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mzhn

(2023-09-27 07:15:03)
标签:

传染病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1.7mázhn

mázhn又名瘄、麻证、瘄子、痧子、肤证、糠疮、粰疮。本病西医学同名。

mázhn之名出《古今医监》。

mázhn是指感受mázhn疫毒,毒邪蕴于肺脾,走窜于血络,外发于肌肤。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遍身发疹,疹退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mázhn顺证出疹较顺,易于恢复,逆证则易形成麻毒内闭的合并病症。病后可获本病的终生免疫。

依据

1、好发于冬春两季,以儿童与青少年居多。既往未患过mázhn,流行季节,有mázhn病人接触史,起病急。

2、初起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发热渐高,眼红多泪,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mázhn粘膜斑

3、发热34天则出疹,从耳后、发际、颜面开始,逐渐遍及全身,初为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后呈暗红色融合成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疹退后有糠秕样脱屑,留有色素沉着,约半月后消失。

4、邪毒深重者,可见闭肺之剧咳喘促、侵喉之声嘶气憋、蒙敝心包之高热昏厥等危象。

5、出疹前后12天,鼻、咽、眼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以瑞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脱落的上皮多核巨细胞。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几乎相等。

 

辩证论治

一、疹前期: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目赤畏光,精神困倦,或烦躁不安,大便溏泄,口腔两颊粘膜接近臼齿处可见mázhn粘膜斑,舌苔薄白,脉浮数,指纹色紫。解肌透疹。578、宣毒发表汤 加减:表寒较甚,去木通,加西河柳,重用荆芥、防风;目赤流泪,加桑叶、菊花;咽喉疼痛,去荆芥、防风,加僵蚕、射干。

二、出疹期:从皮疹见点到透齐,3天左右。发热不退,肌肤灼热,口渴喜饮,咳嗽加剧,目赤眵多,烦躁或嗜睡,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头面,再及胸背、腹部、四肢,疹色暗红,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清热透疹。823、清解透表汤加减:高热、烦渴,加石膏、知母;咳甚,加杏仁、桑皮;出疹紫黑,加大青叶、丹皮。

三、疹回期:从疹点出齐至收没,3天左右。发热渐退,咳嗽减轻,疹点依次渐回,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唇口干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干燥少津,脉细数。滋阴清热。418、沙参麦冬汤加减。加减:干咳痰粘,加川贝母、瓜蒌;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疲乏、唇燥,加西洋参。

四、毒闭肺证: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舌红苔黄或黄腻而干,脉数有力。清肺解毒。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鱼腥草、或加黄芩、瓜蒌、天竺;疹出不透,加薄荷、蝉蜕、牛蒡子。

五、热毒攻喉证: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喉间痰鸣,甚则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清热解毒利咽。加味桔梗汤加减。并可用182、六神丸含服。冰硼散吹喉。身热不退,加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

六、热毒内陷证:壮热不退,烦躁谵语,疹点紫红,密集成片,甚或神昏抽搐,鼻衄,舌绛起刺,苔黄糙,脉数。清营解毒、开窍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疹点紫黑,加紫草、丹皮;鼻衄,加白茅根、侧柏叶;便秘,加大黄。

七、阴虚肺燥证:低热不退,干咳少痰,口燥咽干,食少便结,或有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滋阴润肺。3、养阴清肺汤。干咳不止,加沙参、矮地茶;低热、盗汗,去薄荷,加地骨皮、白薇;气短、自汗,加西洋参、五味子;咽干口燥,加荸荠汁、蔗汁等。


其他疗法  

1、卧床休息,隔离治疗,保持眼、鼻口腔、皮肤清洁。

2mázhn初期,可用麻黄、鲜芫荽、西河柳、紫背浮萍布包煮沸,在患者床旁熏蒸,然后用药汁洗擦全身皮肤。

3、饮食宜清淡,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评介  

1、治愈:mázhn如期回没,咳嗽消失,体温正常,有逆证者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mázhn虽回,但发热未清,咳嗽未除,有逆证者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麻诊透发不顺,高热不退,出现逆证恶化。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时行感冒
后一篇:1.8白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