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纯属子虚乌有

(2022-05-07 08:47:34)
标签:

巴比伦

苏美尔

两河流域

空中花园

八百垄

分类: 山海经解读

巴比伦“空中花园”纯属子虚乌有

——读《山海经》札记

  

“世界历史文化之谜”中,有一项“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底在哪里。其实,“空中花园”就如“空中楼阁”一样纯属子虚乌有。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伪命题,竟让人们费了那么大的脑筋呢?不外乎是西史的误导,令一些迷信者和不明真相者跟着起舞,浪费了世人的宝贵光阴。

读了《山海经》,才知道这是出于对中华古史的误会。巴比伦,就是《大荒南经》中伯服;伯服,古读巴比,意思是珍宝。有国曰伯服,颛顼生伯服,黍食”。颛顼即耶稣,十岁回到中国东北后,建高阳之国;二十一岁继少昊为第三代黄帝。他有九嫔,生有伯服;曾居住在吉林市西郊之八百垄。伯服成年后,被派往西方,建巴比伦国;其范围一直扩展到北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所以,英国历史学者汤因比说:“创造两河流域文明的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使用象形文字,说明他们可能来自东方某个国家。”(这样说有点“客气”)这个国家只能是古老的中国。

这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发生的事。巴比伦留下大量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不该有的谜团——“巴比伦空中花园”。这个误会,只有读了《山海经》才得以解决。黄帝时,曾有两处实验田:一、在北地——阿尔泰山附近有平圃,培育抗寒早熟农作物品种,如荞麦、大麦等,神英招(即仰韶)司之;二、在南地——昆仑之上有悬圃,古时记为县圃;因被注释为“空中之园圃”,园圃培植“木禾”(青稞麦)等;神昆吾司之,昆吾即肩吾、陆吾,后译为刚果。

因为把悬圃误解为“空中园圃”,且是从巴比伦流传出来,所以在西方史学界认为巴比伦曾经有“空中花园”,并说得神乎其神。正如《辞源》所记(未集53页)县圃,古称神仙所居之地。《穆天子传》: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称县圃”。(众所周知,周穆王是从西方回来的,当然有可能带来错误的信息。)这样美好的地方,当然会有,但不会在空中。先王应指黄帝;巴比伦,黄帝之曾孙。公元前3000年前后,到达两河流域,不仅带去农耕文明,以及手工业生产,同时带去象形文字、汉藏语言。特别提到的是新巴比伦——“始做牛耕”,开始用牛拉犁耕田。新巴比伦,也是中国人——周人之祖后稷(古读句须、姑苏)及其弟台喜(喜特国)、侄叔均(苏美尔人)“降以百谷”。

2022年5月4日

陈云编发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纯属子虚乌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