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62涎石

(2022-05-26 08:19:43)
标签:

疾病

古方

分类: 秘尿生育

16.62涎石

涎石又名涎腺结石症。涎石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涎腺结石。
涎石是因邪气阻滞,涎液排出不畅,久之裹结成石,以X线检查见舌下、颌下或腮部有结石阴影,自觉胀痛为主要表现的结石类疾病。

依据
1、涎腺结石多发生在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2、多发于颌下腺、腮腺,亦可发生于舌下腺。多为单发,亦可多发。
3、自觉涎腺处胀满,尤以进食时明显,进食后逐渐消退。
4、患侧涎腺处肿大,触之可有硬实感,病程久、结石大时,可触摸到腺内结石,有明显活动度。
5、若感染邪毒,可并发涎腺急性炎症,致使相应涎腺部位红肿触痛,甚至相应的腺管开口处红肿或有脓液溢出。
6、X线多显示相应涎腺有结石阴影。

辩证论治
一、痰气互结证:病程较短,涎腺处胀满微痛,进食时明显,食后渐减,腺管开口处正常。伴胸胁不结,舌淡红胖,苔白黄微腻,脉弦缓略滑。理气化痰。13、二陈汤 加郁金、枳实、鸡内金、威灵仙、金钱草、夏枯草、结石较大者,加昆布、海藻;舌淡苔白者,加党参、白术。
二、痰热搏结证:涎腺处胀满疼痛,或红肿疼痛,颊部或舌下腺管开口处红肿,甚则溢脓,或伴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798、清胃汤
加法夏、胆南星、虎杖、金钱草、夏枯草、牡蛎;发热加、柴胡;便秘加大黄;腺口溢脓加银花、蒲公英。
三、痰瘀互结证:病程较长,涎腺处胀满疼痛,触之较硬,腺管开口处微红肿,但无脓溢出,舌红胖有瘀,苔白黄微腻,脉弦滑。祛痰化瘀。632、桃红四物汤加柴胡、青皮、玄参、牡蛎、夏枯草、连翘。

其他治疗
1、外敷疗,腮腺颌下处红肿疼痛者,用357、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2次/日。
2、含漱疗,涎腺管口处红肿者,用 930、漱口方含漱,每日数次。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61口舌痰包
后一篇:16.63腮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