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蚕豆黄
(2024-05-17 09:58:04)
标签:
肝系病类古方验方 |
6.12蚕豆黄
蚕豆黄又名蚕豆病、蚕豆中毒。蚕豆黄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蚕豆黄是因食入新鲜蚕豆引起急性溶血所致。以黄疸、身痛、面白,心悸等为主要表现的疸病类疾病。为血疸这一。
依据
1、常见于小儿。有食新鲜蚕豆史,有的是母亲吃过蚕豆后喂乳小儿,或接触蚕豆花粉而发病。
2、初起腰背及肢体酸痛,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呕吐,面色突然苍白,心悸,唇舌色淡,小便呈樱桃红色或酱油色,然后白睛、皮肤出现黄疸。肝脾可肿大,甚至见烦躁,惊厥、昏迷。
3、实验室检查等符合6.11血疸。
辩证论治
参照6.11血疸。
一、血热动血证:黄疸迅速出现,发热,吐血,衄血,或便血,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清热凉血止血。894、犀角升麻汤
加茵陈、白茅根、仙鹤草等。
二、肝胆湿热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侬,口干而苦,恶心欲呕,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热化湿退黄。520、茵陈蒿汤
加味。
三、气血虚脱证: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呼吸少气,动则喘息,舌淡苔薄白,脉弱。益气补血固脱。36、人参养营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有“蚕豆病”病史者,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
2、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脑丸,穿衣以前要曝晒,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