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骨瘤
(2022-11-30 08:35:17)
标签:
古方验方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27骨瘤
骨瘤又名贴骨瘤、石瘤。骨瘤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骨瘤和骨肉瘤。
骨瘤之名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瘿瘤证治》,《外科正宗》曰:“骨瘤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紧贴于骨。”
骨瘤多因肾气不足,瘀血毒邪凝滞于骨,以肿块坚硬如石,紧贴于骨为特征的瘤病或癌病类疾病。
依据
1、好发于10~25岁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2、恶性骨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肱骨的上端。良性骨瘤多发生于颅骨、颜面骨、上下颌骨,如发生在四肢则有恶变的可能。
3、骨质肿大,疙瘩叠起,坚硬如石,紧贴骨干,推之不移。若良性肿瘤发生于颅骨、颜面骨、上下颌骨,如向外长可致外貌形成畸形。恶性者(骨肉瘤)患处可触及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紧贴于骨,推之不移,皮色紫褐,青筋暴露,初起可伴间歇性疼痛,晚期为刀割样疼痛,夜间尤甚。良性骨瘤可发生压迫症状,如眩晕,头痛,痫病等。恶性骨瘤可伴有臖核、低热、消瘦、贫血等症状。
4、病理切片可证实为骨瘤或骨肉瘤。
辩证论治
一、寒凝血瘀证: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患处疼痛,夜间尤甚,皮色淡褐,脉细数。温经散寒、化瘀消积。420、没药丸 合365、阳和汤 加减。
二、热毒蕴结证:患部肿块急骤肿大,周围肌肉萎缩,皮肤光亮,呈黯红色,局部温度增高,舌苔黄白相间,脉濡数。活血祛瘀、清热解毒。587、活血散瘀汤加减。
三、正虚毒恋证:局部肿块日益增大,伴有低热,消瘦,面色黧黑,神疲纳呆,舌红苔少,脉弱而数。补益肾气、化瘀散结。697、调元肾气丸
加减。
其他治疗
1、外敷,鲜商陆根捣烂,或生商陆根研末,淡盐水调外敷。
2、化疗,氮芥、环磷酰胺等可全身应用或局部动脉插管灌注。
3、手术,骨肉瘤未发生转移可采取手术切除术。
4、放疗,局部放疗与手术配合进行,适用于骨肉瘤。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