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瓷砖
装饰
墙面
图书馆
设计
|
分类:
建筑
|
有朋友告诉我某桥的石栏杆竟然是空心的,我说很正常啊,现在不少建筑都这样。我们的建筑,裙边和墙根的“基石”都是空心的,我眼看他们建造的。如果用真石头,石头本身虽然不贵,但大石材不容易加工,而且运输困难,所以用空心办法解决也可以理解。
不过对于桥上的石栏杆,如果内部没有金属支撑,空心部分开裂,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想起来,十年前,建筑改造,有领导提出要取消小瓷砖贴墙的做法,而改用大石头或瓷砖贴面。在征求意见阶段,不少老员工反对。虽然1987年落成时候,有人嘲笑这种建筑风格,因为瓷砖贴面一般只有在厕所和厨房里才用。不过回头看,这种风格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而且大家都看习惯了,这建筑后来也获得了大奖。
如果改变了贴瓷砖的工艺,那建筑就会大变。用大砖贴面,必须在墙面打金属支撑,形成中空,这首先会影响建筑承重,其次会改变建筑外形(厚出的部分会导致与房顶不协调)。后来也许是这些问题,领导的设想没有被采纳,我们得以保留原有建筑风格。
(2025-10-14 09:13)
标签:
大学
高等教育
教育
书签
西南交通大学
|
分类:
交流
|
(2025-10-13 07:40)
标签:
北京
街头
老人
戏装
街拍
|
分类:
各地
|
标签:
芋头
烹调
垃圾食品
预制菜
健康
|
分类:
美食
|
中秋吃芋头(芋艿),好像也是习俗,但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
既然买了就吃吧。芋艿一般煮熟后剥皮,蘸糖吃。南方,也有用小葱炒芋艿,成半糊状,也是一道美味。
这几天家里没有小葱,我心想,用小米椒也能提味,果然效果也不错。
芋艿和芋头好像不完全一样,但现在南方都叫芋艿,北方都叫芋头,也就有点混同了。
前一阵听一个前辈说金拱门的琵琶腿好吃,我很惊讶:第一,是我不知道那家也做鸡腿;第二是那前辈竟然也吃垃圾食品,和我同好。
垃圾食品其实都是预制菜,但品控很讲究。如果你赶飞机,只有10分钟时间,吃中餐,肯定来不及,而且上菜后不一定是你想像的味道。只有这类垃圾食品,才是最佳选择。
长假期间品尝了琵琶腿,热腾腾、香脆脆的,味道不错。相比之下,那家某基的炸鸡,现在服务下降厉害,不能帮你点菜,还老让你下
(2025-10-11 10:02)
标签:
书签
西南交通大学
大学
教育
高等教育
|
分类:
交流
|
标签:
威尔第
茶花女
歌剧
饮酒歌
古典音乐
|
分类:
音乐
|
今天是威尔第诞辰212周年纪念日,其《茶花女》中《饮酒歌》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一直是国内最热门的歌剧曲目。
我记得当年节日期间,都是李光羲演唱的。因为中国习俗不同,我们都把茶花女描写成社交名媛,而一般采用宫廷舞会的表演形式。我年轻时候还真不太理解什么叫“社交名媛”。其实,茶花女是一个风尘女子,这在舞台上也不好表现。
最近再次欣赏各种版本。还是帕瓦罗蒂的1992年的嗓音听着亲切,与众不同。
意大利维罗纳竞技场2011年代演出版本,阿根廷舞美大师乌戈·德·安纳(Hugo de
Ana)的设计独到,视觉印象唯美、宏大、迷幻、华丽。该版本的肢体语言也有风月场所的特点,比较写实,国内肯定不会这样做。第二幕(Atto
Secondo)终场(Finale)前的斗牛士合唱(Coro di
Mattadori)和吉普赛女郎(Zingarelle)舞蹈,4/4拍转3/8拍,快板(Allegro assai
mosso),与剧情关联度不高,也做为铺垫,渲染气氛。这种场面,在古典歌剧里比较常见。独特的舞美,更增加了观赏性。
标签:
科学出版社
生命
生物学
书评
阅读
|
分类:
读书
|
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朱钦士《纷乱重点秩序2:生命现象中的偶然与必然》,由一组短篇组成。
关于生命现象的偶然与必然,作者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其实非常单调,只能被当作同一大类生物。人类是异养生物,所谓吃饭,就是拆掉其他生物的“零件”建造自己的身体。
关于表现遗传学,作者提到了上一代不良生活习惯对下一代的影响。痛觉和痒觉不同,它们有各自的作用,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
关于视觉,所有动物眼睛的发育都是由同样的基因控制的,因而具有共同的祖先。
读了这本书,我第一次知道雄性蚂蚁没有父亲和儿子,工蚁和兵蚁竟然都是雌性蚂蚁。
在谈到食物这个话题时,作者提到地球生物以水为介质,以碳为基础,但也想像了其他生命或许以硅为基础。这种设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我也希望进一步畅想,是否可以不以水为介质呢?我的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回答过。
(2025-10-08 11:01)
标签:
北京
过夜
街头
露宿
生活
|
分类:
各地
|
(2025-10-07 14:28)
标签:
蚕丝
蚕织图卷
古籍
南宋
书签
|
分类:
交流
|
(2025-10-06 12:26)
标签:
北京
街头
骑行
交通
儿童
|
分类:
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