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祝医学晋升打破“唯论文”?别傻了!晋升门槛明降暗升!

(2022-07-07 08:51:30)
庆祝医学晋升打破“唯论文”?别傻了!晋升门槛明降暗升!
 

终于不用写论文搞出版著作了!

我终于可以凭工作阅历和医学经验晋升了!


抱有这种想法的老师们,

请立刻停止你们这种危险的想法!

 2021年申报医学职称政策变幻莫测,经常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动,但每次改动却都似曾相识,实际上申报医学职称,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名额有限择优录用

本质

 

 

一旦涉及到分数和排名,

那么诸位准备申报职称的老师就无法逃脱

被“内卷”的命运。

  

2021年前

发表核心论文、进行医学著作出版是晋升的必经之路,很多人选择熬夜爆肝或者是花钱买路,虽然“深受其苦”,但都无法否认它带来的分数上的稳定收益。

 

现在

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 “帽子”的评判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政策出台了,前后对比有什么不同?广大医护真的能从中受益吗?

 之前要求晋升材料中有论文和著作时,大家都被制度约束强制性产出,拉开分差的可能性并不大,说现实点,有些考核的主观评分甚至可以左右你的前程。


现在学术成果的类别扩增了,不止局限于论文著作,专业工作量、科研专利、表彰奖励、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卫生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科普作品等途径。

似乎可以让大家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去拿分,而不用去攻克自己不擅长的拿分方式,分差拉的大,主观赋分对整体分数的影响更小了,看起来更公平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国人为了能在一众竞争者中拔得头筹,往往会做各种准备工作,来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如此多样化多种类的晋升材料,有些医生很有可能在你擅长的领域和你平分秋色,在你不擅长的领域也小有成绩,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竞争过他们吗? 

 举个例子,你和你的同事小王都想要评选副高,小王的工作量和你不相上下,两人受过的表彰几乎相同,稍微落后于你的小王在你俩都不喜欢的医学出版领域,拿出了一本独著几篇核心,瞬间将你反超,这时的你还能稳稳坐在椅子上,对医学出版不理不睬吗?

当然不能,别人能拿到的分数,你也可以拿到,而且必须要拿。这就是想要在竞争中获胜的必要条件。在数据上,有没有医学著作,虽然只有几分之差,但是在成绩单上,这几分会让你从山巅跌落到半山腰。

 一言蔽之

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的制度被放开,并不代表着学术论文医学出版这20分不再重要,相反这些东西和学历一样变成了人人必备的“内卷”项目。总之,当一项制度被放宽的时候,是为了让更优秀的人更快地进入,而不是为了让懒惰的人安逸的过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