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范以锦
范以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36
  • 关注人气: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0-12-29 11:26)
标签:

杂谈


  
  
                  
                        '高端“人士,请你别”乱“语!

                                     范以锦
    
        公众人物,顾名思义就是能凝聚公众注意力的人物。如果按基础素质来分的话,可分为高低端两大类。一类是本身素养比较低,但通过低俗炒作博取了公众的眼球一举成名,使自己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可称为”低端“公众人物。另一类是身居特殊岗位,或在某个领域颇有成就而备受公众关注,可称为”高端“公众人物。
      ”低端“公众人物,根底浅,虽不

(2010-01-27 11:06)
标签:

杂谈

  改革考验下的行业报定位:市场说了算   
                         ——从《中华新闻报》停刊说起
                                   
                                  范以锦  常仙鹤
      
        因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中华新闻报》于2009年8月27日宣布停刊并进行资产清算。这是继今年3月份《中国足球报》和《市场报》先后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后停刊的又一家行业报。它的停刊,在业内引起不大不小的震动。毕竟它不是一般机构办的

(2010-01-27 11:03)
标签:

杂谈


           “跳楼秀”报道里的传媒伦理悖论
                            
                  范以锦    刘杰
        
          敬一丹在《声音》一书里发出为何许多百姓遇到法律纠纷时不找政府、不诉诸法律而偏要找记者的疑问,书里一个与农民一起去电视台鸣不平的律师回答道:我觉得舆论比法律有力量。客观来说,很多纠纷在基层已经解决了,只是未通过传媒进行传播,很多人并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冲突的确越来越多,而一些职能部门又缺位,因此想依赖传媒曝光解决问题的现象也愈来愈多。
         海珠桥“跳桥秀”里的主角们正是这种思维的典型代表。

(2010-01-27 10:59)
标签:

杂谈

             有存在价值,但很难广为应用流传
                    
                       ——浅析'寓言新闻'文体
                                   
                          范以锦 霍慧
 

        时下所谓的“新闻寓言”、“寓言新闻”,在网络博客和纸媒中崭露头角。推行者试图借用传统寓言的表达方式,创新新闻文体,强化读者阅读的兴趣,这无可非议。我们

标签:

杂谈

“财经”困局折射“制度设计”的缺陷
范以锦 盛佳婉

11月10日,媒体纷纷报道胡舒立将出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三天前的傍晚,胡舒立来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门口招呼笔者上了她的车,在饭局上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透露她已定了新单位。她只是说,离开财经杂志已定下来了,现在先要考虑把团队安置好,她自己也正在考虑到大学从事经济或传媒的教育。想不到,三天后报上就公布了她的去向。经笔者了解,除从事传媒教育外,她还带领团队经营新杂志。 
    胡舒立团队何因出走,胡舒立本人不肯多讲,只是强调一定要平稳交接,希望《财经》还一如既往辉煌,而且对投资方曾给她提供好的平台心存感激。笔者再向其他人了解“财经”风波的背景。曾和胡舒立并肩战斗的财经人及已离开“联办”的几家杂志的人员,大多认为是理念之争。投资方的人却另有说法,认为其间涉及到利益问题。但双方一致肯定的说,这次事变与政府无关,是他们内部的事。

这么好的品牌,这么好的杂志,在风风雨雨中没有倒下,也没有因为金融风暴和新媒体的挑战而退却,最后却因为自己内部的“争斗”而分裂。

(2009-04-24 10:16)
标签:

杂谈


     “躲猫猫”事件背后媒介与政府关系分析

             范以锦  陶志强
                            
    青年农民李荞明非正常死亡于看守所15天后,云南省公安机关、昆明市检察机关于2月27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检察机关调查结论: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是遭同监室人员殴打致死,“躲猫猫”游戏是看守所内牢头狱霸对新人施虐和体罚的借口。至此,轰动一时的躲猫猫事件终于尘埃落定。事发之初,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真相被隐瞒?是调查不深入偏听偏信打死人者的口供,还是有人怕追究责任而故意隐瞒?不管那种情况,当地发布虚假信息者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而媒介的呼声和云南省委宣传部伍皓副部长、高层警方顺从民意的对“真相”的追求则值得称道。从事发初期调查的扭曲及相关信息披露的不真实到真相浮出水面,政府部门、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民间舆论的博弈互动关系很值得

标签:

知识/探索

           拷问传媒教育:传媒学科学生到不了传媒界工作

 

范以锦

 

    在这里“拷问传媒教育”的是业界的有限需求,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围内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为传媒教育界我们自身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我们的学生是

标签:

知识/探索

             业界的要求是传媒教育的目标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欢迎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

 

    有的人谈到新闻学毕业生往往用“上手快,后劲不足”来概括,我不太主张笼而统之去评说,相当多的新闻学毕业生是很不错的。但“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的确存在。解决的办法是要提高整体水平,新闻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整体要提高,要增设从新闻单位实践中

标签:

知识/探索

     传媒院校不是培养“新闻技工”的职业学校
                               范以锦

  传媒院校既不是纯学术型的科研机构,也不是培养“新闻技工”的职业学校。 
 
   针对新闻教育脱离实际的情况,很多传媒学院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请校外的业界人士讲课和让学生更多地到新闻单位实习。前一



  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常过来看看”,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共同的心灵家园,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
  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能够记住我的
BLOG地址,像老朋友一样经常过来做客——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也可以把“她”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特别希望能通过你,让我认识更多的好朋友。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拥有所有博客知识和维护技巧的博客帮助站吧:http://blog.sina.com.cn/help/ :)

  我的BLOG地址:  http://blog.sina.com.cn/fanyiji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