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蛲虫病
(2023-10-25 08:36:59)
标签:
传染病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1.34蛲虫病
蛲虫病西医学同名。
蛲虫病之名源出《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谷道虫候》:“蛲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在于肠间,若脏腑气实,则虫不妄动,胃弱肠虚,则蛲虫乘之。轻者或痒,或虫从谷道中溢出,重者侵食肛门疮烂。”
蛲虫病是吞食蛲虫卵后,致蛲虫寄生于肠道下端,袭扰大肠、肛门。以肛门奇痒,夜卧不安,在肛周或大便中找到蛲虫或蛲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依据
1、可交叉感染,家庭中常多人受染,尤以幼童多发。
2、肛门或外阴部时时作痒,夜间为甚,搔抓难忍,睡眠不安,病久则精神不振,纳减乏力,腹泻腹痛,消瘦等。
3、肛痒时在肛门周围可见到乳白色线头状成虫。
4、肛门外棉拭法或胶玻璃纸法检查可找到蛲虫卵。
辩证论治
一、虫扰魄门证:肛门发痒,搔抓难忍,夜间尤甚,睡眠不安,甚则哭闹、惊叫、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杀虫止痒。84、万应丸加芦荟、雄黄。
二、脾虚虫扰证:肛门时痒,夜难成寐,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形体消瘦,舌淡苔薄,脉弱,健脾杀虫。511、参苓白术散加百部、槟榔、芜荑等。
其他治疗
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衣。
2、驱虫治疗,可选用扑蛲灵、甲苯咪唑、驱蛲净等药。
3、睡前清洗肛门周围后,以雄黄百部膏,或2%白降汞软膏,外涂。
4、用182、六神丸纳肛,小儿5~10粒/次,成人15粒/次,连续数次。
5、百部150克、川椒60克、苦参200克、明矾10克,加水500ml,煮沸20-30分钟,去渣过滤备用。成人每次40ml(儿童酌减)作保留灌肠。
6、百部50克,浓煎50ml,加米醋100ml,40ml/次,口服,儿童酌减。
7、苦楝根皮9克、槟榔、鹤虱各12克,水煎服,1剂/日,连服数天。
8、使君子肉炒熟研粉,口服,1.5~2克/次,3次/日,15日为1疗程。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