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出疹
(2023-07-04 07:33:58)
标签:
本草古方验方 |
分类: 皮肤科 |
20.48出疹
慨述
出疹是指皮肤出现高出肤面的红色或红白色疹点的症状。多因风热、风湿、疫毒等邪外侵,蕴郁肌肤所致。常见于风疹、麻疹、奶麻,皮肤疾病如湿疮、药毒、痱癌、疥疮、土风疮、血风疮、血疳疮、经前隐疹、妊娠风疹等,以及烂喉丹痧等多种外感温热病中。
临床对以出疹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出疹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皮肤出现高出肤面的红色或红白色疹点,形如麻粒、粟米,多伴有皮肤瘙痒,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一般应与不高出皮肤的发斑相鉴别。
2、出疹常见于皮肤科疾病,以皮肤症状突出,全身症状可不明显为特点,常见疾病有湿疮[疡]、疥疮、痱癌、瘾疹、风土疮、圆癣、阴癣、松皮癣、日晒疮等,各有症状特征。
3、麻疹在出疹前常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等症。风疹以低热,耳后及枕后臖核肿大为特点。水痘的出疹多有水疱,亦有发热。
4、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
5、温热类、疫病类疾病而导致出疹者,一般有新起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疹并无痒痛,常于检查时所发现,常见病种如烂喉丹痧、春温、疫斑热、温毒发斑等。
6、除皮肤科专科检查外,必要时可考虑作免疫试验等检查,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嗜碱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织胺试验等。
辨证论治
一、风袭表疏证:恶风自汗,出疹呈针头样或豆大,色淡,瘙痒,或为风团,反复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疏风解表、调和营卫。190、玉屏风散合624、桂枝汤
加减。
二、风毒犯表证:发病急骤,皮肤红疹,游走不定,瘙痒灼痛,伴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解毒。821、清瘟败毒饮
加减。
三、风热郁滞肌肤证:出疹色红,或风团色淡红或红,遇热或汗出易起,瘙痒剧烈,心烦口渴,恶风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683、消风散
加减。
四、湿毒蕴结肌肤证:皮肤出疹,可并见水疱、丘疱疹、糜烂、渗出等改变,瘙痒,口苦或口干,苔腻色黄白,脉弦滑。祛湿解毒。219、龙胆泻肝汤
加减。
五、火毒蕴结肌肤证:皮疹泛发全身,色红,瘙痒甚或有烧灼感,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干,脉洪数。清热解毒。301、皮炎汤
加减。
六、虫毒侵袭肌肤证:有感染虫毒病史,皮疹常发生在虫毒侵袭处,局部瘙痒甚或疼痛。杀虫解毒。10%~20%硫黄软膏外搽。
七、肌肤失养证:发疹不息,疹色淡同于肤色,绵延数月至数年,常于衣被增减时瘙痒剧烈,精神疲惫,面色少华,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脉弱。益气养血、祛风止痒。325、当归饮子
加减。
八、瘀滞肌肤证:皮肤出疹紫暗,面色黯黑,肌肤甲错,爪甲不荣,大便干结,舌质暗,苔薄,脉涩。活血化瘀。 632、桃红四物汤
加减。
其它疗法
一般不须针对皮疹进行特殊处理,属皮肤病之出疹见有关病变的治疗。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