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61口舌痰包

(2022-05-25 09:14:19)
标签:

疾病

古方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16.61口舌痰包

口舌痰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舌下腺囊肿及口腔粘液腺囊肿。
痰包之名首见于《外科正宗》,指发生于舌下的痰包,其云:“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如匏肿,绵软不硬,有碍言语,作痛不安。用利剪刀,当包剪破,流出黄痰,若鸡子清,稠粘难断。捺尽,以冰硼散吹之。”
口舌痰包是因痰湿流聚于口舌所致。以门腔或舌下出现圆滑柔韧囊肿为主要表现的痰包类疾病。

依据
1、自觉症状不明显,可在口腔或舌下病变部位有异物结滞感或轻微胀感;痰包较大时可影响言语、饮食;痰包因破裂后流出粘液,但不久又复发。
2、发生于口腔者,可见于上唇、下唇、颊、舌侧肌膜。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或呈浅蓝色,表面光滑,如蚕豆或花生米大小,触之不痛,有波动感,刺破后流出粘液。
3、发生于舌下者,肿物多位于一侧,呈淡蓝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如鸽蛋大小,触之不痛,有波动感,穿刺有蛋清样液体。痰包过大时,可将舌体推向对侧。
辨证论治
痰湿(内阻)证:舌下有圆滑柔韧包块,舌胖苔滑,脉滑或濡。祛痰化浊。282、加味二陈汤 加牡蛎;若痰包染毒,表面色黄或红,肿胀疼痛者,加银花、蒲公英、夏枯草。

其他疗法
1、穿刺疗,局部消毒后,以小刀或三棱针刺破痰包,挤尽痰液,再配合其他外敷疗法。
2、用349、冰硼散或615、珠黄散搽于痰包处,2-3次/日。
3、将鸦胆子8-15粒研粉,分为4-5份备用,每用1份撒于痰包处,以纱布裹手指上加压摩擦3-5分钟,连续依次换完备用药粉即可。复发时再用。
4、枯痔疗,先抽净痰包痰液,再注入枯痔液,以痰包鼓起为度,1次/周,连续1-3次。
5、手术疗,在局部麻下,完整地摘除痰包。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60结舌
后一篇:16.62涎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