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话说太和公主还至京师,有诏令宰相等出迎章敬寺前,又命神策军四百名,备具卤薄,迎公主入都。群臣当然奉命,肃班出迎。公主进谒宪穆二庙,欷歔呜咽,退诣光顺门,去盛服,脱簪珥,自陈和亲无状,有负国恩。唐武宗遣中使慰问,仍令服饰如恒,乃入谒太皇太后。母女重逢,悲喜交集。越日,进封为安定大长公主,使居兴庆宫左近,得叙母子欢情。一面令太仆卿赵蕃为安抚黠戛斯使。黠戛斯为古坚昆国,唐初号为结骨,地在西突厥西面,贞观年间,曾修朝贡,历太宗、高宗、中宗、玄宗四朝,通使不绝,至回鹘强盛,始被隔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话说前御史中丞李孝本,本来是唐朝疏远的宗室,李孝本被杀家属籍没,有二女刺配右军,统是豆蔻年华,芙蓉脸面,唐文宗闻她有色,召令入宫。拾遗魏谟上书谏阻,略言:“数月以来,教坊选女,不下百数,又召入李孝本女,不避宗姓,大兴物议,臣窃为陛下痛惜”云云。唐文宗乃遣出二女,且擢魏谟为补阙。魏谟入谢时,由唐文宗面谕道:“朕采选女子,无非欲分赐诸王,因怜李孝本女孤露无依所以收育宫中,卿遇事敢言,虽与朕意尚有隔膜,究竟为爱朕起见,可谓无忝厥祖了。”魏谟拜谢而出。嗣复进魏谟为起居舍人,唐文宗向取《注记》,魏谟对道:“《注记》兼书善恶,所以儆戒人君,陛下但力行善政,何必取阅。若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李训、郑注又恐王守澄权焰薰天,一时摇他不动,特设一以毒攻毒的计策,劝唐文宗引用五坊使仇士良,令为神策中尉,隐分王守澄权势。引虎逐狼,祸且益甚。仇士良本与王守澄有隙,于是与李训、郑注合谋,提出一个大题目来,削除凶孽。原来,唐宪宗崩逝,实是不明不白,宫廷内外,已俱疑是王守澄、陈弘志等所为,一经仇士良证实,便拟追究前凶,借伸义愤。陈弘志方出为兴元监军,当由李训计嘱仇士良,令他潜遣心腹,诱令入京,且特授封杖,叫他半途了结陈弘志。好几日,得去使返报,已引陈弘志至青泥驿,杖毙了事。李训大喜,再与郑注入劝唐文宗,授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容使,出就外第。阳示尊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话说维州在西川边境,地当岷山西北,一面倚山,三面濒江,本是唐朝故壤,为吐蕃所夺,号为无忧城,遣将悉怛谋居守。悉怛谋闻蜀帅得人,有志内附,即率众投奔成都。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喜得悉怛谋,欣然迎纳,即遣兵据维州城,上奏称:“维州为西川保障,自维州陷没,川境随在可虞,今幸故土重归,内足屏藩全蜀,外足抵制吐蕃,就使吐蕃来争,维州可战可守,亦足控御”云云。唐文宗览奏即召百官集议,大众皆请从李德裕之言,唯独牛僧孺发言道:“吐蕃全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亦无大损,近来与我修好约罢戍兵,我国对待外夷,总以守信为上,若纳彼叛人,彼必责我失信,驱马蔚茹川,直上平凉阪,万
标签:
历史文化唐朝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