有点幼稚可笑,或者多余。记录下来真好,回看就可以回忆和反思。
欢迎博客老友添加虎爸的微信,欢迎关注虎和虎爸公众号

The Pilgrims
and America’s First Thanksgiving
清教徒和美国第一个感恩日
来源:festival.com
Is
there a link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mental illness?
智力和精神疾病有关联吗?
作者:Laurie L. Dove
译者:吴骏
图释:Nikola Tesla was so smart he could
test and recalibrate an invention in his mind before he even built
it. He apparently also suffered from OCD.
原标题:WHY DO WE SAY 'BLESS YOU' OR 'GESUNDHEIT' WHEN PEOPLE
SNEEZE?
http://s12/mw690/001tOc6gzy7kDomUKWn3b&690
Mama was my greatest teacher, a
teacher of compassion, love and fearlessness. If love is sweet as a
flower, then my mother is that sweet flower of
love.
著作权声明
作者和译者保有原文的所有相关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使用。
How Children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重要性:★a
异常心理——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微课(29)
一个人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心理学是怎么界定的?异常心理常见的有哪些?本周我们邀请吴骏老师为您介绍相关知识。周六晚7点整文字直播。欢迎家长朋友的参与。
情商——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微课(28)
究竟什么是情商?当我们说“这个人情商高”,我们究竟想说什么?情商是一个靠谱的心理学概念吗?如果不靠谱,为什么那么多人每天都在用?本周六晚7点,我们邀请吴骏老师为您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参与互动。
今晚上9点更新文字实录。敬请期待。
http://s6/mw690/001tOc6gzy7eiNJSWjz25&690
归因——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18)
第18次讲座了,都是常识性的东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上次是“动机”,下次讲座是“偏见”,今天的主题是“归因”,主要讲三个问题:
1.什么是归因
2.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的归因,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