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作家苏北,痴迷文学的赤子

贵州日报记者  曹雯

 

 

孔学堂的深秋,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

说实话每次采访作家,大概是专业相近,心里都会打鼓。作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散文家,在苏北的职业经历里也曾有过编辑、记者、副刊主任这样的过往,所以直觉是小巫见大巫,怕是一眼要被老前辈看穿。

但偏偏“苏北”这个笔名,就能勾起同为“苏北人”后代的我的无

张家口给了汪曾祺什么?

 

                                                                  文/苏北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关于张家口的。有思想汇报二篇、书信六封和十一篇小说组成。

汪曾祺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说“劳动”好听点,其实就是思想改造。1960

(2019-07-20 11:28)
(2019-07-08 10:51)

苏北散文论

陈振华

江苏的里下河地区与安徽的天长仅高邮湖之隔。作家苏北(陈立新)的老家在天长,而他的精神故乡却在苏北,在高邮,在里下河。1988年10月14日,陈立新在行走笔记中写道:“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将记住这次旅行,从此,我的笔名便叫了苏北。”让苏北着迷的不仅仅是里下河地区的田野、湖泊、人文地理、热情的乡民,让当时年轻的作家痴迷的更是高邮的汪曾祺。由此,里下河文学脉络里就有了苏北。苏北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其次是小说,今天这里讨论的是苏北的散文创作。

 

文汇报“笔会”发表稿件情况


     从2005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我每年都要在《文汇报》发几篇,我尊重这样有情怀的报纸。这样让人尊重的报纸和编辑越来越少了。我生性懒惰,东西比较乱。但我花力气整理出这个粗粗的目录,有一些遗漏,再慢慢找回来。十五年来,大约发了五六十篇,约八九万字。看写到二十年,能不能出一本《我的笔会文存》。今存在这里,以为纪念。 



2005

汪曾祺的初恋与水果店 
何物最鲜知 何物最鲜知 2015-04-02 17:06:30 


汪曾祺于 到江阴求池,很多年后,汪在一篇散文里写道 

格局通常都写在左面,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走;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通常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方位,并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通常是隶不必篆,楷不必隶,行草不必楷书。落款,通常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巨细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如果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辨认,通常不必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辨认,又显生动。款字的巨细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巨细,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关于竖幅著作而言的。关于横幅著作,通常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著作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束,都不能到达或超越著作正文的

(2017-03-19 22:04)

 

 

 

 

 

 

我的老师汪曾祺

 

/苏北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也有点怀疑,能这么说么?你没有上过大学,更没念过硕士、博士,不可能像汪先生与沈先生(从文)那样的师生之谊。你一个乡下孩子、土包子,怎么可能有汪曾祺这样的一位老师?

我迷《红楼梦》

 

/苏北

 

许多人似乎都知道我研究汪曾祺的。其实我根本不是汪曾祺的研究者,充其量我是一个“骨灰级”的“汪迷”。我对汪曾祺的痴迷当然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是,我更早之前其实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