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请生”是什么意思

标签:
孟涂莅巴听讼华阳国志竹书纪年 |
分类: 山海经解读 |
“是请生”是什么意思
——读《山海经》札记(续)
宫
《海内南经》: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
这一章的历史背景比较清楚,但最后句的意思却很不明朗。疑难处在于,为什么请生?若是抓住杀人犯,难道是为他“请生”?还是为被杀之人“请生”?很明显,把“请生”解为“好生”,当然是讲不通的。
所以,“请生”二字可能在转印中,出现刊误,或版本出现损失,因而产生误漏。现考虑,孟涂既然是在断案、定罪,这两个字应该和是否清廉、准确有关,而不是“好生”与否。我们已经知道,孟涂的曾祖父皋陶,号称为“天下第一清官”,他遇到疑难案件,最后的办法是把他的神羊——獬豸请出来,“有罪者,羊乃触之”。这件事曾被后世怀疑过,但后世法官确曾戴过“獬豸冠”,这也是有史可查的。
那么,作为继承人的孟涂,是否也采用这种断案方法呢?别人可以怀疑,孟涂是绝对相信其曾祖父的。皋陶在被尧舜派去古埃及(皋陶为相)当法老的时候,已经把“獬豸”放养在福建的山上了(福建有獬豸山)。孟涂是否又训练出新的“神羊”来断案呢?如果属于“祖传秘方”,当然有这种可能。经中书“羊”,而不书“獬豸”,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果是这样,这句话是否应为“是请羊”呢?
古时,“羊”和“生”两字形相近,极有可能出现刊写差错。古生字为,羊字为
。另外,既然孟涂的曾祖父这一绝招已被后人怀疑,能否有人故意吧“是请羊”改成“是请生”呢?这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尤其后者的可能性为最大。因为总有“明公”喜好乱改古人之书,历史上不乏其例。例如,宋人乱改唐诗;清人乱改宋词;川人据《华阳国志》改《竹书纪年》;今人改“司母戊”为“后母戊”等等,十分可恶!特别是把“春风峭”改成“料峭”,想改回来都不容易!更何况四千多年前的古史呢!
现在,“是请羊”不一定要改回来,但在讲解中,可以提出作为参考,以免在读到“是请生”时,出现困惑,影响到全篇章的理解。
2022年4月21日晚
陈云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