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肌痺
(2022-11-06 09:22:56)
标签:
古方疾病验方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4肌痺
肌痺又名肉痹。肌痺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属结缔组织疾病。年长者常可合并恶性肿瘤而预后不良。痺异体,意同痹。
《素问·痹论》曰“以至冬遇此者为肌痹。”
肌痺多因热毒与痰湿郁于肌肤,留而不去,肌肤失养。以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麻木,或有萎缩,伴眼紫红色斑疹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依据
1、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上女性较多。
2、起病缓急不定,急性者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痛、倦怠等症;慢性者1至数年内呈缓慢进展。
3、肌肉软弱无力,以近端为主,多对称,伴酸痛和压痛,动作时加重。皮肤不仁。可有肌肉硬结,动作迟缓,病久可有肌肉菱缩,若咽、颈肌受累,常致吞咽、发音甚至呼吸困难。
4、眼睑部见紫红色斑块丘疹,手指伸侧可有鳞屑样红斑或四肢躯干红斑。皮损消退后遗留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晚期于指甲、甲沟充血尤具有特征。
5、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尿肌酸增加或见肌红蛋白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酸及谷草、谷丙转氨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萎缩病变,肌肉活检有炎性或变性坏死改变。
辩证论治
一、热毒蕴结肌肤证:病情急性发作,皮损为紫红色斑,壮热不退,口苦,咽干,肌肉、关节疼痛无力,甚至烦躁神昏,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清热解毒。132、五味消毒饮加黄连、丹皮、赤芍等。
二、寒湿阻络证:病情缓慢,不发热,皮肤有暗红色斑片,水肿,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且酸软无力,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弦或沉细。温经通络。365、阳和汤
加减。
三、痰湿阻络证:皮肤有暗红色斑片,肌肉、关节酸重无力,胸闷,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燥湿化痰。221、平陈汤
加独活、秦艽、桂枝等。
四、湿热阻络证:皮肤有紫红色斑,肌肉关节重痛无力,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清热化湿。283、加味二妙散加减。
五、气血两虚证:四肢肌肉酸软无力,面色萎黄,纳差,腹胀便溏,下肢水肿,或心悸气促,睡眠不安,月经不调,舌质淡,苔净,脉弱。补益气血。31、八珍汤加减。
六、脾肾阳虚证:面部皮疹暗红带紫,肌肉萎缩,关节疼痛,肢端紫绀发凉,自汗畏冷,纳呆无力,舌淡胖嫩,脉沉细,温补脾肾。478、金匮肾气丸加减。
七、肝肾阴虚证:皮肤萎缩、脱屑,肌肉瘦削,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滋补肝肾。379、麦味地黄丸加减。
其他治疗
1、急性期或病程进展期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待症状减轻后可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减轻肌肉萎缩;加强营养,无盐或低盐饮食,避免日晒。
2、按摩推拿、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
3、体针疗,主穴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内关,配穴阳陵泉、肩髎、环跳、风市、外关、肩井,4~5穴/次,平补平泻,1~2次/日。
4、透骨草30克、桂枝15克、红花10克,煎水外洗。
5、西药可根据病情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苯丙酸诺龙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