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岔河位于秦岭腹地天台山景区附近,景色清幽原始,又无门票,离市区不过十余公里,是我偏爱的地方之一。
以前的户外经验,架花山是春季赏花的最好线路,去了东岔河始知对于爱花的驴友来说,东岔河无疑是更胜一筹!
一下车,那细细的清香,随着清晨湿濡濡的雾气,袅袅而来,直沁入心脾,使人的心境一下子变的清爽而惬意。沿溪边小径入山,两边枝柯夹道,露水及细碎的花瓣纷纷下落,霎时铺了一地,让人不禁心生怜惜,走路便格外的小心起来。
二十几分钟的拔高后,攀到半山腰的引水渠,路平缓宽阔了些,眼睛也有暇欣赏路边景物了。花香更浓了,一侧的山涯上垂下密层层沉甸甸的花枝:白色的绣线菊、银莲花、粉色的绣线梅、浅紫的丁香花、直压进水渠里;道边的黄色的地金、紫色的漏斗花、在朝阳中无拘无束的摇曳着,清清爽爽,疏疏朗朗的,不带有半点尘世烟火气息。一路走来,两侧山花盈道,不禁浮想连翩,幻想着这条小径会把我们带进怎样一个花仙子的世界!
引流渠尽头,继续是小溪引路,路边的花却也换了品种,白色的碎米荠细细碎碎的撒落在树荫下,悠悠闲闲的开放着,对于驴友的到来,宛如未见,这是她们的世界。猬实花这时也已开了不少,粉嘟嘟的随风轻盈飘摇着,似随时会伴着这山野的清风羽化而去。低矮的紫色、白色、黄色的紫堇,延胡索不争不抢的散在草丛里,安安静静从从容容的微笑着。还有那黄色的驴蹄草、荷青花清清雅雅,恬恬然然在溪边吐着清香。树枝头,白色的槐花已将谢幕,但甜香味儿依然氤氲在我们周围;弥猴桃花已在酝酿着几日后的辉煌时刻;核桃花最不打眼,成串的垂挂着,不时的落下几条,这却是驴友最喜欢的,拣拾起来,回家过水焯了,就是一盘鲜美野味;桐花,黄栌,不温不火的开在梢头,不惹眼,却也让人不会忽略。这也许是就山野间的花的淡然气质吧。
一路行来,入眼的各色各类的花草都是那么样恬然泊淡,便是那落英随风而逝的飘然姿态也是那么洒脱轻盈,看不出一丝幽怨与颓然。年复一年的春来春去,花开花谢,随风而绽,又随风而逝,不必理会尘世纷扰,也无须哗春争巧。流水为邻,青山为伴,自开自落,安逸静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俗世之中的我们却跟随着这周而复始的季节轮回,在熙来攘往的名利纷争中逐渐失去了本真与坦然,身心不堪承载时蓦然惊醒,又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之中挣脱出来,重返自然,来感受这山野之中生命的空灵与宁静,体味这一霎的超然,这也算是一种调整吧。细流淙淙,青山巍巍,亘古未变。而自恃万灵之长的我们曾经的万丈雄心,功利角逐,最终也不过如这花儿一般随风消逝,不留痕迹。灵光及此,深深呼吸一口充满花香的空气,突然间胸中轻松开阔了不少。我当然无法真正的丢开柴米油盐琐琐碎碎,也无法真正撇开滚滚红尘,但能得这一日的悠闲,荡涤一下心灵,放松一下精神,超然物外一回,不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吗?
吾心安处即是家。工作也罢,户外也罢,但如这山中的花朵一般,当开即开,当谢即谢,莫将那'永恒'与'千古'的事加诸在我们这类草芥之身便是心安了。念到此处,倏然心朗。过了这半日,返回闹市,生活依然,烦恼依然,而这一山的花香却永远的留驻在我心间。
游东岔河归来作(七律新韵)
欢流引径入烟纱,细细风香抚脸颊。
叠翠成峦因客醉,重柯堆雪待谁夸。
不觉笑语惊花落,却恐顽溪映日斜。
欲问蝶儿情又怯,青山有诺梦无涯。
附博友美图收藏次韵佳和
云横秦岭曾如纱,花径流香漾面颊。
韩子一言怨有限,游人数句喜相夸。
猬实暖色迎春至,鸢尾清光待月斜。
再赏莹红苦糖果,原来崇岭似生涯。
霜凌感谢好友赐玉!
中华绣线菊

碎米荠

黄栌,最炫丽的是他秋天的红叶,是秦岭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主力军

锦带花
小雏菊

漏斗菜
(卡片机拍摄)
(注上图中三帧人物片为同行好友所拍,图中人物为本人,不算侵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