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癃闭
(2024-05-30 08:30:59)
标签:
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7.20癃闭
癃闭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尿潴留。
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暴振凓癃闭”之语。《素问。宣明五气》称“膀胱不利为癃……。”《素问·标本病传论》称“膀胱病,小便闭”。
癃闭指因败精阻塞、阴部手术等,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依据
1、渐起而逐渐加重者,多见于老年男性;新起突发者多见于产后妇女及肛门、会阴部手术及损伤患者。
2、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甚至胀痛。
3、病情严重者,可伴头晕头痛、呕吐、腹胀、喘促、水肿、烦躁不宁等症,甚至出现神昏。
4、小腹部叩诊呈明显浊音,触及膨胀的膀胱、拒按,直肠指诊检查可有前列腺肥大。插入导尿管可引出大量尿液。
5、尿液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改变。作膀胱镜、B超、腹部X线检查,有助诊断。
辩证论治
一、膀胱湿热证: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利膀胱湿热。29、八正散
加减。
二、肝郁气滞证: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便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疏肝理气、开窍泄浊。421、沉香散
加减。
三、瘀浊阻滞证:小便滴沥不畅,或尿细如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祛瘀通络、开窍泄浊。261、代抵当丸
加减。
四、脾虚气陷证:气下坠感,时欲小便而滴沥不爽,排尿无力,精神萎靡,动则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补气升提。423、补中益气汤
合 514、春泽汤 加减。
五、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而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耳鸣失聪,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温肾利水。590、济生肾气丸
加减。
其他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必要时采用导尿法。
3、针灸疗法: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
4、推拿疗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按压中极穴;或按顺时针方向在下腹部由轻而重进行揉摩,待膀胱成球状时,用右手托住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再用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使排尿。
5、取嚏或探吐法,用消毒棉签,刺激鼻中取嚏或喉中探吐。或用皂角末0.3-0.6克,吹鼻取嚏。
6、独头蒜头1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摊贴脐部,良久可通。
7、食盐半斤,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再炒热敷之。
8、葱白500克,捣碎,入麝香少许拌匀,分二包,先置脐上一包,热熨15分钟,再换一包,以冰水熨亦15分钟,交替使用,以通为度。
9、倒换散,生大黄12克、荆芥穗12克共研末,分2次服。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