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渭湖白鹭(手持拍摄)

图文/霜凌
白鹭(七律新韵)
白衣胜雪立沙汀,潋滟水湄依晚晴。
烟月凝妆分霁色,顶丝垂碧落霞明。
无人对影孤独舞,有伴逐波一两声。
渭雨秦风来且去,飘然远翥入云青。
博友美图收藏临屏次韵佳和
悠悠白鹭戏洲汀,水色云光相照晴。
浩荡风清兰芷秀,涟漓波碧蒹葭明。
高洁常伴流离影,精粹时传孤傲声。
闲作大江一钓客,静观草翠远山青。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
对照资料,这一组白鹭应该是小白鹭啦!
鸟儿里比较偏爱白鹭与白鹤,感觉这两种鸟儿不是人间凡品,应是瑶池贬谪的仙物。举手投足之间优雅出尘,全无半点烟火之气。
白鹭喜欢栖居在金渭湖中的草汀上或芦苇丛,离岸较远。它们优雅的身姿勾引的摄影爱好者镜头,如痴如醉。
拍摄时常会想起诗经里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拍摄者象是倾慕佳人的毛头小伙,千方百计的靠近她。而伊人却悠然在水中央。隔着盈盈绿水,只能远远深情相望,难以一亲芳泽!

















拍了几次鸟深知拍鸟绝不是如拍风景花草一般,看到鸟儿就举镜头那么简单。没有拍鸟经验的,连鸟儿在哪儿都找不到。这话绝对不夸张!平素不拿相机时,似乎到处都是鸟儿,叽叽喳喳的,拿着相机去拍时,却发现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些叽叽喳喳的鸟儿似乎近在眼前,当用镜头去定格时才知道,鸟儿见镜头时会很警觉,根本无法靠近。要么躲在枝叶繁密树丛中,对焦不易,要么光线不足,曝光速度上不去。要么就远到拍着也没用的废片。有时干脆就找不到鸟儿。询问过那些惯常打鸟的老师,人家对鸟的生活习性,行踪范围了如指掌,知道鸟儿在在几月发情,几月育雏,几点活动,几点蛰伏。甚至几点在哪里喝水,几点在哪一带捕食都是一清二楚。所以他们多数是在鸟儿出没的地方守拍,更有痴心者,做好掩体,蹲守几昼夜,使得鸟儿不再敌视时,才将镜头伸出掩体偷偷拍摄。
拍鸟,距离是王,不管你有多给力的设备,不能最大限度的靠近它,想出好片都是不易。设备当然也是重要一方面,一只600定焦六万大洋,800定焦则高达十万大洋,这不是普通拍家能接纳的价位。还有就是沉重的长焦镜头拍动态飞版的鸟儿,用架子不灵便,手持拍摄,臂上功夫非几年练不出来。
再有是耐性!拍鸟的人都知道鸟里有“干慌和老等”两种水鸟。“干慌“在水边忙忙碌碌,惊的鱼儿散如惊鸿。看似很忙,却是常常饿肚子。而老等(苍鹭)单腿立于水边,几小时不动一下,便如僵化的雕像,鱼儿感觉不到危险,游弋来去时,它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将它们擒获。拍鸟便是如此,要发扬“老等"精神。耐得下性子,屏住呼吸,时刻处于拍摄状态,也许一组精彩镜头就在下一秒。我是耐不住性子,看到鸟儿来回走动,觉得没什么可拍,就放松一下,结果眼睛刚离取景器,就有鸟儿起降,捕食,打架。别人机关枪一样一阵猛射,好片就此诞生,而我却一无所获。
拍鸟,删片子也是很辛苦的一个环节,高速连拍,出工一上午,多则拍几千张,少则也大几百张,挑拣下来,能用的情况好时有几十张,差时七八张,有时一无所获。一张张甄选删除,累得眼睛发直,鼠标指发酸一点也不夸张。
技术、经验、自然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就不是我这样的菜鸟敢在这里乱白话的啦
咱拍鸟当然只是初试,光影构图全都无法顾及的,更别说拍出鸟儿贼犀利的眼神儿,能拍到拍清晰就知足了。哈哈!拾到篮里就是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