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甘肃裕固族 |
分类: 霜凌闲暇 |
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
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
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
裕固族血泪东迁史
裕固族源出天山下的游牧民族回纥,从汉至唐,一直做为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臣属,先是匈奴,后是突厥,回纥不同于其他民族,在日子过得困难的时候,或者有机可乘时,滋扰汉人疆土,抢掠物资。回纥人与汉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唐朝时,还出兵助代宗李豫平定安史之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回纥的辉煌时刻来了,他们取代了突厥,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民族,疆域东起今额尔古纳河,北至今俄罗斯的叶安加拉河,西至伊犁河流域,南接大唐,国土面积极为广阔。势力日益强盛。回纥汗上表大唐,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回纥作回鹘。
回鹘风光了一百八十年,西夏强势崛起,回鹘分裂势微,受西夏进攻战败,迁至嘉峪关外,依附于西夏。西夏被蒙古消灭后,回鹘成了蒙古顺民。在长期历史变迁中,河西回鹘的一部分同周围蒙古、藏、维吾尔、汉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融合,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共同体,《明史》称之为撒里畏兀儿,他们自称为尧乎尔。
听老辈人说唱才知道,西至哈至是裕固人祖先的故乡。
许多年前那里灾害降临,狂风卷走了牲畜,沙河吞没了帐房。
……
敌人追来攻打,刀剑迸出火光。
……
趁天黑突围,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走过了千佛洞,穿越了万佛峡,
……
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
……
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可爱的家乡。
1953年,政府根据裕固人民的意愿,取“尧乎尔”的近似音,兼取富裕巩固之意,定族名为裕固族,并在裕固族聚居地成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不矛盾的宗教信仰
裕固族人在东迁以前信仰过萨满教和摩尼教。东迁后,改信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裕固族民俗度假区里可以看到经幡飘扬,西边山上有座高大的金色大转经轮,东边的山上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红湾寺。
裕固族人信仰藏传佛教,但他们的宗教信仰中也包含着很大比例的萨满教信仰成分,裕固族的萨满巫师称“叶赫哲”。在每年农历正月由叶赫哲主持举行祭天神仪式,农历六月举行敖包仪式以及各种治病求福的巫术活动。裕固族人也有对火崇拜现象,比如火葬习俗,以火驱邪禳灾,这些都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有关。
藏传佛教,与萨满教两种不同的信仰在裕固族人这里同时并存,裕固人既会隆重举行佛教法会,念诵经文,也不影响他们继续祭天求福、崇拜火,崇拜鹿图腾。这好象是天经地义,一点都不觉得矛盾。
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婚俗
裕固族人的婚姻与汉族同,不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自由恋爱。结婚时由男方准备聘礼,明媒正娶,女家也会有丰厚的陪嫁。其婚俗却是奇特隆重,婚礼仪式程序繁多。首先是新娘的着装:先举行戴头仪式,由女家亲朋将带来的洁白哈达敬献给姑娘的父母,表示祝贺,然后由两位少妇来打扮新娘,改变发饰,戴上喇叭形毡帽,佩戴整套的五件头面,前四后一,分挂前胸后背,头面由七彩线绣制,垂挂流苏,镶嵌银牌,贝壳,珊瑚,宝石等饰物,纷繁复杂。这个仪式意味着姑娘结束了少女时代,成为新妇,开始新的生活。
裕固族婚礼一般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家举行,第二天在男家,当然男家隆重程度要盖过女家才行。两方都要骋请族中优秀的歌手,好让整个婚礼都在悠扬的歌声中进行。送亲时由歌手们代表姑娘向其父母唱《离别歌》,然后再代表父母向新娘唱《惜别歌》。在敬宾客们饮了上马酒后,新娘乘马随送亲队伍出发,这个时候,歌手们嘹亮歌喉再次响起,边行边唱,祝福的歌声抛洒一路。与男家迎亲的队伍相遇后,休息少顷,这时大家会共唱一首《打尖歌》。这期间,新娘是不可以下马的。
迎新与送亲的队伍打尖后,唱着歌儿起程,这就开始了婚俗中最有趣的一项——马踏帐房。在距新郎迎亲帐房一里多远的地方,女方家请善于骑马的高手四到六人,纵马去踏男家为新娘专设的帐篷,男家则让妇女们敲打帐篷内壁来惊马,同时派男客抓马。若是绕帐三圈未能将帐房踏倒,便退回,准备第二次踏房。当健马们再次扬鞭纵马,嗷嗷叫着冲踏过去时,新郎会将一个装着五谷的瓶扔向东南方向以避邪秽 ,第三次踏房,送亲的所有的人马一齐冲向帐房,男家也会众人齐上,抓住客人马缰,然后迎客人入帐就坐。这场面宏大热闹,通常会喧哗的整个婚礼都沸腾起来。
婚礼的高潮是射箭拜天地。在夫妻行礼拜堂时,新郎向新娘身上连射三支无镞的箭。当然不会伤到人,这象征新郎新娘相亲相爱,白头到老。之后新郎要把弓箭折断,扔到门边,由老人投进火中烧掉,象征两人永结同心,矢志不移。之后还有冠戴新郎等仪式,共计十二项程序,二十八个礼节,整个婚礼,都伴随着歌手们的欢快歌声,不同礼仪唱不同的歌曲,仪式感超强,隆重而又热闹。
印象裕固人
我对许多少数民族的最深的印象都是他们的服装和歌舞,西北西南民族的着装大都配色热情大胆,艳丽鲜明,首饰衣饰,纷繁夸张,还喜欢挂一些银铃铛,举手投足间,叮当做响。裕固族人的衣饰便是如此,极尽鲜艳华丽,极尽繁复隆重。不象汉人衣饰低调简单,实用合体。至于歌舞,一个婚俗,就让人见识了裕固族人唱之不尽的曲目,可惜没有赶上裕固族的篝火晚会,没能见识他们载歌载舞的场面,好遗憾!
裕固族的饮食已与汉族相融合,同时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习惯,比如大块手抓肉,饮奶茶, 喝奶酒,用奶做面食,用酸奶发酵面粉等。手抓羊肉、肉肠、“支果干”是裕固族人最爱吃的风味食品。手抓肉讲究吃开锅肉,即肉刚熟便出锅食用,鲜嫩可口。将新宰杀的新鲜羊脖子肉和里脊肉剁碎,拌上炒面和调味品装进肥肠内,便是“肉肠”。“支干果”则是把羊肝、肺等内脏切碎,加入炒面及葱蒜等调料,用肚油卷成卷。肉肠和“支果干”煮熟后切成薄片,浇上蒜汁和醋,拌匀了食用。肥而不腻,老少咸宜。
来过一次,你不一定能真正了解从草原深处走出来的裕固族的历史文化,但一定能记住他们独特的民俗风情;记住了他们的热情达观;记住他们的美食;同样也会与他们一起记住那个遥远的叫做“西至哈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