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针

(2007-11-27 16:24:09)
    单位流行“扎针”,作为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虽在人生导师赵女士执政期间有所收敛,但山西人上任后迅速发扬光大。

    克夫同学是蒙古族,是录音师,是好同志,也是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与诸位同事比较熟悉,熟到可以携夫人出席一些单位的活动。其夫人为壮族,是克夫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二人在上学期间,本着人种进化的原则走到一起,一晃十几年,也算圈里的金童玉女。

    活动中克夫同学向同事A介绍夫人,同事A很迷惑:“克夫,我记得上次你带的女孩不是她吧,这么快就换人了?”克夫同学哈哈大笑:“别开玩笑啊,你嫂子认真。”

    转身碰到同事B,同事B热情洋溢:“夫人越来越漂亮了,克夫真福气。”克夫同学一脸茫然:“你们见过吗?”同事B不加思索:“见过啊!拍《大染坊》的时候还在一起吃过饭。”克夫同学:“你认错人了吧,她没去过《大染坊》。”同事B:“那是我认错了,抱歉!抱歉!”哈哈笑着离去。

    同事C过来打招呼的时候,克夫同学已经心存戒备,告诫同事C不得胡说八道,同事C笑着向夫人解释:“我们这帮人闹腾惯了,平日里没句正经儿,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克夫同学您应该了解,谁有事儿他也不会有事儿,在剧组我们俩天天在一起,我敢保证,他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克夫夫人的笑容有些僵硬,同事C倒也识趣,起身告辞,走了几步又回头对克夫同学说:“克夫,劳务费我已经汇出了,一半打到你的卡上,一半打到小红卡上,你们查收后告诉我。”

    克夫同学傻呆呆的站在那儿,克夫夫人的脸都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们都博了
后一篇:老H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