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36梅核气

(2022-04-30 08:49:15)
标签:

疾病

古方

分类: 五管科.口腔科

16.36梅核气

梅核气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咽异物感症。
梅核气病名首见于《仁斋直指方》:“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者是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谓。
梅核气指因情绪不逐,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喉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依据
1、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
2、自觉咽喉有梅核或炙脔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淡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消失。
3、局部检查无明显异常体征。
4、颈椎、食道、胃X线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上消化道、上呼吸道内窥镜检查无阳性发现。

辩证论治
一、气滞痰凝咽喉证:咽中如有物梗,咯痰较多,检视无异常发现,异物感与精神移注意切相关,常嗳气叹息,脘腹闷胀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腻,脉弦滑。理气化痰利咽,279、半夏厚朴汤加柴胡、白芍、香附、当归等。
二、肝气郁滞证:咽中梗塞不适,常欲吞吐,异物感与精神移注密切相关,检查局部正常,神情抑郁不安,善疑虑、胸胁胀满作痛,夜寢不宁,舌质暗滞,苔白,脉弦。疏肝理气利咽。651、柴胡疏肝散加减。
三、气虚咽喉失充证:咽中梗塞感日久不清,但局部检查无异常发现,面色不华,体倦乏力,饮食少味,腹胀肠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益气利咽。179、六君子汤加减。

其他治疗
1、用654、铁笛丸含化。
2、用349、冰硼散,或350、冰麝散,吹咽部。
3、适当予服谷维素、西比灵。
4、异物梗塞感明显,情绪波动较大者,在充分做好准备的条件下,于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检查或廉泉穴针刺时,配合应用暗示疗法,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6.35喉咳
后一篇:16.37异物梗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