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霜凌sl
霜凌sl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141
  • 关注人气:3,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015-12-22 09:26:07)
标签:

杂谈

旅游

七律

摄影

分类: 且听风吟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图文   /    霜凌 

                 七律  新韵
            轻雪霏霏漫贺兰,荒原野陌万枝寒
            萧萧故垒浮天外,寂寂边城肃漠南。
            铁马绝尘悲武穆,长河搏浪挽雄关。
            放眼嵯峨迷雾锁,重霾启处驿亭边。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言泊远 老师依韵佳和


七律.网观雪里贺兰山
素裹银妆俏贺兰,凇张蝶翼锁浓寒。
雄姿兀岭云遮傲,伟岸崇崖雪淹婵。
野幕莹花荫铁马,霜林晶玉砌胡关。
茫茫驿路邀游客,皑皑风光摄漠南。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此说疑有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蒙古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百度资料)

      通常一入冬就盼着下雪,一下雪就拎上相机往山里钻,不管光线适不适宜拍摄,只要能拥抱这笼统纯净的世界就好。
       雪的魅力便在于不管是美的、丑的、陌生的、熟悉的、全部将之统一成清一色银白,大千世界成为同一般纯净美好,凌乱纷繁的视野在雪中完成了肃整归真。便如人的心境,不管有多少烦恼,多少不堪,在一个时刻突然简单成儿童般的纯洁天真,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哪怕这段简单是短暂的,那也是成人渴望的童话。
       银川冬季里的降雪并不多,一年就那么两三次,赶上了怎么会错过?
       雪细细碎碎的纷扬着,不算大,却也没有要停的意思。空气中的水气很重,能见度最多几十米。我全付武装,背着相机,走进了贺兰山。
     “贺兰晴雪”是“塞上八景”之首,晴空碧色,皑雪覆顶。莽龙苍苍,丽日不融。“满眼但知银世界,举头都是玉江山”那风景自然是美极。现在却是小雪霏霏,浓雾不开。赶景不如撞景,纤雪飘飘的混沌之美,同样妖娆!
        车至贺兰山脚下,以沿山公路为界,一边是一马平川的原野,一边是巍然端矗的山峦。突兀的高低落差带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山上雾气犹浓,平地隆起百余米后,便既淹没在一片茫茫之中,山的脊理一顺儿向上拥簇,突兀的插入浓雾迷朦之中,好似正在喷发的火山一般。而山下雪野则是白皑皑的辽旷,几间民房。几棵寒树。静寂而清冷。
        沿路入山,玉树琼花掩映中,天地浑然。我们此次来的是贺兰山岩画景区,原是赏雪、游山、观岩画三不误的,但雪的魅力实在太具诱惑,虽入山后小路边的石壁上便是古远的牧民们遗留给后人的不朽遗产,并有景区导游逐幅讲解,可我的心思根本没在那里。所以关于岩画的照片一张也没去拍。更没关注导游讲些什么,只是一路奔跑、跳跃着,将雪踏的吱吱咯咯作响。毛茸茸的枝条,巉岩欲倾的山崖才是我镜头捕捉的对象。
        这风景也真没有负我痴心。嵯峨参差因雪的覆盖,变的驯顺柔媚起来,依然是雄伟高亘,却因云雾盖顶,而变的缥缈如幻。山石间稀稀疏疏的树木,干枯的枝条装饰做梨花盛放,既有生命的蓬勃张力,又有不染俗尘的空灵之气。这是另外一种含蓄清冷之美,淡泊、宁静、亲切;同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不会惊艳,也不觉遥不可及。可以思浮天外,可以头脑空明,也可以承接落雪簌簌,这份惬意感是雪中游玩最美的收获。当然相机也绝不会闲着。走着拍着。于是收获了下面一组贺兰雾雪片片。敬请朋友们鉴赏指教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4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5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6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7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8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9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0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1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2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3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4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5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6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7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8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19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0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1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2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3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4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5    P▼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6  P▼ 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7  P▼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8   P▼    贺兰山岩画博物馆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29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0    P▼    下面这幅岩画是我见到最为震撼的,导游美女介绍,“断指祭祀”即当族中长辈亲人去逝,便将其亲属女人手指截去一截,以示悲伤。这种祭祀方式,在如今某个原始部落还保留着,那里的许多女人的手指都是残缺不全的。因为男人是重要生产生活的劳力,所以断指的全都是女人,谁无亲长?所以生活在那样礼俗下的女人出生就注定要忍受断指之苦!这两个手印中皆少三个指节,可以想见手指的主人经历了三次断指之痛。天可怜见!这是怎么样的可怕礼俗。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1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2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3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34    P▼
飞雪贺兰山,云雾迷朦也妖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