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老师
杨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5
  • 关注人气: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9.[ 我无人相] 清朝温演明题刻, 金刚波罗密经中

(2008-02-22 19:17)
标签:

福州自助游

福州旅游

旅游

福州登山

休闲

 磨溪位于鼓山东侧,溪流发源于鼓岭,全长约12.5公里。原名龙溪,因水源丰富,清朝道光年间,沿溪开设很多磨坊,故又名“磨坊”。
    从福马路龙门车站,沿溪旁土路进山,经过“龙泉寺”而上,可一路行走一路观景,沿路的岩石上留有“龙溪古迹”、“无为而成”等等众多古代摩崖题刻,颇为壮观。特别是“南宫拜石”的岩刻,缘自米芾拜石的故事。米芾北宋书法家,被称为南宫舍人。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他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人称米点山水。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所到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围观;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在无为州(今安徽境内)做官时,见一怪石,形状奇特,他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名为“米颠”。 
    走溪边山路,经过水库到水磨坊,沿途可以欣赏山景:巨龙仰首、山龟出头、山猫、天鼠等,特别是溪旁奇岩“八戒灈水”,下半身浸在水中,只露出猪头可谓妙趣横生。过水磨坊见叉路向左前行,穿过果树园到溪
标签:

山水画

学习山水画

学习国画

国画

文化

分类: 我学山水画
 

我们学习山水画、首先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有个初步认识。

中国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出现山水画和讨论山水画法的理论文章。如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画叙》等。南齐谢赫提出绘画六法理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山水画逐渐兴起、出现一起著名画家: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王维等。吴道子善长水墨山水、李思训工青绿山水、他们的作品、早已失传,如今能看到的最早山水画是隋朝展子虔青绿山水《游春图》。

五代和北宋的山水画、已渐成熟。五代以刑浩、关同为代表的大画家、不仅画得好、而且提出很多山水画的理论,对山水画的发展影响很大。荆浩著有《山水诀》一卷,他在《笔法记》一文中提出山水画六要理论:“夫画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日景、五曰笔、六曰墨”,较六法理论有进步,更适应山水画。他提出的“思”“景”“墨”、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墨”应该说,讲究笔墨技巧、是中国画的基本功;“景”是强调观景、取景和画面展示美景的重要性;“思”即反复思考、使作品有气势、有神韵、达到感人的意境。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