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3石水

(2024-05-22 07:39:56)
标签:

肾系病类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7.3石水

石水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肾小球炎。石水病情迁延,预后一般较差,终可发展为肾衰。
石水之名出《素问·阴阳别论》:“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石水是因皮水等迁延日久,正气渐虚所致。以反复发作的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白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依据
1、可有皮水迁延不愈,病程超过1年以上,或有水肿反复发作的病史。病势进展快慢不一,时轻时重。可因劳累、其他疾病影响、气候变化、情志饮食失调等而使复发或加重。
2、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腰酸、头晕、疲乏、纳少、畏寒、面色晄白,舌淡胖等虚弱证候。少数病人初并无水肿等症状。
3、小便常规有不同程度的蛋白、管型、红细胞,尿比重偏低。血液检查可见贫血、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胆固醇增高。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血压高,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辩证论治
一、脾虚水停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润,脉濡缓。健脾利水。514、春泽汤 加防已、黄芪、苍术等。
二、气滞水停证:肢体浮肿,胸胁脘腹痞胀,咳嗽不爽,小便不利,舌淡苔滑,脉弦。行气利水。524、茯苓导水汤  加减。
三、湿热蕴肾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胸腹胀闷,腰部胀痛,口腻纳呆,渴不欲饮,头身困重,舌红苔腻,脉濡数,清热化湿。238、四苓散 加厚朴、黄芩等
四、肺肾气虚证:面浮肢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感冒,腰脊酸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弱。补气利水。399、扶元散  合 180、六味地黄丸 加减。
五、脾肾阳虚水停证:浮肿明显,面色挄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呆或便溏,舌嫩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温补脾肾。442、附子理中汤 合 619、真武汤 加减。
六、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滋补肝肾。397、杞菊地黄丸 加当归、芍药等。 
七、气阴两虚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血压高。滋阴益气。180、六味地黄丸 加黄芪、党参等。
八、肾虚血瘀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发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腹胀痛或刺痛,舌淡暗,脉细涩。补益肾气、活血化瘀。212、右归饮 合  148、少腹逐瘀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体针疗法: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京骨。3~4穴/次,据证之虚实而采用补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用灸法,2组交替进行。
体针疗法:选用肺俞、大杼、水沟、合谷等穴,用泻法。
2、穴位注射疗法:板蓝根注射液,取肾俞、足三里,2ml/穴,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一般3~4个疗程。
3、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控制蛋白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同时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肾功能正常又有大量蛋白尿者,则放宽蛋白入量。
4、西药可用巯甲脯酸、依那普利、硝苯吡啶、尼群地平、哌唑嗪等积极控制高血压,用潘生丁等抗凝。
5、必要时应用糖皮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6、玉米须10克、玉米粒20粒、蝉蜕3个,蛇蜕1条,水煎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7、野鸭1只(去毛开膛除去内脏),剥皮大蒜子数个填入鸭腹内,煮熟,食肉饮汤。2日食1只。连服数只。
8、鲫鱼(去鳞及内脏)1~2条,灯心草7~8根,加水同煮取汁,再与米煮为粥服食。
9、黄芪15~30克、赤小豆30克、莲子肉15~30克、砂仁3~6克、葱白1茎,生姜3片、鲤鱼1条,药鱼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
10、桑椹子60克、苡米30克、枸杞子15克,文火煎煮,入粳米适量,煮粥服。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7.1风水
后一篇:7.4肾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