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食亦
(2024-04-30 13:39:21)
标签:
脾系病类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5.18食亦
食亦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神经性贪食。
《素问·气厥论》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食亦是因胃肠及胆腑湿热,肝脾不和,运化传导异常,食物经胃肠移易而过,食虽多而不生肌肉,以发作性多食为主症,但检查无特殊改变的脾系疾病。
依据
1、食欲旺盛,进食量多,食后无不适感,肠鸣矢气,大便量多,身体不见肥胖,或反而消瘦。无烦渴、尿多及尿甜;亦无目胀、心悸、怕热、多汗及颈前肿大等症。病程超过3个月。
2、胃肠道检查,无病灶发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项放免指标正常;血糖、尿糖及葡萄糖试验阴性。
辩证论治
一、胃热炽盛证:食欲旺盛,消谷善饥,身体反瘦,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責,脉弦数。清热泄热。799、清胃散
加牛膝、栀子等。
二、痰热内扰证:消谷善饥,胸肋满闷,口干口苦,咯黏痰,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热化痰。732、黄连温胆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黄连、瓜蒌根各250克,鲜地黄汁为丸如梧子大,每次以牛乳送服50丸,2次/日。
2、山药、天花粉各250克,略炒香,研细和匀,分30包,1包/次,开水调服。
3、生萝卜捣汁饮用,或用萝卜汁,煮粥食之。
4、体针疗法,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天枢、丰隆等穴,用泻法。
5、西药可酌情选用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等;苯二氮(艹卓)类剂,如阿普唑伦等。
6、意疗法,可选用厌恶疗法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