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血瘤
(2022-11-24 08:49:56)
标签:
古方验方本草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21血瘤
血瘤又名红丝瘤、胎瘤。血瘤相当于西医的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血瘤之名出自《外台秘要》云:“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渐长大,不痒不痛,又不坚强,按之柔软,此血瘤也。不疗乃至如盘,大则不可复消,而非杀人病尔。”
血瘤多因胎火妄动,血行失常所致。以出生时或生后不久,皮肤上发生肿块,色红而内含血丝,破皮则血流难止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依据
1、常于出生时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瘤体可随年龄而增长。也可自行消退。
2、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四肢、面部尤为多见
3、瘤体大小、形状不一,可出现1个或多个,其表面平滑或凸起,呈鲜红色、紫红色或紫蓝色,边界清楚,质软有弹性,压后可缩小或褪色,多无自觉症状,外伤破溃易出血不止。
4、病理切片证明为海绵状血管瘤。
辩证论治
热蕴络瘀证:皮肤肿块,表面凸起或扁平,质软如海绵,皮肤呈红色含有血丝,压后可暂时褪色,皮破则血流难止,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瘀、和营通络。383、芩连二母丸加减。
其他治疗
1、避免外伤触破流血,争取早治。
2、压迫疗,长期用棉花垫或橡胶海绵直接按放在瘤体的外面,并以橡皮膏及绷带加压固定,患处在脚部者,可穿着厚弹力袜,有时能使血管瘤缩小或消失。
3、针刺抽血法,血瘤体积不大者,可以用针穿刺,抽出血液,压迫止血后,外敷清凉膏(芙蓉叶60克、梅片少许,研匀,用凡士林30克,调成软膏。)外敷患处,并加压包扎固定,可以使瘤体消失。
4、注射疗,用消痔灵液加1%普鲁卡因,1:1注于瘤体内。
5、外搽止血,擦破出血不止,可用634、桃花散外搽。并加压止血。
6、手术疗,根蒂细者,可用手术切除,并用银烙匙烧红烙之,有止血、不溃、不再生之效,复发者仍可用前法。
7、冷冻、X线放射治疗,或同位素32磷、90锶敷贴放射治疗,均可选择应用。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