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5-09-01 13:13)
分类: 游心
https://www.meipian.cn/5fc5ni4x?first_share_uid=20414306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
(2025-07-08 13:14)
标签:

幻象

书法幻线

分类: 大象馆

 

(2024-07-20 13:02)
标签:

解构

书法幻线

影书

幻象

分类: art感悟
技法可以学,但是境界不可学。如果境界不通,甚至连技法也不可学。

'伟大的艺术家甚至可以贡献出通常人所视而不见的发现。'由于大规模影书的发现,幻子进入伟大艺术家的行列当之无愧。其意义与价值非一般书法家或书法大家可比。

书法幻线表现往往不是汉字的常态,而是它令人惊异的一面,惊鸿一瞥,犹如高难动作的精彩一瞬间。

                             
(2023-11-08 08:30)
标签:

心结

汉字

齐白石

光影

影书

分类: art感悟
我在'艺术感悟之113'中说:“在汉字产生之前,先人经历过一个结绳记事阶段,它是‘指事’的前身。汉字在隶变之后完全抽象化了,也即指事化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结绳记事的扩展,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结’,用线条交叉形成的‘结’,此有影书为证。”桥梁的栏杆、电线、电线杆等直线状物件在水面的投影呈显现为直线,在一定的风力作用下,直线扭成一个一个的结,即汉字或汉字态,结线成字,这不就是结绳记事的拓展么?结绳为了记事,造字也是为了记事,且更为精准的记事。



桥梁栏杆影(秒杀黄庭坚
(2023-10-29 09:56)
标签:

六法

非应物象形

前卫艺术家

书法幻线

汉字幻象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和汉字幻象的立足点是“奇”,它通过一定手段瞬间可使汉字与汉字书法的常态拉开距离,不但奇而且美。不过这些非常态本就隐含在汉字或书法之中。

谢赫六法之三“应物象形”,指画者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模拟,它出于故意,它是具象绘画的衡量标准之一,甚至是最高标准。画家在创作抽象画时也可能出乎意料地产生山水、花鸟和人物形象,可谓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自然物和人造物除了本然的存在之外,它们也会像某种东西,比如,某座山像躺卧的人,山脉像起伏的波浪。云彩瞬间可以幻化出各种形象,夏云多奇峰,白云苍狗即此之谓;装修师傅抹墙也会五花八门的形象。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有意为之,它是人们联想的产物,当然联想以相似点为基础。可以说除了抽象绘画创作外,自然和人造物中都存在非应物象形现象。这样看来,非应物象形才是主流,应物形象非主流。

何谓抽象国画?在某种意义上即非应物象形而具有国画的气韵的水墨画。在此,谢赫“六法”可以做如下的变化:“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非应物象形,随心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到了清代“四王”
(2023-01-27 08:25)
标签:

汉字

书法幻线

指事

情结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开掘的正是汉字的幻化能力。
  
文字意义对书法的影响是间接的,即由于汉字的抽象属性,字义无法由字形直接再现出来,但是字义所隐含的情感、情绪却间接地影响着作品的格调、味道和意境。文字的意义的影响虽然间接,但不可少。在现代实验书法中,文字的意义被淡化,可读性被削弱,但仍然存在,它存在于作者心中,即虽然观众不识,但作者知道,至少创作当时清楚。




标签:

架上绘画

灭亡

文化

分类: 游心
 文/罗奇

 

 

导 

 

 

架上绘画死亡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聂危谷在江苏画刊2000第9期发表有关架上绘画的《“挂钩是祸根”---再论架上绘画的危机》一文中,指出架上绘画已是穷途末路;靳尚谊也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对于架上绘画的深深的忧虑;王易罡在他的《境遇与选择》一文中,试图通过架上绘画语言方式的转换,给出架上绘画在当代语境中的一种独立性[1];鲁虹在他的《价值转换与图像革命---关于中国油画的再思考》中,挪列出架上绘画的种种遭遇,表现了一种对于架上绘画的生存和发展的乐观态度。而早在摄影术发明以来关于架上绘画的死亡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但架上绘画每一次在接受新压力的同时,都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架上绘画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在艺术的内部承受着来自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在艺术的外部承受着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因此,许多批评家断言,架上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除了在人们的审美层面,如装饰房屋还有作用外,将在当代艺术中逐渐被淘汰。理由是当代人新的视觉经验与生存经验更

(2022-08-27 17:45)
标签:

影子

负书法

汉字

书法幻线

分类: art感悟




在某种意义上,影子是汉字形成的机制。

汉字到了草书阶段巳彻底抽象——字形与字义完全脱节,但是经过解构之后本应进一步抽象,却具象化了《写意》,但这时字已不在。由此可见,抽象也可以转化为具象。不过此象为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这是另一种成象方式。

标签:

转载

分类: 玄妙
原文地址:瑜伽人的修炼(剧照)作者:



[转载]舞

[转载]舞

[转载]舞
标签:

转载

每一张饺子皮都是一幅完整的小型抽象画。

 

 

 

博文
(2025-09-01 13:13)
分类: 游心
https://www.meipian.cn/5fc5ni4x?first_share_uid=20414306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5-07-08 13:14)
标签:

幻象

书法幻线

分类: 大象馆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4-07-20 13:02)
标签:

解构

书法幻线

影书

幻象

分类: art感悟
技法可以学,但是境界不可学。如果境界不通,甚至连技法也不可学。

'伟大的艺术家甚至可以贡献出通常人所视而不见的发现。'由于大规模影书的发现,幻子进入伟大艺术家的行列当之无愧。其意义与价值非一般书法家或书法大家可比。

书法幻线表现往往不是汉字的常态,而是它令人惊异的一面,惊鸿一瞥,犹如高难动作的精彩一瞬间。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11-08 08:30)
标签:

心结

汉字

齐白石

光影

影书

分类: art感悟
我在'艺术感悟之113'中说:“在汉字产生之前,先人经历过一个结绳记事阶段,它是‘指事’的前身。汉字在隶变之后完全抽象化了,也即指事化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结绳记事的扩展,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结’,用线条交叉形成的‘结’,此有影书为证。”桥梁的栏杆、电线、电线杆等直线状物件在水面的投影呈显现为直线,在一定的风力作用下,直线扭成一个一个的结,即汉字或汉字态,结线成字,这不就是结绳记事的拓展么?结绳为了记事,造字也是为了记事,且更为精准的记事。



桥梁栏杆影(秒杀黄庭坚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10-29 09:56)
标签:

六法

非应物象形

前卫艺术家

书法幻线

汉字幻象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和汉字幻象的立足点是“奇”,它通过一定手段瞬间可使汉字与汉字书法的常态拉开距离,不但奇而且美。不过这些非常态本就隐含在汉字或书法之中。

谢赫六法之三“应物象形”,指画者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模拟,它出于故意,它是具象绘画的衡量标准之一,甚至是最高标准。画家在创作抽象画时也可能出乎意料地产生山水、花鸟和人物形象,可谓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自然物和人造物除了本然的存在之外,它们也会像某种东西,比如,某座山像躺卧的人,山脉像起伏的波浪。云彩瞬间可以幻化出各种形象,夏云多奇峰,白云苍狗即此之谓;装修师傅抹墙也会五花八门的形象。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有意为之,它是人们联想的产物,当然联想以相似点为基础。可以说除了抽象绘画创作外,自然和人造物中都存在非应物象形现象。这样看来,非应物象形才是主流,应物形象非主流。

何谓抽象国画?在某种意义上即非应物象形而具有国画的气韵的水墨画。在此,谢赫“六法”可以做如下的变化:“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非应物象形,随心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到了清代“四王”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01-27 08:25)
标签:

汉字

书法幻线

指事

情结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开掘的正是汉字的幻化能力。
  
文字意义对书法的影响是间接的,即由于汉字的抽象属性,字义无法由字形直接再现出来,但是字义所隐含的情感、情绪却间接地影响着作品的格调、味道和意境。文字的意义的影响虽然间接,但不可少。在现代实验书法中,文字的意义被淡化,可读性被削弱,但仍然存在,它存在于作者心中,即虽然观众不识,但作者知道,至少创作当时清楚。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架上绘画

灭亡

文化

分类: 游心
 文/罗奇

 

 

导 

 

 

架上绘画死亡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聂危谷在江苏画刊2000第9期发表有关架上绘画的《“挂钩是祸根”---再论架上绘画的危机》一文中,指出架上绘画已是穷途末路;靳尚谊也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对于架上绘画的深深的忧虑;王易罡在他的《境遇与选择》一文中,试图通过架上绘画语言方式的转换,给出架上绘画在当代语境中的一种独立性[1];鲁虹在他的《价值转换与图像革命---关于中国油画的再思考》中,挪列出架上绘画的种种遭遇,表现了一种对于架上绘画的生存和发展的乐观态度。而早在摄影术发明以来关于架上绘画的死亡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但架上绘画每一次在接受新压力的同时,都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架上绘画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在艺术的内部承受着来自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在艺术的外部承受着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因此,许多批评家断言,架上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除了在人们的审美层面,如装饰房屋还有作用外,将在当代艺术中逐渐被淘汰。理由是当代人新的视觉经验与生存经验更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2-08-27 17:45)
标签:

影子

负书法

汉字

书法幻线

分类: art感悟




在某种意义上,影子是汉字形成的机制。

汉字到了草书阶段巳彻底抽象——字形与字义完全脱节,但是经过解构之后本应进一步抽象,却具象化了《写意》,但这时字已不在。由此可见,抽象也可以转化为具象。不过此象为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这是另一种成象方式。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转载

分类: 玄妙
原文地址:瑜伽人的修炼(剧照)作者:



[转载]舞

[转载]舞

[转载]舞
阅读  ┆ 评论  ┆ 转载原文 ┆ 收藏 
标签:

转载

每一张饺子皮都是一幅完整的小型抽象画。

 

 

 

阅读  ┆ 评论  ┆ 转载原文 ┆ 收藏 
博文
(2025-09-01 13:13)
分类: 游心
https://www.meipian.cn/5fc5ni4x?first_share_uid=20414306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5-07-08 13:14)
标签:

幻象

书法幻线

分类: 大象馆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4-07-20 13:02)
标签:

解构

书法幻线

影书

幻象

分类: art感悟
技法可以学,但是境界不可学。如果境界不通,甚至连技法也不可学。

'伟大的艺术家甚至可以贡献出通常人所视而不见的发现。'由于大规模影书的发现,幻子进入伟大艺术家的行列当之无愧。其意义与价值非一般书法家或书法大家可比。

书法幻线表现往往不是汉字的常态,而是它令人惊异的一面,惊鸿一瞥,犹如高难动作的精彩一瞬间。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11-08 08:30)
标签:

心结

汉字

齐白石

光影

影书

分类: art感悟
我在'艺术感悟之113'中说:“在汉字产生之前,先人经历过一个结绳记事阶段,它是‘指事’的前身。汉字在隶变之后完全抽象化了,也即指事化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结绳记事的扩展,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结’,用线条交叉形成的‘结’,此有影书为证。”桥梁的栏杆、电线、电线杆等直线状物件在水面的投影呈显现为直线,在一定的风力作用下,直线扭成一个一个的结,即汉字或汉字态,结线成字,这不就是结绳记事的拓展么?结绳为了记事,造字也是为了记事,且更为精准的记事。



桥梁栏杆影(秒杀黄庭坚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10-29 09:56)
标签:

六法

非应物象形

前卫艺术家

书法幻线

汉字幻象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和汉字幻象的立足点是“奇”,它通过一定手段瞬间可使汉字与汉字书法的常态拉开距离,不但奇而且美。不过这些非常态本就隐含在汉字或书法之中。

谢赫六法之三“应物象形”,指画者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模拟,它出于故意,它是具象绘画的衡量标准之一,甚至是最高标准。画家在创作抽象画时也可能出乎意料地产生山水、花鸟和人物形象,可谓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自然物和人造物除了本然的存在之外,它们也会像某种东西,比如,某座山像躺卧的人,山脉像起伏的波浪。云彩瞬间可以幻化出各种形象,夏云多奇峰,白云苍狗即此之谓;装修师傅抹墙也会五花八门的形象。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有意为之,它是人们联想的产物,当然联想以相似点为基础。可以说除了抽象绘画创作外,自然和人造物中都存在非应物象形现象。这样看来,非应物象形才是主流,应物形象非主流。

何谓抽象国画?在某种意义上即非应物象形而具有国画的气韵的水墨画。在此,谢赫“六法”可以做如下的变化:“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非应物象形,随心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到了清代“四王”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3-01-27 08:25)
标签:

汉字

书法幻线

指事

情结

分类: art感悟
书法幻线开掘的正是汉字的幻化能力。
  
文字意义对书法的影响是间接的,即由于汉字的抽象属性,字义无法由字形直接再现出来,但是字义所隐含的情感、情绪却间接地影响着作品的格调、味道和意境。文字的意义的影响虽然间接,但不可少。在现代实验书法中,文字的意义被淡化,可读性被削弱,但仍然存在,它存在于作者心中,即虽然观众不识,但作者知道,至少创作当时清楚。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架上绘画

灭亡

文化

分类: 游心
 文/罗奇

 

 

导 

 

 

架上绘画死亡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聂危谷在江苏画刊2000第9期发表有关架上绘画的《“挂钩是祸根”---再论架上绘画的危机》一文中,指出架上绘画已是穷途末路;靳尚谊也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对于架上绘画的深深的忧虑;王易罡在他的《境遇与选择》一文中,试图通过架上绘画语言方式的转换,给出架上绘画在当代语境中的一种独立性[1];鲁虹在他的《价值转换与图像革命---关于中国油画的再思考》中,挪列出架上绘画的种种遭遇,表现了一种对于架上绘画的生存和发展的乐观态度。而早在摄影术发明以来关于架上绘画的死亡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但架上绘画每一次在接受新压力的同时,都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架上绘画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在艺术的内部承受着来自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在艺术的外部承受着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因此,许多批评家断言,架上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除了在人们的审美层面,如装饰房屋还有作用外,将在当代艺术中逐渐被淘汰。理由是当代人新的视觉经验与生存经验更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2-08-27 17:45)
标签:

影子

负书法

汉字

书法幻线

分类: art感悟




在某种意义上,影子是汉字形成的机制。

汉字到了草书阶段巳彻底抽象——字形与字义完全脱节,但是经过解构之后本应进一步抽象,却具象化了《写意》,但这时字已不在。由此可见,抽象也可以转化为具象。不过此象为不求象而有象,我称之为非应物象形,这是另一种成象方式。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转载

分类: 玄妙
原文地址:瑜伽人的修炼(剧照)作者:



[转载]舞

[转载]舞

[转载]舞
阅读  ┆ 评论  ┆ 转载原文 ┆ 收藏 
标签:

转载

每一张饺子皮都是一幅完整的小型抽象画。

 

 

 

阅读  ┆ 评论  ┆ 转载原文 ┆ 收藏 
个人资料
顿子斌
顿子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89
  • 关注人气:6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