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36干燥病

(2022-12-15 09:29:30)
标签:

古方

验方

分类: 外科.骨科

18.36干燥病

干燥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干燥综合症。预后良好。
干燥病是因身体阴虚,或感染邪毒而致津液不足,清窍,关节失其濡养致。以口鼻干燥、眼干及涩痛,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

依据
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起病隐匿病程较长。
2、眼干燥症状,外界刺激或情绪刺激而无眼泪,眼内异物感,易疲劳感,经常目赤痒痛,有烧灼感眼垢多视力多模糊。
3、口干燥症状,口干,唾液减少,龋齿增多,口腔疼痛,味觉减退,咀嚼困难,口腔咽喉干燥出血,进食须饮水,按摩两腮亦无唾液分泌。
4、鼻干燥症状,鼻腔干燥甚至鼻衄。
5、可有皮肤干燥,常伴关节处肿胀疼痛。
6、取唇黏膜活检。可见成簇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记录腺泡组织内淋巴细胞聚集程度,每4mm3细胞在50只以上。

辩证论治
一、燥干清窍证:两目干涩,少泪,鼻燥或鼻衄,干咳少痰或咯血,口渴欲饮,咽干喉痒,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干少津,苔薄黄,脉浮细。滋阴润燥。933、增液汤 加沙参、梨汁、芦根汁等。
二、津液亏虚证:口燥咽喉干,食难吞下,皮肤干燥不润,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无力。生津润燥。418、沙参麦冬汤 加生地、梨汁、芦根汁等。。
三、阴虚内热证: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低热不退,或为蒸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滋阴清热。3、一阴煎加知母、黄柏等。
四、气阴亏虚证:咽干口燥,皮肤干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颧红,尿少,便结,舌瘦薄,苔少或有裂纹,脉弱而数。益气养阴。130、五阴煎 加减。

其他治疗
1、忌食辛辣刺激饮食,多饮服汤水流汁,水果汁等。预防因长期干燥而造成口、眼局部的损伤和纠正脏器对身体的影响。
2、西药学对症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可给人工泪液以减轻角膜的损伤,睡眠前以眼药膏涂抹眼皮以保护角膜,必嗽平也可用于减轻口、眼干燥。
3、雷公藤多甙,每次10mg,每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
4、活血生津丸:知母、玉竹、川芎、赤白芍、丹参、红花、枸杞子、生熟地、石斛、莪术。
5、三紫汤:紫茸,紫竹根,紫丹参。
6、健脾益气增液汤:太子参,黄芪,党参,玄苓,天花粉,麦冬,甘草等。
7、口干可以口含鲜石斛,鲜麦冬,或乌梅,甘草代茶频服。
8、饮食疗,百合粥;菊花猪肝汤;鲜藕萝卜汤。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8.35肥胖病
后一篇:18.37脚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