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痛风
(2022-11-18 08:59:05)
标签:
古方疾病验方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15痛风
痛风又名白虎历节。痛风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可伴发石淋等病。
痛风是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外邪痹阻,痰瘀沉积于关节周围,以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弊病类疾病。
依据
1、多见于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庭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酗酒及外感风寒等而诱发。
2、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常于梦中痛醒,并在数小时内明显肿胀,局部温度升高,皮肤暗红,压痛明显。以后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受累关节发生僵硬和畸形,关节活动受限,并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可并发石淋。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升高、血沉加快,晚期尿中常有蛋白,血中非蛋白氮升高。
5、X线攝片,早期可示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后期见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6、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
辩证论治
一、湿热阻痹证: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宣痹止痛。266、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已、黄柏、牛膝等。
二、瘀热内郁证: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舌质紫暗,病灶周围或有或有“块瘰”硬结,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清热化瘀通络。663、凉血四物汤加减。
三、痰湿阻滞证: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化痰除湿、舒筋通络。179、六君子汤加味。
四、肝肾阴虚证: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滋补肝肾、舒筋通络。397、杞菊地黄丸加减。
其他治疗
1、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间隙期及慢性期注意调节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进食心、肝、肾、骨、髓等动物内脏及海味食物。多饮水,严格戒酒。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及防止关节外伤。
2、体针疗,在患病关节近处取穴或取阿是穴。
3、电离子导入疗,陈醋500克、威灵仙30克,浸二周后过滤,作直流电透入。
4、西药,急性发作期可选用,秋水仙碱、保秦松、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等;间歇性及慢性期可选用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龙等。
5、验方,醋炙鳖甲、牛角烧灰、鸡内金、拔葜,任用一种,研末,3~5克/次,3次/日。
6、验方,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葵花子30克、胡桃肉10枚,任选一种煎服。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