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肾垂
(2024-05-25 13:57:06)
标签:
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7.10肾垂
肾垂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肾下垂。
肾垂是因素体虚弱,或劳倦内伤气虚下陷,无力系肾,以致直立时肾脏下降至下腹部或盆腔内。以腰部下坠感及疼痛,或反复尿血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依据
1、本病多发于20~40岁瘦长型女性,其工作性质多为站立或经常长途行走者,行走,久坐,久立或劳累可诱发病状或使之加剧,平卧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2、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无症状,亦可表现为患侧(右侧为多见)或双侧腰部酸痛,下坠牵拉感,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尿血等。
3、体检时可摸到肾脏移动超出正常限度,常有压痛。
4、尿检查一般正常,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X线检查,肾下缘低下第三腰椎。
辩证论治
一、脾虚气陷证:腰部坠重,劳累后尤甚,头晕,气短,神疲乏力,食少,面色萎黄,尿浊或血尿,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补气升提。423、补中益气汤
加减。
二、阴虚湿热证:腰酸重坠,头晕耳鸣,口干,尿热尿痛,尿黄或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清热化湿。472、知柏地黄汤
加减。
三、阳虚湿困证:腰酸重坠或重痛,畏寒肢冷,口淡夜尿清长或余沥不尽,面色晄白,脘腹痞满,纳差,倦怠,舌质淡胖,苔白滑或腻,脉沉缓。温阳祛湿。478、金匮肾气丸加干姜、白术等。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肾俞、委中、命门、志室、百会、气海、足三里,针用补法,可灸。
2、加强腹肌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宜富于营养,避免久立、远行或久坐。
3、轻度肾垂患者可在腰部用布带或肾托支持肾脏,辅以腹肌锻炼。心要时行肾固定术。
4、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三次。
5、补气升提片。每次5片,每日三次
6、党参、黄茋各15克,炙甘草、白术各6克,益智仁10克,桑螵蛸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7、骨碎补15克、补骨脂15克、杜仲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黄茋30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9、苍术、白术各12克,干姜10克、桂枝1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