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下的护理|河南省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将临床心灵关怀送到方舱医院

(2022-06-29 08:45:01)

 临床心灵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方式,通过调节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加深其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改善其遵医行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为目标,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理想的护理体验,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改善其预后质量[1]。而同理心是相互理解的基石,带有同理心的沟通能使我们更加设身处地地体会患者的感受与情感。


疫情本身就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而方舱医院的环境对于患者而言除了陌生,多少还会有一些因“集体生活”而带来的各种不适和不便,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并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因此,我们河南省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将心灵关怀与同理心沟通
运用到上海的方舱医院患者中,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恢复健康。

自2022年4月7日接管方舱医院以来,我们全体队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各队员之间、各小组之间、各岗位之间合理分工、高效协同,各班次无缝衔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面对轻症患者,我们除了及时给予“硬核”的医疗救治,还密切关注并理解患者的语言和情绪,识别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灵创伤,运用临床心灵关怀和同理心沟通去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并给予情感支持和帮助。


 

“打开心灵之门,需要爱,也需要技巧。”

在方舱,我们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与需求,
用心倾听他们在疫情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用细微的努力去感受并理解他们的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心理困扰的冲击。

一天上午,我跟同事正在接诊新入院的患者,无意间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声不吭地站在一边的角落里,满面愁容,透过他无奈的眼神可以看出孤独与无助。于是我把手头的工作先交给同事,主动上前询问情况。


第一步,建立关系,取得信任。


首先我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耐心问道:“叔叔,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姑娘,我不识字,用的是老人机,不能扫码,也不会填写信息,看你们都在忙,没敢打扰。”


“没关系的,叔叔,不麻烦,我可以帮您。”


借助我们办公用的手机,我迅速帮助这位老年患者办理了入院登记,并把他的行李与发放的生活物品送到了相应床位。之后,向其详细介绍了方舱内的环境布局、三餐发放时间、中药的服用方法及用电安全等相关健康宣教。


离开前一再嘱咐患者,有困难与需求一定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下班前还与下一班同事做了重点交接,对该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叔叔,因为您的手机是老人机,没办法加入咱们病区的医患沟通群,我们一定会加强巡视,您有什么需求也一定要及时告知。”


“谢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关心,辛苦了!”



第二步,发现问题,提炼核心主题。


有一次,按照工作要求例行巡查,我发现这位老年患者表情淡漠,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恐慌,发放的早餐还在桌上放着,饭盒都没有打开。于是我走向前问道:


“叔叔,今天感觉怎么样?”


“感觉不好,我想快点回家,我的核酸结果为什么一直不转阴,我的病是不是很重?”


“叔叔,您是轻症患者,您的各项指征也都正常,只要合理饮食、注意休息、按时服用药物、按照我们指导的运动计划适度活动、保持好心情,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尽快康复出院的。”


患者抬头看了我一眼,停顿了一下,充满自责地说:“姑娘,说实话,我有时都感觉上不来气,不想吃饭,不想运动。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个废人,家里什么忙都帮不上。我老伴也病了,听说昨晚突发心梗从隔离点转移到了定点医院,她有高血压,得过中风,有后遗症的,行动很不方便,可我现在又联系不上她……我想马上出去照顾她!”


“叔叔,我明白,也特别理解您现在的感受与情绪,我帮您想想办法。”



第三步,制定干预方案,解决问题。


得知这种情况后,各位老师们积极协调,帮助这位患者与老伴通上了电话,得知老伴病情已经稳定、一切安好,老先生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


“叔叔,阿姨现在很好,您可以放心了,现在开始您也要照顾好自己呀,一定要好好吃饭,也要休息好,继续按计划做健康操与八段锦,这些有氧运动可以疏通经络、强身健体。您有听五行音乐的习惯,这个很好,一定要继续保持哦。另外,还要保持好心情,紧张、焦虑的情绪会不利于疾病康复的,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也要及时告知我们。”就这样,我就像一个“话痨”一样又和患者叮嘱了许多。


“谢谢你们河南援沪医疗队,你们这么热心帮助我,我很感动,给你们点赞。放心吧,我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



第四步,关注变化,评估效果。


再次查访患者时,他有了明显变化,吃饭很香,精神十足,开朗了许多。主动跟病友聊天,每天坚持做八段锦,还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新来的病友。除了生活上的帮助,还利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帮助病友疏导情绪,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感受到乐观与坚强的力量。


经过7天的积极治疗,这位患者达到了出舱标准。出院那天他来到护士站跟我们告别,短短几句感谢的话,朴实无华,却承载着满满的真情实意……



医学是包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就失去了医学最本质的意义。临床心灵关怀,便是对医学人文精神最好的阐释。


因为有了同理心的沟通与心灵关怀师的守护,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疾病袭来时不再焦虑恐慌、忧伤无助,而是充满了坚强与自信的力量,继续积极地与疾病做斗争!


患者与我们医护人员站在一起对抗病毒,我们全力寻找康复方法,他们积极调节不良情绪,我们治疗,他们配合,这样的默契与信任就是临床心灵关怀的最好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