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08-11-08 00:08)
标签:

娱乐

    从网易搬家到新浪,近一年时间没写博,是懒,是忙,两者皆有。

   《生死线》进展不顺利,目前江西不应是雨季,竟然淅淅沥沥下了十几天,严重影响拍摄,辛苦了现场的弟兄们,天天泥里来雨里去,工作强度增大很多,进度却上不去。。。

    明天满堂老师来济,大家商讨《闯关东3》的创作事宜。对于《闯3 》,我是充满信心的,我喜欢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按满堂的话讲,那段历史大气正派,是一段火红的,充满了激情美好纯洁温暖的年代,也是我们当下所怀念与渴望的。。。时间也巧,2005年11月8日,我飞去大连,与满堂老师、建业老师为《闯1》去东北采访,时隔三年大家又走到一起,《闯关东》也到了第三部。

 

(2007-11-28 10:02)
 

    牛莉在《闯关东》扮演那文,编剧高满堂对那文这个人物有三个字的概括:有点二。

    那文是满清格格,琴棋书画、歌词诗赋样样精通,还有一颗青春躁动的心,按现在的话讲:小资的严重。这样一位公主,阴差阳错流落民间,下嫁到山东闯关东而来的老朱家,成了朱家大媳妇,由于门不当户不对,见过世面的那文,在朱家却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闹出很多笑话。。。

    牛莉在开机前一天晚上进组,放下行李就去找导演报道,那时我们正在导演房间聊天,牛莉到来自然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牛莉是星座大师,对各星座的性格特征、运势、爱情,星座间的搭配了如指掌,大家兴致很高,一会儿她身边就排起长队,牛莉逐个解答,而且绝对实事求是毫不遮掩。

(2007-11-28 09:46)
 

  老H谈恋爱了,女朋友是圈里人,在北京。女孩很漂亮,身材也不错,只是腰稍长了些。女孩跟随国内一著名化妆师做助理,颇有灵性,年纪小小已可担当现场化妆的职责。女孩的优秀给老H带来压力,同时也有动力,老H决定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这样,个人业务可以提升,又能够与女孩在同一座城市。

  老H的离开让大家失去很多欢乐,甚至有些想念,同事们常在出差时去探望,带回来零零碎碎的信息让我知道,老H的北京生活还不错,他在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座近80平的房子,租金高的吓人,每月3000大洋,老H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唯一的遗憾是,女友一直在外地拍戏,老H只能独守空房,短信与女孩共诉相思之苦。。。

  我到北京,已经是九月末,天气依然炎热,在电影学院门口给老H打过电话就开始欣赏那些穿着清凉的美女。一会儿,老H大呼小叫的跑来,给了我一个特别夸张的拥抱,一个月时间不见,老H年轻了很多,眼睛里的神采让我羡慕。寒暄过后,我被老H狠宰了一顿,按他的话说:从上一拨儿朋友走就盼下一拨儿朋友来,吃的好

(2007-11-28 09:43)
 

        老H精于算计,尤其对人,方式、角度常常出人意料,令你防不胜防,但有个好处,所有被老H算计过的人,都不会生气,甚至等待下一次。。。呵呵

        还在西藏,时间已经到了99年,老H在市场淘到一块手表,兴高采烈地向全剧组人显摆。老H对钟表颇有研究,他告诉我们这是世界名表“浪琴”的经典款,全球限量发售,表盖上都有编号,价格在8W人民币,他在市场发现后用了近一个月时间,与老板都成了哥们,老板终于肯低价给他,老H很得意。表是好看,白色表盘,简洁、大方,没有一点多余之处,问价格多少,老H回答:150元。众人纷纷散去。。。

        两天后,老H找我,说那天看出我也喜欢这表,我说是,因为简单所以喜欢。老H拍着我的肩膀,既然喜欢就送你,我不肯,夺人所爱的事情不干,再说,我也不能白白要人东西啊。老H很不高兴,把我俩认识到现在数了个遍,感觉上我

(2007-11-27 22:59)
    老H是我同事,不在一个部门,但相识多年,很熟悉。与老H有过几次合作,每次都很愉快,其间还会发生一些趣事,让你记忆犹新。

  老H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工作之余有很多喜好,“购物”算其中一项,尤其在外地拍戏,老H总会满载而归。也许是天赋异禀,老H每到一地,总能最早发现当地特产是什么,什么东西卖得便宜,但老H在购物方面也有弱项,就是侃价。

  95年拍摄《孔繁森》,初次到高原,看一切都新鲜,老H更是兴奋异常,每天到八廓街溜达,回来就向大家汇报踩点情况,并列出一大串准备购买的物品清单。有天晚上,突然听到老H骂娘,原来他去买藏刀,明明看见摊主卖给藏族人10块钱一把,到他就变成20块,而且坚决不还价,老H讲,并不在意这10块钱,关键知道了价格心里不舒服。

 

(2007-11-27 16:24)
    单位流行“扎针”,作为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虽在人生导师赵女士执政期间有所收敛,但山西人上任后迅速发扬光大。

    克夫同学是蒙古族,是录音师,是好同志,也是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与诸位同事比较熟悉,熟到可以携夫人出席一些单位的活动。其夫人为壮族,是克夫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二人在上学期间,本着人种进化的原则走到一起,一晃十几年,也算圈里的金童玉女。

    活动中克夫同学向同事A介绍夫人,同事A很迷惑:“克夫,我记得上次你带的女孩不是她吧,这么快就换人了?”克夫同学哈哈大笑:“别开玩笑啊,你嫂子认真。”

    转身碰到同事B,同事B热情洋溢:“夫人越来越漂亮了,克夫真福气。”克夫同学一脸茫然:“你们见过吗?”同事B不加思索:“见过啊!拍《大染坊》的时候还在一起吃过饭。”克夫同学

(2007-11-27 16:20)
   “无知小女孩”开博了,两天时间写下很多文字,颇有不务正业之嫌,听她讲述开博经历,大呼与时俱进的时候,我想起初次接触博克的故事。

    几年前,经常与单位一些朋友混在“天涯”,“天涯”在网络号称精英社区,混“天涯”就是与精英混在一起,里面的舞文和茶社更是英雄辈出,成为我们的谈资和生活的一部份。其实说来收获也蛮大,在舞文认识了当时很著名的两位“美女”,并发展成生活中的朋友、同志,这使得我多年来一直潜水但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在单位的一次聚会上,我依然兴致勃勃谈着“天涯”的逸闻趣事,突然发现一双冷冷的眼睛,充满了蔑视和冷漠,那是我们单位的“皇家导演”,也是最早与我混“天涯”的朋友之一,这厮经常在茶社发表一些疯狂言论,与他拍片的风格无二,就是收视率差点儿。这厮慢慢张开嘴,“环路兄还在天涯混呢?我们都开博了!”话语里的不屑毫无掩饰,但当时尴尬的我绞尽脑汁也没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