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号两坝一峡
标签:
山峡旅游宜昌两坝一峡三峡谷大坝 |
两坝一峡指的是从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中间长达37公里的长江航道上的天然大峡谷---西陵峡东段,由于三峡大坝的新建,自三峡大坝以上的西陵峡西段、整个的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水位抬高60--100多米,部分三峡原有的景观会有所改变,唯有两个大坝中间(两坝一峡区域)的西陵峡段保持原汁原味的长江三峡峡谷风光风貌。因此,两坝一峡成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原生态的三峡,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其中,交运*两坝一峡是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两坝一峡"标准化旅游产品打造的服务品牌,包含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汇聚宜昌文化古韵的三游洞、5A级景区三峡人家,以及享有"绝版三峡"之称、保留了原汁原味峡谷风光的西陵峡,产品内涵之丰富、资源禀赋之高在长江三峡流域首屈一指
坐这种室外电梯到山顶俯瞰大坝
景区分三个点 从上到近 不同角度的参观。


至高点参观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
1932年,国 政
我们看到只是一个大坝,一个长江上很牛的水电站。但背后是近100年的各种人材努力才达成的。

第二个点参观,平视




导游听过我们一家人几兄妹。所以就一直变成我们专有导游了,解说了很多,有很多也没听懂


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现已经有大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论证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见多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因素,普遍认为经济上无法支撑,技术上也无法也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并且移民的难度极大。争议还包括:三峡工程对当地地质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等。
1983年水利电力部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着手进行前期准备。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这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在1985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以周培源、李锐等为首的许多政协委员表示了强烈反对。于是,从1986年到1988年,国务院又召集张光斗、陆佑楣等412位专业人士,分十四个专题对三峡工程进行全面重新论证,结论认为技术方面可行、经济方面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




这个就是最接近坝的185参观点。







这是截留园,当时修建时用过的设备,土 石都做了纪念留存在这个园内。
yeye说:所有玩完了,再来安心玩一天。
安排玩的若没有玩,心是静不下来呀。
4月5号,从早上6点多分批回到云阳,原计划顺风车2.5H到兴山高铁车,再1小时高铁到云阳,后面改成了长途车5小时。回虎门是半夜的飞机,凌晨3点回到厂里。
玩了10天,日 记写了1个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