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痫病
(2023-10-29 08:21:24)
标签:
脑系类病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2.1痫病
痫病又名羊角风、羊癫风、癫痫。痫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
《素问·大奇论篇》:“二阴急为痫厥。”首先提出痫之病名。《千金要方》称之为“癫痫”。《证治汇补》称之为“痫病”。
痫病指因先天遗传,或大惊卒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继发于脑部疾患、高热、中毒、头颅损伤等,使风痰、瘀血等蒙蔽清窍,扰乱神明。以突然昏仆,口吐涎味,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典型表现的脑神疾病。
依据
1、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2、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腹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
辩证论治
一、风痰闭神证:发则卒然昏倒,目睛上视,口吐白沬,手足抽搐,喉间痰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搜风祛痰开窍,501、定痫丸
加减。
二、痰热内扰证: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中有声,口吐白沬,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臭,便干,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清热化痰、熄风定痫。732、黄连温胆汤
加大黄、天麻、全蝎、僵蚕等。
三、脾虚痰湿证:痫病日久,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面色不华,胸闷痰多,或恶心欲呕,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弱。健脾和胃,化痰息风。944、醒脾汤
加减。
四、瘀阻清窍证:发则猝然昏仆、抽搐,或单见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弦。活血化瘀,通络息风。715、通窍活血汤加天麻、全蝎等。
五、肝郁痰火证:平素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时吐痰涎,大便秘结,发作则昏仆抽搐,口吐涎沫,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熄风。219、龙胆泻肝汤合693、涤痰汤
加减。
六、肝肾阴虚证:痫病久发,发则猝然昏仆、或发时失神痴呆,或语謇,肢搐,手足蠕动,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或无,脉弦细数,滋补肝肾。208、左归丸加生龙齿、枣仁、天麻、木瓜、白芍等。
七、心血亏虚证: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头晕健忘,每遇劳累则痫病发作,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嫩,脉细无力,补血养心。923、酸枣仁汤加生龙齿、胡桃仁、制首乌等。
其他治疗
1、避免过度疲劳、饥饿、情绪激动等有关诱发因素。避免高空、驾驶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谨防溺水、触电、烧伤等意外。
2、痫病发作时,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包压舌板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体。
3、通关开窍:以709、通关散少许,吹入鼻内,取嚏而开窍。用于昏迷抽搐之实证者。
4、体针疗法,主穴为鸠尾、间使、长强、风府等,用平补平泻法。发作时则取人中、长强、涌泉,强刺激。
5、大黄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1剂/日。
6、鲜蓖麻子根60克,鸡蛋2个煮熟去壳,食醋60克,三药同煮,吃蛋喝药汁,1次/周,4次为1个疗程。
7、干地龙、僵蚕各等分,研细末,白开水送服,15克/次,2次/日,小儿酌减,连服1个月。
8、西药抗癫痫药主要有:苯妥因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癫健安等,根据病情可选择使用。但疗效长,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予注意。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