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霍乱
(2023-09-21 08:11:59)
标签:
传染病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1.1霍乱
霍乱又名时疫霍乱、真霍乱。本病西医学同名。
霍乱之病名出《灵枢·五乱》等篇。因其“挥霍之间,便致缭乱”故名。
霍乱是因饮食不洁,感受疫疠之邪,损伤胃肠,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所致,以骤起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津气严重耗损,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
依据
1、夏秋季多呈区域性流行。新近来自或去过疫区。流行期与确诊病人密切接触,并在5天内出现腹泻等症状者,应高度警惕。
2、突发剧泻,呕吐,先泻后吐,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少发热。呕吐呈喷射状,吐泻物如米泔水样,偶为黄水样或血水样。
3、目眶凹陷,口渴尿少,腹部拘急,肌肤弛缓,手指螺纹干瘪如洗衣妇,小腿转筋,甚至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脉微。
4、吐泻物镜检、培养获霍乱弧菌。双份血清抗体检查,凝集效价≥4倍,或杀孤菌抗体效价呈≥8倍。
5、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液浓缩,血浆比值增加。
辨证论治
一、中焦湿热证:骤起剧烈吐泻,吐出物腥臭酸腐,泻出物呈黄水样或米泔水样,热臭难闻,身热头痛,口渴心烦,小腿转筋,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利中焦湿热。616、蚕矢汤,或948、燃照汤加减。
二、寒湿困脾证:骤发剧烈吐泻,吐泻物为清水样或米泔样,甚少臭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胸脘痞闷,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濡弱或沉细。温中化湿。956、藿香正气散合442、附子理中汤加减。
三、津气亏虚证:吐泻频急,神疲倦缩,目眶凹陷,指螺皱瘪,口渴引饮,心烦气促,尿少尿闭,舌质于红,脉微细数。益气生津。259、生脉散加乌梅、芦根、白芍、竹茹等。
四、亡阳证:吐泻频急,四肢厥冷,汗出身凉,呼吸微弱,声低气怯,精神萎顿,血压下降,舌淡苔白,脉微欲绝。回阳救逆。510、参附龙牡汤或329、回阳救急汤加减。
其他治疗
1、卧床休息,严格隔离。
2、静脉补液与口服补液。
3、可适当用四环素、强力霉素、氯霉素,或复方SMZ等抗菌药物。
4、可口服GM,神经节苷脂一活性炭制剂,亦可口服或肛注氯丙嗪,以减轻腹泻。
5、可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大肠俞等穴。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