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晕动病
(2023-11-30 08:14:26)
标签:
脑系类病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2.33晕动病
晕动病又名晕车、晕船。晕动病西医学同名。《诸病源候论》则称为注车注船。
晕动病是指多由情志不畅,饮食饥饱失常,或禀赋气机不调,加之乘坐舟车运动,导致气血逆乱,痰浊上犯,以乘坐舟车时感疲乏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依据
1、乘坐舟车或飞机时,因摇摆、颠簸、旋转等加速运动后所诱发,停止坐车、坐船或坐飞机后可恢复正常,再次乘坐后又可复发。即往有反复多次类似发作史。
2、一般先有疲乏感及头晕目眩、流涎及吞咽动作增多,继而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视物模糊、前额疼痛。
3、严重者可伴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眼球震颤,血压下降,脉搏时数时缓等症。
辩证论治
一、痰浊上蒙证: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发作眩晕,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苔白腻,脉弦滑。祛痰化浊。276、半夏白术天麻汤
加减。头晕甚者,加川芎、蔓荆子。腹胀纳呆者,加神曲、炒麦芽。呕吐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二、肝肾阴虚证:乘坐车、船或飞机发作眩晕,恶心呕吐,平素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弦数。滋阴肝肾。397、杞菊地黄丸。耳鸣者加磁石,勾藤。五心烦热者加银柴胡,秦艽。鳖甲。呕吐者加半夏,白豆蔻。
三、气血两虚证:乘坐车、船、飞机时发作眩晕、恶心呕吐、平常神疲乏力、心悸失眠、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少或薄,脉弱。补益气血。230、归脾汤。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半夏,砂仁。头晕甚者加蔓荆子,川芎。腹胀纳差者,加神曲、鸡内金。
其他治疗
1、乘坐车船、飞机等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如生姜切片放置内关或神阙穴,外用胶布盖贴,亦可服用西药晕海宁、苯海拉明或扑尔敏等预防。
2、发作时可轻轻按压耳垂部位,或轻压内关穴。
3、泽泻15克、白术10克、全蝎3克。水煎服,1剂/日。连用7天。
4、天麻10-15克,炖鸡服用。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