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还没到过年,2024年工作已经又进行了一个月了。
工作一天一天的堆,始终也没有清完。20多年也没清完。年轻时茫然摸索,20多年后仍在茫然摸索
2023年还算可以吧,老人们去上海杭州,越过来玩了一个月,找到一点带小学生引读的方向,感恩有徐嘉博士,杨定一博士这些专家的大力推广正确的事,应是正确的,后期还在实践中,感谢樊登知识付费的分享。身心灵算是有个方向感了。购物可不用看金额,置备了很多。。
希望再置备更多。。置书几本,完成阅读,置更多的身心成长
2024重新来过的成长中。。。。
(2023-12-05 15:18)
(2023-12-05 14:12)
计划要海边住两三晚上。后面也现也没有什么再玩的了,为了节省住宿费,半夜约了顺风车


到了这里时发现,住房对面是山头,是没有海边边的感觉,海边也极脏。

到达时,已日落时分。放下包包,下楼找吃的,走了好远。发现有很长一条都是开店的。吃了个68元的炒饭。。
住宿还是可以,安静,没有海浪声。
原本约好早上看日出的。闹钟响了,我也起来了,越在睡梦中应了我一句:姑,我还要睡会儿。。。,我也算是找了个理由还是睡下了。看日出看太多了次。激情也少了。关健是日出方位看不全。要下楼才能看。

第二天一早,东查西查,打车到了一个上岛可以玩的。叫什么马尔代夫。。。肯定是假的。。
坐坐快艇感受很不错。
本想多花银子玩一下刺激的
后面在出岛等船时,联系了一个160元/10分钟的摩托艇。害怕和刺激,。我全程尖叫。越妞是很猛的,坐后面,还要手扶眼镜,听说在学校骑车带同学也是很猛的。好吧。。。。胆大的妞
摩托艇的感受真的不一样,想想茫忙大海中没有任何保护,平时在公路上坐摩托都有些怕,不过到后面几分钟时也不怕,让司机还飘移了一个。。。。

在这个顶上,设计了各种姿势让我摆拍。

坐等到晚上的车技表演,门票180.
非常有意思,全程都是尖叫。第一次看这种车技,很想再学学开车。。
越到车上去体验了一把,200元,

看完还有点兴奋,很认真请别人拍了个合影,拍照的小年青人也很认真的抓角度
这学期已经过去大半了,才把作文写完文字。
越说是很忙碌,但愿克服好玩的心,聪明的脑子用在学业上。
(2023-10-29 12:54)
从小学毕业,一晃就是好几年,越已经是大人了,还有些不适应,老想到是小时候的圆润。。。
初中,高中毕业都没有来玩成。
不是来玩的,要来吃苦体验的,去很排斥的车间做了20天的员工。员工两个字已经根深蒂固在我们思想里了,是不愿成为的人,是我们摒弃的一类人,看不上的。至少也是要进办公室能使用电脑的。
按实际也认为车间就是耗费时间,并且不喜欢车间员工的家长里短的氛围,我们要大的方向。。
越说: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话题。
但我却找不到,我多半是避开不语。
老师又是老师,越有我完全想不到的点,理解不到的点。我矫正了这些点。。
拔灌路经长青路
不加班去附近上了个街,超级贵的蛋糕,

去波的工厂,楼顶全权能自由设计的研发办公室。成就感满满。。。到能看海边的公园看了看夜色中海边
表兄表妹的异地情,不再是我们以前爬个梯子岩就见能见到了
越认为的学霸,懂得那么高深的地球宇宙。跟姐姐打起架时,还是只能委屈哭鼻子。。表情超搞笑

7年前,和波表爸一起滑,现在是和花花一起滑了

署假总能经历到台风,预计上学时,台风,飞机和高铁都停了。越以为像疫情,回不到校如何办。。。我有经验分析台风就那么一陈,过了就可以了。。。
大人了。笔记本这么贵重的物品我们当年是不敢露财的。现在就是一个笔记本而已,随处可见。。。好吧,经济还是没有跟上时代,还是需要脱穷。。。

背景像明星呀。。。

越高铁到广州时,我已经从龙眼跑回来了,还是回到了安静的宿舍了,
(2023-05-07 15:36)
两坝一峡指的是从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中间长达37公里的长江航道上的天然大峡谷---西陵峡东段,由于三峡大坝的新建,自三峡大坝以上的西陵峡西段、整个的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水位抬高60--100多米,部分三峡原有的景观会有所改变,唯有两个大坝中间(两坝一峡区域)的西陵峡段保持原汁原味的长江三峡峡谷风光风貌。因此,两坝一峡成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原生态的三峡,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其中,交运*两坝一峡是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两坝一峡"标准化旅游产品打造的服务品牌,包含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汇聚宜昌文化古韵的三游洞、5A级景区三峡人家,以及享有"绝版三峡"之称、保留了原汁原味峡谷风光的西陵峡,产品内涵之丰富、资源禀赋之高在长江三峡流域首屈一指

旅游车从下船的码头带到三峡大坝景区入口
坐这种室外电梯到山顶俯瞰大坝
景区分三个点 从上到近 不同角度的参观。
至高点参观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
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32年,国 政
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勘查和测量,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这是我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
我们看到只是一个大坝,一个长江上很牛的水电站。但背后是近100年的各种人材努力才达成的。

第二个点参观,平视

导游听过我们一家人几兄妹。所以就一直变成我们专有导游了,解说了很多,有很多也没听懂
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现已经有大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论证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见多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因素,普遍认为经济上无法支撑,技术上也无法也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并且移民的难度极大。争议还包括:三峡工程对当地地质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等。
1983年水利电力部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着手进行前期准备。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这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在1985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以周培源、李锐等为首的许多政协委员表示了强烈反对。于是,从1986年到1988年,国务院又召集张光斗、陆佑楣等412位专业人士,分十四个专题对三峡工程进行全面重新论证,结论认为技术方面可行、经济方面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

这个就是最接近坝的185参观点。
这是截留园,当时修建时用过的设备,土 石都做了纪念留存在这个园内。
yeye说:所有玩完了,再来安心玩一天。
安排玩的若没有玩,心是静不下来呀。
4月5号,从早上6点多分批回到云阳,原计划顺风车2.5H到兴山高铁车,再1小时高铁到云阳,后面改成了长途车5小时。回虎门是半夜的飞机,凌晨3点回到厂里。
玩了10天,日 记写了1个月。
(2023-05-07 14:23)
游轮这个事,以前想像过。
长江上的游轮从宜昌没有到云阳的,只能到重庆,且几天几天夜,票价比机票还贵。所以不可选
两坝一峡游轮票实际是游轮+上坝的,属于旅游公司团队票,分两种船去车回,或车去船回。游轮9点我出发12点到达三峡大坝,中餐为快餐形式,有点差。饭后就有导游带队直到回到码头。
票价188元,相当于上个楼298元,这个能玩上一天还包吃,着实便宜

游轮里面真的就像电影里一样的像房子。这种楼梯虽然没有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但也有点调调。

船开头没有多久就到了葛洲坝,
这里还是有记得的,多少年前回家坐船经过的。
但我们都没有提过当年,当年路上太乱了,回一次重庆像逃乱一样。那时多苦.已不记得风景了吧
还记得那年同梅和哥一起坐火车坐船回57,当时可能是有小小的情怀,时间太久想不起来具体的了,只记得梅一上火车就开始各种吃。
那时跟现在心境心情完全不一样的,可是花钱专门来玩的,且坐的是游轮呀。想到过去中的的苦,有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般的苦涉。

风景的确是美的
一个景会在眼前停留很久。有种慢的不知如何做什么了。
心里有冒出那个诗来,诗具体写的什么是讲不出来的
(2023-05-07 13:27)
一早打车到上海站。出租车均在指定地下停车点下车。分3车到站,因为人太多了,他们两车就直接先排队。
侯车厅很大,进去上二楼,车票信息里有写明上二楼在9号侯车厅,一个厅就足有我们原本见过的一个车站大,真是大城市呀。
我提前找到侯车厅,等他们到达9号侯车厅,又是各种分析,人多,慌张,刷身份证有点不会搞,妈身份证一下摸不到,又急了一把。据说几个箱子俊一把搞定。。。。

有老人可以提前进,并且有直梯。
但实际上,一担开始检票了,人流在跑了,基本脚和大脑都会跟着人流跑,跑不起来的也跑起来了。

从上海到宜昌6个半小时,相必不会很累。
吃吃东西,打个瞌睡就到了。
虽然嗓子疼得没法说话了,但没有从虎门到杭州高铁上的难受了。玩的是心情,心情好一切都好了
宜昌东站也很大,就直接跟俊的脚走,是她的地盘。好大一圈才出来,等刘兵车接,诺大的诚市竟然可以超座,不查车。

俊和和半小时,解决了晚饭,下楼在小区里转了转。

4月2号就在附近转转,选择去了万达广场,也就是长江边坐游轮的码头。
俊说都不打车,要坐公交,公交只要不出站台,随意上下。开始还没明白,到了站台才发现跟我们见过的站台是不一样。是封起来的站台。这个方便了,减少了转车购票的手续。
要去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都要不同的先进的地方

站台等车时,看一个小伙子,他们说是小孩。
几十根串串,几口就吃了。吃完后,所有垃圾自然的就丢脚下了。农民都各种责备说心理有问题,应不是家教不好

在万达选择了吃西餐

俊做的豪餐。
我有上年头没买过猪脚了。。俊煮的是一人一个。。。。、。
后面要学习轻松做饭。用2小时搞一大桌,2小时前不用费时各种准备,只需要聊天玩就行。

在俊家呆了几天,适应一下城市小区生活
(2023-05-03 21:48)
标签:
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电视塔
陆家嘴
上海中心大楼
世界第二高楼
|
|
YEYE
上电视塔可以享受那个著名的旋转餐店吃个西餐。
但YEYE说那选去全世界第二高的楼
可直达第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平台的快速电梯,其速度可达每秒18米,55秒可抵达上海中心119层观光平台。如果下行,每秒速度达10米,70秒后可抵达一层。
上海中心大厦 ,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城市天际线,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建筑主体为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基地面积30368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
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
。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分步试运营。2017年4月26日,位于大楼第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
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入围。经过评选,"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
阻尼器或避震器是一种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及消耗动能的装置。常用在汽车的悬吊系统及摩托车中,有些脚踏车也有避震器。有些摩天大楼为了防震的考量,也会有阻尼器,例如台北101,高雄85大楼等
出发前并没有看懂,是个什么节目
。上到楼顶才陈度一下,长涨见识,但还是有没有很懂,很希望有个波又可以边上叨叨一下知识。
上海中心大厦的阻尼器又被称为“上海慧眼”,在125层,它由配重物和吊索构成,类似巨型复摆。重达1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距离地面583米我国首个自主研制开发的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风阻尼器。这种阻尼器可以降低风致峰值加速度,降低的幅度超过43%,可以令大厦内90%的人感受到较大的舒适度。超过43%,可以令大厦内90%的人感受到较大的舒适度。
下面就是陆家嘴全景。对面黄埔江岸边灯光已亮的那一点就是外滩。虽然密码的房子,没有跟我们相关系的区划,但我们位的酒店就在外滩后面一点点。
窗外的世界与新阳全然不同
YEYE说:这个让浪浪他们看一下多好,
他们都在视频分享给他们的儿女们。
为了等 看夜景,一点吃的没带,几个大劳力很饿。买了几瓶8元的水,大家分着喝了。
6点钟开始楼里楼外的灯光开始亮起来,拍了拍照 就下楼了。
下到楼下,里面的吃的一份50元左右,本说简单
吃一下,但大家说太贵了,只好取消坐渡船。打车回到酒店还是点个了个外卖解决是了晚餐。
(2023-05-03 21:25)
标签:
上海外滩
上海电视塔
上海中心大楼
上海金融中心
上海金茂大厦
|
|
上海的几天都绕不开这几个大楼,不论在哪个角落里,抬头总能看到他们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多筒结构,主干是3根直径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间有6米高的横梁连结;在93米标高处,由3根直径7米的斜柱支撑着,斜柱与地面呈60°交角。该建筑有425根基桩入地12米,上千吨的3个钢结构圆球分别悬挂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加3根近百米高的斜撑。
电视塔有下、上、顶三个球体。顶球称太空厅,中心标高342米,球体直径16米,共有4层,依次是电梯机房、会议厅、观光层、管道层。上、下球体,根据不同受力特点,上球为悬挂结构,下球为预应力混凝土壳体。上球体直径45米,中心标高272.5米,共有9层,分别为公用设备层、调频机房、冷却设备层、发射机房、空中KTV包房、旋转餐厅、瞭望平台、微波机房、上球变配电间。下球体直径50米,中心标高93米,共有4层,作为室内游乐场,下球变配电间设在碗状壳体内。三个垂直筒体由五道横梁加以联结,组成5个小球。每球直径约12米,设计为高空旅馆。从地面大台阶进入基层塔座,塔座直径158.4米,共3层,其中心部分直径为60米,2层高的空间为电视塔的大堂和电梯厅。
外围是3层塔座,布置近2万平方米的商场,一层外围是15米宽的地下环形车库和贵宾接待室。塔内共设有6台自动扶梯和6台高速电梯,整个塔座建筑覆盖在绿化屋面和环形车道下。
空心筒体加斜撑的结构方案,使电视塔的塔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其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

从楼底要想拍到塔尖尖,是个技巧
中间的塔型大楼为上海金茂大厦(Shanghai Jinmao Tower),
上海金茂大厦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主楼88层,高度420.5米,约有20万平方米,建筑外观属塔型建筑。裙房共6层3.2万平方米,地下3层5.7万平方米,外体由铝合金管制成的格子包层。金茂大厦1-2层为门厅大堂;3-50层是层高4米,净高2.7米的大空间无柱办公区;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酒店;88层为观光大厅,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
1998年6月,上海金茂大厦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1999年10月,上海金茂大厦容膺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首奖;
2013年,上海金茂大厦通过LEED-EB认证。
上海金茂大厦由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设计规划,由Adrian
Smith主创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配合设计。设计师将世界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上海金茂大厦,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能抗7级地震。
上海金茂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

在楼下面拍了拍照 。算了到了

从电视塔出来后导航到中心大厦。
算是从不同角度看了一眼
请到一个路人拍的合影,但都没有照到塔尖尖,我只好又照一张
看完电视塔出来,是准备坐观光车到上海中心大楼,但大家硬要用走的。看嘛,楼就在前面。。那就有走的吧。
中心大楼一直就在眼前,就像看到的山总走不到。
途中看到个商场一样的大楼,就说进去上个厕所。我带队进,厕所是找到了,但出来就找不到方向了,坐了个电梯,没按电梯楼层,跟着别人下了负层。出了电梯不知东南西北了,后来是新妈提醒了我们跟着送外卖下的楼。。。才知下错楼层了
东问西问。。。。
看到了楼外面的俊和妈两个也跑进来找人,以为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半天没出去。。
出楼之后,像胡麻将一样,大家各种分析,算免费进了一趟迷宫,把大家笑的弯腰陀背。
(2023-05-01 20:17)
标签:
和平饭店
上海外滩
上海豫园
城隍庙
租界
|
|
D

在街边填过肚子后,就按计划找到坐观光车的上车点,能看完一大部份上海景点,又不那么累,时间上是可以多玩几个点,但又怕误了上海中心的进楼时间点。其实不用4点半那么早进,而是5点半再进,转一转就刚好夜景出来了。6点脚下面的灯光就开始亮了。
观光车50元/人,任意上下。只要是同一家公司的车就行,分蓝线和红线
因为目的地是上海中心,因此需要到外滩转车。就刚好下来找找和平饭店,爸妈昨天没有来过也就刚好看看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其实就是个银行并不神秘,很想走进去看看。下次有机会一定进去一下

和平饭店不知从哪进,像没开门一样。。。。
在门口打个卡想像我们有进去看过他的豪华了
我原本是有找到预约平台,可以进去参观的,但人多时间也不好计划就完全没去想了。

这是和平饭店往里面很深,比现在的厂房雄伟太多了。又宽又厚又长。。。
其他楼就没有看到也没有拍图了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观光车上,很想拍个大片,
但大家都在上面睡了一觉,根本没有观光呀。
太困了,一人花了50元在上面睡了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