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小歌艺术家蔡丰名文化 |
【故乡人
应邀为世界艺术家蔡丰名先生的“开博两周年”写一些庆贺文字,在我来说,是义不容辞的事了。因为两年半前把两岸文化交流的邀请函,转让给丰名兄的是我(见“推荐成功:蔡丰名赴重庆交流”),建议他在新浪开博打打知名度的是我(他说,他在台湾的部落格名列500强),把他延揽进【快乐自在生活】圈担任管理员的也是我(我想辅导他在新浪网打开人气)。
http://s8/bmiddle/5b01f617gdd07fba9dbd7&690
http://s5/bmiddle/5b01f617g7c80cc6d9634&690
http://s5/bmiddle/5b01f617g7c80d3c66944&690
http://s4/bmiddle/5b01f617gdd08504c6203&690
蔡丰名在这次两岸交流中认识不少中国大陆的高官,还获得礼貌大使(亲善大使)的全程接待。
丰名兄总是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只要给他三分颜色,他就可以开染房;给他几根稻草,他就可以编织成桂冠。我早就看出他是高调、善于宣传、交际的公关好手,完全不需要我烦恼,他这一切都做得非常高明,小歌深庆得人。
以“快乐自在生活圈”来说,当许多人都忙于自己的事而无法值班的时候,他连到韩国参加画展都要向当地的朋友借电脑、请美女帮他打字留言、参与管理圈子,无论如何也要坚守岗位,真是一个极有责任感的管理员。其实,不只在韩国,丰名前往江苏无锡、河南商丘、河南洛阳、湖南长沙等地,甚至在澳门机场也都几乎天天来圈子问候大家!令我非常感佩他的勤奋有为!我曾在私底下暗助过他,并请远航、宇宙星辰等博友去关照过他;我又开出名单,建议丰名兄去拜访某些特别
活跃的博友以争取互动的果实,他也都做得很好。
“主动、积极、勤快”是丰名兄成功的最大关键。有一次,他邀我去听一位在台湾小区教唱歌艺术的女老师的“国语老歌演唱会”。因为他有很多张票。那天晚上我刚好有空,就去台湾的中山堂聆赏了。在等候开场之前,丰名兄忙着和朋友打招呼。我静静地坐在贵宾席上,忽然看见台湾早年的资深歌星杨燕来了,她正好走到我右前方,就坐时礼貌地向我点个头,我客气地说,小时候就常听她唱歌,她是我们的偶像歌星呢!她很开心地问候我,如逢知己。但我早就“息交绝游”多年了,所以聊了几句之后,我就回座了,无意多聊。后来,丰名兄来了,我指了指前面的背影说,那是杨燕。
杨燕是谁?恐怕是台湾早年无人不知的大名人,当年的名歌星很少,除了谢雷、张琪,大概就是杨燕了。
说时迟、那时快,他一听,还没回话,立刻冲上去,向杨燕递名片:“您好!我是蔡博士……”
杨燕先是有点愕然,然后赶紧跟他一样恭敬地站起来回话。丰名抓紧时机立刻请我帮他们合影一张。我随身携带相机,果真派上用场了。后来丰名兄还继续和她联系。最近在丰名的博客看到又有他们新拍的合影相片。转瞬间,他和杨燕就变成比我还熟的朋友了。这就是丰名兄爱好交际的一面。我常想,成功的人总是积极进取的,从不懈怠,所以凡事有成。
http://s3/mw690/5b01f617gdd07c9d6eb92&690
蔡丰名先生与国际著名歌星杨燕合影。杨燕小姐是台湾早年最资深的歌星之一,待人非常亲切,毫无架子。
丰名兄最大的优点就是脾气好,这也是我喜欢和他相处的原因。有一次我很生气,因为他把所有的标签都写“曾小歌”,结果我从Google
的图片去看键入“曾小歌”的结果,竟然发现全是他的相片。我在台湾一向是很低调的,经常婉拒出版社要我抛头露面的宣传活动,也从未在书上刊登过相片,并刻意回避出名。不料,这样一来,大家反而误以为丰名兄的相片就是曾小歌了!所以,当时非常生气地写了一封信痛骂他一顿。现在想起来,用詞真的太凶、太犀利了!奇怪的是,他竟然非常容忍我的无礼。见面依然如好朋友一样谈笑风生。真服了他!
最近又有一次,他又在自己的博客刊登未经我同意的我的相片,还叫一缸子的博友来看。这又被我痛骂一顿!我说了很多生气时的狠话。他毫不动气地赶快取下来,并检讨如何从Google 中取消我的相片链接,最后终于找到方法了──原来把他的标签取消“曾小歌”三字即不会连结。
我说这两段真实的小故事,意思是说:丰名兄真是一个很珍惜友谊的人,如果是别人碰到这种事,早就恼羞成怒、因我的怒骂而反击了。而他却相当懂得情绪的管理,不会随便发火,也善于沟通。这一点,小歌真心地感动。最近他很少再没事写上“曾小歌”作标签了,所以搜寻Google“曾小歌”的图片,已经较少看到他的相片了。我觉得这是他的体贴周到之处。
相逢自是有缘,何况是老友呢!地球七十几亿的人口,小歌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朋友,是多么值得庆幸的啊!值此开博两周年,写写丰名兄的优点,无意拍马屁,只是“真感情就是好文章”,略表祝贺之意而已。
丰名兄,加油!
本文感谢 大唐飞花 慧眼赏识,推荐草根博客首页!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时尚 |
书籍,是我终生的爱侣。但是,我深爱而不执着。因为……放下,即是快乐!
──曾小歌
http://s7/mw690/5b01f617gd7bcc740e166&690
文/曾小歌
三年前,小歌写过一篇《一生为书奴》的博文,略述过往爱书、买书、藏书、写书的日子。
恋书癖,到今天为止,小歌决心“放下”了!
回忆小歌的藏书史,在移居大陆之前的台湾时代,拥有的最高纪录是三万本书!人往往如此,真正富裕时根本不会去数钞票;只有小有积蓄的人才会一直在炫耀财富。这是当年小歌以一己之力拥有三万本书时卻从未刻意拍照的原因。谁到我家,都看到堆积如山的书!哪里想到要拍下“证据”?
记得当年在报社工作,薪水高又不需要养家活口,所赚的钱全买了书,可谓“购书狂人”。那时购屋独居,大约30多坪(约合内地100多平米)的台北房子,满屋子都是书,寸步难行;小歌坐拥书城,乐此不疲。直到想起应该拍照留念时,书已只剩一万多本了。后来,其中5000多本的书卖给一位经营“二手书”的朋友!那时他刚刚创业不久,现在已经有两家“二手书”的连锁店了!店面地点很好,生意很火。
2005年10月1日,小歌正式在广东“插队落户”,才把剩下的五千本书用海运分批从台湾运过来。当年內地物价尚未起飞,书价居然只有台湾的三分之一。于是,买呀买的,不知不觉又慢慢把书积累成了八千本。
2008年1月30日,由于遇到“贵人”──上海台商陈董事长的赏识提拔与盛邀,我毅然移居上海。两度大搬家,觉得“书”真是最大的“家累”。上海的治安很好,住得安心,也就不知不觉把家具又增加了很多很多。准备搬家时,才惊觉自己的家当还真不少!
搬家,对我来说,就是搬书。光是打包、清理的时间,就很浪费生命。
去年,上海台商老板慷慨表示,如果我可以搬到他位于南翔的厂里,他可以免费提供两间宿舍给我住。结果我去看了一下,我的东西至少可以容纳六间宿舍,只好放弃。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最近,新房东突然要收回房子自住,小歌不得已只好另觅新居,遂兴起了消灭藏书以减轻“时间、空间”负担的念头。最重要的理由是:我的东西多,新居一定得是空空的毛胚屋才行,而毛胚屋又需要耗掉一笔装修费。常搬家将得不偿失。相反的,如果我没什么家具,那就不费周章了。
最后,为了一劳永逸,小歌决定把大部分的书,转赠初来上海的邻近小图书馆──去年已变成美轮美奂的大型图书馆!新馆空间至少比以前大十倍。我总共分两批把我的书捐赠给该图书馆,首批大约1000多本,第二批大约2000多本,于是我的书架立刻空出一大半。感觉轻松不少。腾出来的空间,也好放置几百部的连续剧光盘及杂物。
告别藏书的岁月,并不代表不再阅读,只是把书分享给更多的读书人而已。由于志不在沽名钓誉,所以我婉谢了该馆领导的合影及发布新闻的请求,仅在自己的博客披露留念。
我已在住家附近觅得新居,续签两年租约,准备把剩下不到两千本的书在两年内读完。消化完这两千本书,我就准备告别上海、尽弃所有的家具,只拎着一个皮箱、一部电脑,从此轻轻松松、云游四海、浪迹天涯,过完我快乐自在的余生!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书籍,是我终生的爱侣。但是,我深爱而不执着。因为……放下,即是快乐!
http://s9/bmiddle/5b01f617gd7bc733b0208&690
首批捐赠给图书馆的书,共33迭,大约一千多本。(曾小歌摄)
http://s1/bmiddle/5b01f617g06d5cb14af50&690
这一捐贈,左边的书架空了一半。(曾小歌摄)
http://s4/bmiddle/5b01f617gd7bc789683a3&690
▲第二批赠送给图书馆的书,迭得比较高,是第一次赠书的两倍。(曾小歌摄)
http://s14/bmiddle/5b01f617g7bf93f4c34dd&690
http://s11/bmiddle/5b01f617gd7bc7981099a&690
▲第二批赠书又把右边掏空了不少。左边现在放着的是几百部的连续剧光盘。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时尚 |
http://s12/bmiddle/5b01f617gd488e1992cab&690
在乌克丽丽前面的黑色东西,是调音器。 (曾小歌摄)
这一趟,小歌回台湾,休博33天。有人联想到“失恋33天”的电影片名。其实,对曾小歌这样一个整天闭关读书写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苦行僧”来说,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不过,非常意外的,小歌这33天在台湾却有一次美丽的邂逅,遇上了乌克丽丽,并且爱上了她……。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其实,乌克丽丽(Ukulele)并不是什么人,而是一把和美女一样有腰身的吉他。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请看看下面的相片背景就知道了,墙上挂的全是“乌克丽丽”。
在台湾,最近两年这项乐器非常热门,许多小区活动中心都开设了学习这种时髦乐器的教学班。学习“乌克丽丽”的人非常多!大型吉他、电吉他携带不便,这种夏威夷吉他却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拎着走,难怪越来越火了!
“乌克丽丽”据说是源于三位葡萄牙专业手工艺和乐器制作家的发明,他们在1887年来到夏威夷群岛,由于夏威夷人初听他们演奏的琴声非常优美,个个都迷上了。当时的国王Kalakaua、皇后Emma等等,也很迷恋这种Ukulele琴。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视同“乌克丽丽”为夏威夷吉他。因为它是在夏威夷发扬光大的。
以下三张相片都是小歌拍摄的,影中人是我的乌克丽丽老师“阿瑞”:
http://s1/bmiddle/5b01f617gd4891dc86750&690
乌克丽丽的音质优美动人,令人爱不释手。 (曾小歌摄)
http://s9/bmiddle/5b01f617gd4891f17e058&690
阿瑞老师多才多艺,不当明星真是可惜! (曾小歌摄)
http://s3/bmiddle/5b01f617gd48922279302&690
这张亲切的笑脸,给人相当和善的感觉。 (曾小歌摄)
由于这次回台湾,我有很多事要做,所以无法参加团体班的上课,就采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上课时间也可以自由选择。图中这位帅哥,是教我弹奏“乌克丽丽”的老师,名叫“阿瑞”。阿瑞很有歌手的“型”,我觉得他比王力宏还帅!挺直的鼻梁,优雅的气质,一看就是很有西洋音乐家的风范!他的指导方法非常科学,用一个平板电脑作“黑板”,用笔在电脑上边绘图边解说,很有条理地教学,一次就让我学会“调音”和弹奏单音了;第二堂课,他就直接开始教难度颇高的和弦啦!有这样解说清晰、示范明白又亲切和善的老师指导,我在第三堂就已能自弹自唱《小蜜蜂》了。
基本上,到阿瑞老师那儿学打鼓、弹奏各种乐器的,多半是大学生(附近有好几个大学)。像我这样“资深”的社会人士恐怕很少见,所以每当我去他店里时,他在被一群学生包围中总是特别探出头来向我大声招手,显得特别热情。擅长鼓励学生的阿瑞老师用他那一套“掌声教学法”,是我进步特别快的主因。在此,谢谢阿瑞老师!
现在回到上海,我不再忙中偷空看连续剧了,而是抱着“乌克丽丽”弹奏国语(普通话)老歌了。现在,我最想突破的弹奏目标,就是歌手邰肇玫的《如果》。这首当年的校园民歌,曾经是我的最爱!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旅游 |
上海的欢乐谷,在万圣节涌进了大量的面具、南瓜和化装过的魔鬼。我已经去过两次了,原以为鬼节都过去半个月了,布景该换一换了吧,不料,据说要到11月18日才“更新”。好吧!我的博客先更新一下,就算是抛砖引玉吧!O(∩_∩)O~
昨晚我再度拜访欢乐谷,鬼节的气氛已到尾声了,一群带着面具的魔鬼在那儿大跳爵士舞,恐怖气氛全没了。
http://s7/bmiddle/5b01f617g7b0b38fccef6&690
http://s16/bmiddle/5b01f617gce706082babf&690
http://s5/bmiddle/5b01f617gce7060efc384&690
http://s3/bmiddle/5b01f617gce70614313d2&690
http://s9/bmiddle/5b01f617gce7063aa2f28&690
http://s10/mw690/5b01f617gce707de7ecf9&690
http://s16/mw690/5b01f617gce708b51209f&690
http://s2/mw690/5b01f617gce708fbb02f1&690
http://s4/mw690/5b01f617gce7091575f03&690
http://s12/bmiddle/5b01f617gce70992916db&690
http://s10/bmiddle/5b01f617gce709df54199&690
http://s13/bmiddle/5b01f617gce70a4f182dc&690
http://s16/bmiddle/5b01f617gce72713f441f&690
http://s7/bmiddle/5b01f617gce727ee27b96&690
http://s15/bmiddle/5b01f617gce70dbfbad5e&690
http://s13/bmiddle/5b01f617gce70dc02115c&690
http://s16/bmiddle/5b01f617gce70dc1306cf&690
http://s9/bmiddle/5b01f617gce70dc1f2cf8&690
http://s7/bmiddle/5b01f617gce70dc224836&690
http://s11/bmiddle/5b01f617gce70dc33aa7a&690
http://s6/bmiddle/5b01f617gce70dc432df5&690
http://s4/bmiddle/5b01f617gce70f2b05df3&690
http://s15/bmiddle/5b01f617gce71c2ceda4e&690
http://s5/bmiddle/5b01f617gce7109334b64&690
http://s9/bmiddle/5b01f617gce714406ec78&690
http://s10/bmiddle/5b01f617gce7136a300e9&690
http://s9/bmiddle/5b01f617gce715bb84e58&690
http://s8/bmiddle/5b01f617gce71688b9cb7&690
http://s3/bmiddle/5b01f617g7b0b46e67102&690
http://s1/bmiddle/5b01f617g7b0b478c3c50&690
http://s12/bmiddle/5b01f617gce70c7e990fb&690
http://s12/bmiddle/5b01f617g7b0b473e5b7b&690
http://s14/bmiddle/5b01f617gce70c8f1d52d&690
http://s2/bmiddle/5b01f617gce70c94889e1&690
http://s2/bmiddle/5b01f617gce71d4802df1&690
(以上37 张相片均由曾小歌在上海欢乐谷现场拍摄)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藏传佛教杂谈 |
分类: 学佛札记 |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旅游 |
分类: 生活小品 |
标签:
曾小歌陈婉芬陈婉芬行销密码陈婉芬金玉良言人生 |
分类: 陳婉芬旋風 |
台湾时报出版公司为小歌出版的《陈婉芬行销密码》,目前仍在台湾热火朝天地上市中,简体版也已在北京编辑中,以下是小歌为此书再版重写的新序,内容与初版完全不一样: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原創/曾小歌
这是一本酝酿了十一年之久的励志书籍!质优的好酒加上时间,自然流露出难以压抑的酒香了。
小歌是读历史而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对“新闻人物的历史”尤感兴趣,因而从一九九四年起,连续以其它笔名,写了十多本“人物传记”,多数都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五位传主甚至在我出书后几年内,先后参与过正副总统选举。一时之间,我被认为是个极有远见的人,所写的传主都是一匹匹的大黑马。很多人都在注意我的“下一本传记”要写谁。就在这时,我相中了陈婉芬。
2000年,第一次写信给陈婉芬的时候,我已由传记作家慢慢蜕变为励志作家了。那时我开始不关心政治人物,而热中于古今中外的人物事典,喜欢富有哲理的趣味小故事,以及妙言妙语。那时,陈婉芬最吸引我的正是教育理念。她是学教育心理的,几十年来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她一直是该行业的精神导师。在小歌的心中,她更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育家。当时,有一本流行小册子《陈婉芬的金玉良言》,就是她的学生听课笔录辑成,大约有八百句精彩语录,现在连网络都可以下载这些资料。小歌就是欣赏陈老师的妙语如珠,而兴起仰慕跟随之心。
有幸面见陈婉芬老师,得拜我的采访对象之赐──台大校友刘传人先生和媒体菁英沈絮凡小姐。透过这一对事业成功伴侣的引荐,老师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
2001年,我从报社离职之后,走上了专业写作的不归路。我一直在寻找如何激励人心、引导年轻人少走冤枉路的方法,从励志文学上下功夫。2004年,我终于写出了《人生,没有彩排》(2005年全年的百大畅销书)一书,成功转型为励志作家,还因为这样的头衔,在2006年蒙台北市社会局选为辅导特定大学生的讲座“名家”之一。
为了“名副其实”,小歌只好更努力地写了十几本励志书籍,其中一本《选择,重于一切》,深得陈婉芬老师的抬爱,常大方地介绍给她的学生阅读。我在书中提到: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抉择。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都不要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得到满意的结果固然重要,享受过程也是一种福分。想把日子过得快乐些,笔者的建议是:
在安定中选择改变;在逆境中选择突破;
在争议中选择面对;在批评中选择幽默;
在冲突中选择包容;在沟通中选择机智;
在自信中选择智慧;在得失中选择释怀。
其实,陈老师并不知道,我写这本书正是受到她的启发。因为她早就说过,“人生最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我的《选择,重于一切》一书,只不过此一精义更充分的发挥而已。如果您有机会,一定要听听陈老师的演讲。她的演讲魅力不在于听众有多少,而在于她所说的有多么感人!那是一种饱谙世事看透人生真相,又能提纲挈领、一语中的地用一句格言来点醒你的震撼力。任何人都很难不被深深打动!
我曾有幸跟随老师前往韩国参与最具爆炸力的“四强会议”(TOP4),目睹老师在国际舞台上演讲的风采;同时,我也在台湾各地及中国大陆遍访重要的领导人,那真是“将星云集、金光闪闪”的采访经验;同时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把老师在世界各国演讲的录像光盘搜罗殆尽;在两岸各地老师的教室里,也认真地做了不少笔记。我发现陈老师的妙言妙语,实在不只当年出版的八百句名言而已,所以特别用心地把新出炉的金玉良言,扩充到将近两千句的秘籍,然后紧锁在抽屉里,成为私密宝藏。
本书就是根据我个人勤奋的采访、观察,加上苦心收集的陈老师演讲精华淬炼而成。主题锁定:如何在建立成功事业之前,先建好成功的团队。其中颠扑不破的原则、动人的警句妙语,相信各行各业人士都能适用。书中,陈老师的智慧汩汨而出,语语机锋、步步莲花,感谢老师的不吝分享、殷殷指导。
此外,感谢台湾时报出版公司总编辑林馨琴与主编郑真的用心编辑,更感激该公司总经理莫昭平以“重点书”方式隆重推出!中国大陆简体版的完成,尤其感谢无数的博友、粉丝们在微博中不断给我催促、鞭策,同时感谢王海娜小姐精心策画,使它更尽善尽美!小歌衷心希望这本书对各行各业菁英份子的团队建立、创业思考、成功方向,都有若干程度的启发,同时更感激直接以采购本书支持小歌的您!谢谢!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陈婉芬娱乐 |
分类: 陳婉芬旋風 |
新书主题,已成热门关键词!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体”搏得网友青睐
原创/曾小歌
小歌今早接到许多台湾朋友的贺喜。原来我的新书《陈婉芬行销密码──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体》,已经在台湾的书店于财经管理类书籍中名列“月排行榜”第三名(上一次博文写到的是“周排行榜第七名”),连副题的“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体(队)”这句话都成了台湾网络书店的“热门关键词”!看来这句话是被许多有心创业的菁英份子所认同的。拚死拚活的努力没有用,想成功还是得讲究方法。希望本书能给年轻朋友们思维上的启发!
http://s13/middle/5b01f617g78c621105d0c&690
http://s3/middle/5b01f617g78c621203602&690
http://s9/middle/5b01f617gb7bd4bfb5a78&690
【延伸閱讀】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黄阿文校园 |
http://s5/middle/5b01f617gb70582c6a334&690
原创/曾小歌
十几年没去过台湾健美先生黄阿文老师的健身房了,这一趟返乡行,为了买一本他的著作《最新健美运动详解》送给大陆好友,特别回到他的健身训练中心做客。桃李满天下的黄阿文,果然还记得我,因为我当年报社的一位同事,是他读大学俄文系的同班同学。所以尽管已经这么久没见面了,小歌故意不先向他打招呼,他仍然能够叫出我的名字。^_^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黄阿文是小歌第一次进健身房时的老师,可惜我后来做了记者,就再也没有时间继续锻炼了。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黄老师的小孩都长大了,这孩子因“家学渊源”培养出健身的兴趣,也练得很壮了。
早年的黄阿文,得过不计其数的健美比赛奖杯、奖牌,由于开业的关系,自己也不敢不继续锻炼,所以已经是奔五、奔六的人了,仍然锻炼不辍。去年还受邀到日本表演健美姿势。
健美比赛,很多人都是使用禁药让肌肉发达得更惊人,黄阿文却是最鄙视这种行径的。他写书,提倡的就是正确的健身之道。这本厚得和枕头一样的书,内容非常丰富,绝不以明星写真集作号召,而是有运动生理学根据的好书。
这一趟回台湾投票,小歌顺便做了一次健康检查,数据显示身体退步太多,医师开玩笑地对小歌说:“你的少油、少糖、少盐的饮食疗法宣布失败!”(其实前三个月并未刻苦执行),他开给我的第二个处方就是“运动”,务必减重到71公斤以下!医师嘱咐我三个月后再回台复检。看来有点难,小歌虽然没有肚子,可是要打到71公斤以下,似乎也不容易。
向黄阿文的毅力看齐!今后我的目标不是健美,而是健康。所以我将方向瞄准有氧运动方面,强化身体内部心血管功能,以及外部肢体的活动力!希望各位博友在新的一年也把健康列为优先改善的项目!
http://s7/middle/5b01f617g78b3c0cd3496&690
http://s14/bmiddle/5b01f617gb7060b130d1d&690
http://s14/bmiddle/5b01f617gb70610053e1d&690
http://s14/bmiddle/5b01f617gb7060d93e61d&690
(上图为黄阿文和他的朋友合影。)
http://s5/bmiddle/5b01f617gb70da88e0a54&690
http://s8/bmiddle/5b01f617gb70da7da2477&690
已经是奔五、奔六的人了,去年黄阿文仍能受邀赴日表演,可见他在健美界还是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注:以下原本放了好几个清晰的You Tube视频,包括受邀在国际间表演的精彩美姿视频,在本博客上编辑过程看得到,发文之后却竟然全部无法显示)
标签:
曾小歌作家原创作品幽默改变一生校园 |
原创/曾小歌
说笑话的技巧,有24个密码,“意在言外”是其中的第12个密码。
“意在言外”,顾名思义,就是话中有话。当一个笑话不是直白表达,而必须稍加思考才能体会的,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幽默。
幽默笑话,并不是对乐观开朗的人可以讲,对严肃无趣的人就不可以讲的。而是要选对笑话的类型。例如对淑女不宜讲黄色笑话,对博学者不宜讲谐音(这是属于初阶的趣味)的笑话;对小学生不宜讲太深奥的笑话。
“解释”是笑话的致命伤。一旦对方听不懂、还需要解释时,就算失败了。这表示你选错了笑话的“类型”。会讲笑话的人,还必须判断听众的理解力。因为这一类的笑话算是较为进阶、高级的幽默。
此外,有些“意在言外”类型的笑话,并非对方程度不高,而是你们之间并没有“共识”。所以有“典故”的笑话,必须在“伏笔”中先解释清楚,然后进入笑话主题,而不可以在说完以后才来补充说明,因为事后的解释就是失败的。
【经典范例举隅】
一个惧内的老公,为了让老婆对他好一点,便事先和医师串通好,由医师来“教化”自己的老婆。
在医生仔细检查过他先生后,医生单独对他太太说:“你先生的病情非常严重,他需要些特别的治疗,否则可能会死掉!”
老婆回答:“怎样的特别疗法?我能为他做些什么?”
医生说:“第一、每天早上,你必须为他准备丰盛的早餐,然后以快乐的心情送他去上班。第二、为他准备营养的午餐,当他下午回来后,让他能安心地静养休息。第三、当他晚上回来时,一顿丰盛的晚餐必须已准备好了,而且要是他喜欢吃的菜;绝对不要叫他帮你做家事,也别对他抱怨或啰嗦令他烦心的事。第四、一定要在性生活方面让他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如果你能完全遵照这些步骤,那你先生就能完全康复。”
当先生和老婆开车回家时,先生问老婆说:“关于我的身体检查,医生怎么说?”
“你死定了。”老婆回答。
【笑话创作解析】
前面这个经典范例,如果把笑话题目订为“那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就容易懂了。但好的笑话表达技巧都是在最后一句才揭晓,所以不宜在题目就透露答案。
医生说的话,故意夸张。“幸福婚姻”本来就是夫妻彼此善待对方,那么这个笑话如何表达趣味呢?
首先,说笑话者必须点出这是一个惧内的老公,剧情才会合理。老婆一向凶巴巴的,突然要她对老公这么好,自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她说,“你死定了”。
凡是“意在言外”的笑话,通常含有三种要点:
一、含意深远、稍微要想一下。如果老婆回答:“那是不可能的事!”就不是幽默了。幽默必须转个弯。说“你死定了”就是迂回的表达技巧。由于读者或听众已从头读下来或听下来,自然能懂。
二、含有一个“原来如此”的妙趣情节。由于读者已经知道是老公和医生串通的,所以老婆无需重复医生的话再下评论,那是画蛇添足。
三、含有一个共知的“双关语”或“典故”。
“意在言外”是比较高级的笑话表现方式,听者的素养要好,否则无法领略;英国式的幽默特别喜欢“绕个弯子”,所以他们讲的多半属于这一类型的笑话。(常看洋片就知道了)
不过,所谓要“想一下”,只是有点迂回,决不可像猜谜式的难以理解,否则便尝不到“原来如此”的趣味了。类似如下的笑话,应该是标准的“意在言外”。因为它的表现方式虽是绕个弯子,但含意却很浅显易懂:
“你昨晚赌运如何?”
“还好。”
“不会吧!他们都说你输得很惨!”
“我去的时候只是坐价值五十万元的自用车,回来可是坐价值百万的公交车呢!”
这个笑话的意思,一听就懂:输掉一辆自用车啦!
此外,幽默是需要共鸣的。共鸣,需要共识。共识,常导因于说笑话者与听笑话者对一个“典故”都早已了然于心,然后一触动共识,就激发共鸣,而引起幽默感。
如果不懂一个笑话的典故,根本感觉不出趣味来。
例如,一九九八年三月台湾发生了一宗轰动社会的新闻,两位清大女研究生争一位博士班学长的爱情,而发生了凶杀案。女凶手是化学系的洪晓慧。侦办女生许嘉真命案的检警项目小组,解剖死者遗体,确认女凶手用实验室的“王水”来毁尸滅迹。
由于这是当时轰动社会的新闻,经过报纸报导以后,大家于是有了“共识”,知道什么是“王水”。这个社会新闻便变成了一个大家共知的典故,于是有了这样的幽默:
小芬、小兰同时爱上一个男生小明。
两女经过谈判、较劲,最后是小芬获胜。内容如下:
小兰:“我告诉你,我叔叔是议员,我家很有钱,我爸是黑道大哥,你根本抢不过我。”
小芬:“我啊,没什么别的,我只是一个念化学系的人……。”
台湾清大硕士班女研究生洪晓慧,被判刑十八年定谳,现在已经假释出狱了。不良新闻影响所及,2004年10月初,台湾中山大学传出泼酸毁容事件,凶手也是从实验室取得硫酸硫酸等化学物品的。
如果读者没有这种新闻“共识”作典故,那么,念化学系的人有何危险呢!根本无从理解,是不是?
所以,失去新闻时效的笑话,最好别讲。如果一定要讲这类型的笑话,就必须在“伏笔”中先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