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糖尿病心衰

达格列净

心肌病变

心肌纤维化

健康

分类: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据推测,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预计在2035年达到5.92亿。许多人知道糖尿病会影响眼底、肾脏和神经,但很少人意识到,糖尿病也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强力推手。近日,刊发于英国《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在冠状动脉疾病与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是导致心肌结构改变、炎症标志物升高及舒张功能障碍的核心驱动因素,这些变化都是心衰的“助推器”。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糖尿病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国际著名的心脏研究发现,糖尿病使男性心衰风险增加2倍,女性增加4倍。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权威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增加3.3倍,并使患者死亡风险提升50%~80%。

糖尿病独立于冠心病,可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衰,主要机制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心肌
标签:

西地那非

他达那非

性功能障碍

老年痴呆

健康

分类: 两性知识

近年来,甚至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西地那非等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药物除了可以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用途。

1.研究发现:两种“那非”类药物可降低死亡、痴呆风险

《美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论文研究指出,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等常见的PDE-5抑制剂药物不仅可以改善男性功能障,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痴呆以及全因死亡等风险。

研究人员对TriNetX数据库中的超5000万成年男性样本进行了筛选,最终筛选出了158万多名男性的样本数据,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长期服用他达拉非/西地那非的性功能障碍人群,共有509788名患者;另一组是下尿路症状患者,部分服用他达拉非改善症状,共有1075908名患者。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新用途

心房纤颤

肥胖

健康

分类: 临床用药

尽管二甲双胍被发现可能存在多项作用,但服用时还是要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1.减肥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能减肥的降糖药。其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脂肪的合成。而对于很多2型糖友而言,体重的降低本身就是一件有利于血糖稳定控制的事。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非盲研究7年-8年的时间里,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体重平均减轻3.1千克。

2.抗衰老作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批准了“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的临床试验,国外科学家之所以将二甲双胍作为抗衰老候选药物,可能是因为二甲双胍能增加向细胞中释放的氧分子数量,从道理上来说,这似乎能增加机体的强健程度并延长寿命。
3.逆转生物年龄:国际性科技期刊《Nature》官网刊发一篇重磅新闻。报道显示,加州的一项
标签:

微型机器人

肾结石

3d打印

磁控机器人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肾结石多次复发令人痛苦,近期《高级保健材料》杂志推荐一种微型“磁控机器人”为患者带来希望,它可穿过尿道游入肾脏,达到精准溶石的效果,目前尚属于实验室测试阶段。

肾结石是尿液中各类矿物质的沉积物,可能造成尿道剧痛并损害肾脏。口服药有一定的溶石效果,但效果不定,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结石过大或阻塞尿道的患者将不得不求助于手术。将药物精准送到结石附近,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题组发明了一种由水凝胶材料制成的长12毫米、直径1毫米的细丝,负载脲酶和一个微型磁体,通过导管进入膀胱。这种细丝型的“机器人”在超声引导下以及外装磁控设备操纵下,穿过尿道游入肾脏并贴附在肾脏内壁。细丝负载的脲酶不断释放溶解结石,结石持续缩小最后被尿液冲出肾脏。

3D打印的肾脏模
标签:

睡眠

熬夜

免疫力

基因改变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即使只是一晚睡眠不足,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基因层面,熬夜摧毁健康根基

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结果令人警醒:持续一周睡眠不足6小时,人体内700多个基因会发生改变。这些基因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基因的改变不是孤立事件,它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连续3天23点后入睡,褪黑素分泌量会下降40%,相当于生物钟被人为拨快2小时。

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熬夜后第二天状态不佳,更揭示了长期熬夜会从根本上削弱人体健康的机制。

器官衰竭,全身性危机悄然爆发

熬夜带来的伤害
标签:

动脉硬化

粥样斑块

心肌梗死

脑梗塞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当心肌梗死的剧痛撕裂胸膛,当中风瞬间夺走言语与行动能力……这些凶险的心脑血管事件背后,往往潜藏着同一个缓慢铸就的祸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于突发的外伤或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我们与生活方式长久博弈的结果。它像一场在血管壁内悄然上演、历时数十年的慢性工程,起步于青春,壮大于中年,引爆于老年。不过,它的每一步走向实际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你足够用心,早期发现并干预可改写结局,晚期也可通过及时就医、积极管理来遏制发展。

脂纹期:青春期的“刷漆标记”。血液中的脂质随着时间推移,会悄悄渗入血管内皮下,被闻讯赶来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后者继而胀大成“泡沫细胞”,在动脉壁上留下淡黄色的脂质条纹,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在血管上留下的“刷漆标记”。这个阶段悄无声息,肉眼不可见,血管造影等
标签:

高尿酸

痛风

尿酸结晶

苯溴马隆片

健康

分类: 医生日志

病例摘要

67岁的李爹爹,双下肢水肿2月,于2025年8月26日,以高血压性心脏病收住院。有高血压病史10与余年,最高160/100 mmHg,服用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可。痛风性关节炎,近年来服用玉米须和丝瓜络煮水喝,很少发作。
体检:138/82 mmHg、肥胖体型、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辅检: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B型尿钠肽前体均基本正常,血尿酸747.10 μmol/L、血肌酐109.5μmol/L。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腹部彩超示轻度脂肪肝、双肾结石。心脏彩超:室间隔增厚,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减退。
诊断:高血压2级很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肾结石。
处理:经改善血循环、利尿、降尿酸等对症支持治疗6天,病情缓解出院。
标签:

早发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

健康

分类: 糖尿病防治

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逐步进展的慢性疾病,会按照“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路径发展。但近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一项研究发现,早发糖尿病群体(40岁以下确诊者)的疾病轨迹有所不同,可能会“跳过”糖尿病前期这一预备阶段。

研究者对4684名18~30岁受试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血糖监测,绘制了血糖变化轨迹。结果发现,糖尿病可根据发病年龄分为三类:早发型(平均34.8岁确诊,占12%)、中年型(平均43.6岁确诊,占28%)和晚发型(平均52.4岁确诊,占60%),并识别出9类显著不同的血糖演变轨迹。其中,早发糖尿病群体(40岁以下确诊者)的血糖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研究发现,该群体中54.9%的人直接跳过“糖尿病前期”阶段,从血糖正常状态急速进展至糖尿病。因此,传统的“血糖阶梯式上升”模式可能不
标签:

高血糖

神经元

糖尿病

下丘脑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在禁食或低血糖等压力情况下,脑部能调控葡萄糖释放,但这种调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被关注。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

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一些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该脑区负责控制饥饿、恐惧、体温调节及性活动。

此次,研究团队关注的是VMHCckbr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含有胆囊收缩素B受体蛋白。他们使用小鼠模型,使这些神经元失活。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团队发现,VMHCckbr神经元在维持日常活动期间的葡萄糖水平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从晚餐后到早晨醒来前的禁食阶段。

研究显示,在入睡后的前4个小时,这些神
标签:

地中海饮食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遗传风险最高的人群在坚持地中海饮食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降幅更为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率估计高达80%。其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被视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最强的遗传风险因子。携带一个APOE4变异拷贝的人,患病风险将增加3~4倍;若携带两个拷贝,风险更升至无携带者的12倍。

为探讨地中海饮食对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及与认知健康相关血液代谢物(反映食物代谢与身体机能的小分子)的影响,研究团队分析了4215名女性数据(基线平均年龄57岁,追踪期为1989—2023年),并进一步在1490名男性数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