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梗五加

(2015-02-02 19:18:21)
标签:

香加皮

五加皮

分类: 本草

概述

五加皮出自《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五加皮,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茎叶俱青,作丛,赤茎,又似藤蔓,高三、五尺,上有黑刺,叶生五叉,作簇者良。四叶、三叶者最多,为次。每一叶下生一刺。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六月渐黑色。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骨坚硬。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用。蕲州人呼为木骨。一说乃有数种,京师、北地者,大片,类秦皮、黄柏辈,平直如板而色白,绝无气味,疗风痛殊效,余不入用。吴中乃剥野椿根为五加皮,柔韧而无味,殊为乖失。今江、淮间所生,乃为真者,类地骨,轻脆芬香是也。其苗茎有刺,类蔷薇,长者至丈余,叶五出如桃花,香气如橄揽,春时结实,如豆粒而扁,春青,得霜乃紫黑,吴中亦多,俗名追风使,亦曰刺通,剥取酒渍以疗风,乃不知其为五加皮也。江、淮、吴中,往往以为藩篱,正似蔷薇、金樱辈,一如上所说,但北间多不知用此种耳。《纲目》:五加,春月于树枝上抽条叶,山人采为蔬茹,正如枸杞。生于北方沙地者皆木类,南方坚地者如草类也。 
五梗五加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暗灰色或黑色,有纵裂纹,枝无刺或疏生粗壮刺,平直或弯曲。掌状复叶;
长3-10cm,无刺或有散生的小刺。小叶3-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为椭圆形,长8-18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以,下面浅绿色,叶脉及边缘均有刚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数个至10个头状药序组成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30mm,必生短柔毛;萼绿色,密生白色绒毛,具5小齿;花深紫色或近于黑褐以,花瓣5,放形,长不及2mm,外面褐短柔毛,以后毛脱落;雄蕊5,长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仅柱头裂片离生。核果浆果状,卵椭圆形,成熟时黑色,具宿存花柱。花期6-8月,果期8-9月。
中文名称:五梗五加。
别称:乌鸦子、短梗五加。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五加属。

药品简述

药名:五加皮 
汉语拼音:wu jia pi 
英文名:Sessileflower Acanthopanax Bark, 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Bark, Manyprickle Acanto Panax Root, Root-bark of Sessileflower Acanthopanax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Rupr. Et Maxim.) Seem.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
红五加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生态环境:生地海拔200-1600m的灌木丛林、林缘、山坡路帝和村落中。 
资源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
细柱五加和五梗五加的根皮。 
采收储藏:栽后3-4年于夏、秋两季采收,挖取根部,除掉须根,刮皮,抽去木心,晒干或炕干。 
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后切片,干燥。炒制:取原药材,用微火炒至变色。酒制:将五加皮片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取出,晾干,每五加皮500g,用黄酒60g,亦可用酒洗。《本草述钩元》:五加皮,剥去骨,阴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化学成分

 根及根皮含左旋芝麻素、左旋洒维宁(savinin),还含五梗五加甙(acanthoside)A、B、C、D、K2、K3,其中甙A和甙C的结构尚不清楚,甙B和甙D分别是丁香树脂酚(syrinaresinol)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它们都属于木脂体类,甙K2和甙K3则都属于三萜类。又含β-谷甾醇,胡萝卜甙(daucosterin(即是β-谷甾醇葡萄糖甙,豆甾醇(stig-ma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水深性多糖和碱性多糖,强心甙及微量挥发油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辽宁产五梗五加的根皮,用乙醇提取之未脱脂制剂及脱脂制剂,对大白鼠的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表现抑制作用,连续5天皮下注射未脱脂制剂0.75g/kg/日的抑制蛋清性肿胀作用,与连续5天肌肉注射考的松7.5mg/kg/日的抑制作用相似。未脱脂制剂分别由皮下或腹腔注射于切除肾上腺的大白鼠,对蛋清性肿胀无抑制作用,因此短梗五加的抗炎作用与肾上腺有密切关系。此外短梗五加亦能降低家兔的血管通透性。 
2、镇痛、解热作用:小白鼠腹腔注射上述这2种制剂,均表现镇痛作用,与吗啡相比作用较缓和,但在家兔实验无解热作用。 
3、对心血管的影响:未脱脂制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于蟾蜍在位心则使心率减慢,脱脂制剂对离体
心脏使频率减少,对在位心脏则仅使幅度减少。二种制剂均能使麻醉兔血压下降。 
4、其他作用:两种制剂对家兔离体肠管及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受孕子宫更敏感。对正常家兔的脑电图有轻度的激活作用,如以小鼠活动作指标,五加皮甙的兴奋作用较其流浸膏强40-140倍。能削弱水合氯醛、巴比妥及氯丙嗪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在急性试验中,仅引起轻度的血压降低;总之,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的剂量,不引起正常功能的显著变化。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遇额外负担而有特殊需要时,却能增加体力或智力工作的效能。与苯丙胺类药物不同,不但毒性较低,而且不引起兴奋,不扰乱正常的睡眠。适应原的作用原理可能与改变一般应激反应的过程有关,刺五加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所特有的解剖及生化学改变,如肾上腺增生,胆甾醇含量降低、胸腺缩小及胃出血等。此种抗警戒期作用,以
刺五加甙E为最强,而刺五加甙B1则较弱,而刺五加甙C则几无作用,故作用与一定的化学结构有关。刺五加也能阻止动物在应激反应衰竭期中所出现的肾上腺、胸腺、脾、肝及肾等的重量降低。这些动物实验说明,适应原的作用与应激反应不同,其作用完全是向着对机体有利的方向进行的,应激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机体有许多器官与系统参与;同样,适应原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又影响其他许多生理指标。适应原的作用原理正在进一步研究,现已有些试验证明,它对细胞及对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过程有某些影响。如刺五加可刺激某些原虫、细菌和酵母细胞的生长繁殖,对红细胞遭受放射样作用物质侵害时有保护作用,它还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刺激免疫体的形成等;在一定条件下,对大鼠有降血糖作用。

药(毒)理学

五加皮急性毒性:小鼠20±2g,雌雄各半,分成若干组,每组10只,按1:5等比灌胃南五加Ⅰ或南五加Ⅱ1次,待用药浓度都提高到相当生药480g/kg时,观察3天,动物均无死亡。亚急性毒性:选用健康未成年大鼠(90g左右,雌雄兼有)和成年家兔((1.5kg左右,雌雄兼有),每天灌胃南五加Ⅰ或南五加Ⅱ,连续30天,大鼠60、6g/kg;家兔12、12g/kg(均按生药量),结果:血象、肝、肾功能及主要内脏的形态学检查及动物体重等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南五加萜酸小鼠半数致死量静脉注射为200mg±18mg/kg。南五加总皂甙给小鼠灌胃20g/kg,1小时后小鼠活动减少,于给药后2小时,小鼠活动正常,观察48h无异常。

临床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
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方剂

1、五加酒(《备急千金要方》):用治产后癖瘦。 
2、
油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人血风劳,形容憔悴,肢体困倦,喘满虚烦,呼吸少气,发热汗多,口干舌涩,不思饮食。 
3、
五加皮汤(《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主治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损髓,嘘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 
4、
五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五加皮丸(《瑞竹堂经验方》),主治男子妇人脚气,骨节皮肤肿湿疼痛。

文献论述

1、《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蹩,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2、《
本草经疏》:五加皮,观《本经》所主诸证,皆因风寒湿邪伤于(足少阴、厥阴)二经之故,而湿气尤为最也。《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肝肾居下而主筋骨,故风寒湿之邪,多自二经先受,此药辛能散风,温能除寒,苦能燥湿,二脏得其气而诸证悉瘳矣。又湿气浸淫,则五脏筋脉缓纵;湿气留中,则虚赢气乏。湿邪既去,则中焦治而筋骨自坚,气日益而中自补也。其主益精强志者,肾藏精与志也。 
3、《
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赢,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4、《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暨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赢,小儿三岁不能行。 
5、《
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6、《
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7、《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 
8、《陕西中草药》:活血消肿,治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 
9、《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疮毒,疟疾。 
10、《药性类明》:两脚疼痹,风湿也。五加皮苦泄辛散,能治风湿。《药性论》言其破逐恶风血。破逐恶风血,即治痹之义也。丹溪治风湿脚痛加减法云,痛甚加五加皮。可见其逐恶血之功大也。 
11、《
本草求真》:五加皮,脚气之病,因于风寒湿三气而成,风胜则筋骨为之拘挛。湿胜则筋脉为之缓纵,男子阴痿囊湿,女子阴痒虫生,小儿脚软。寒胜则血脉为之凝滞,筋骨为之疼痛,而脚因尔莫行。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而益精,温则祛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盖湿去则骨壮,风去则筋强,而脚安有不理者乎。但此虽属理脚之剂,仍不免有疏泄之虞,须于此内参以滋补之药,则用之历久而不变矣。 
12、《本草思辨录》:五加皮,宜下焦风湿之缓证。若风湿搏于肌表,则非其所司。古方多浸酒酿酒,及酒调末服之,以行药势。心疝少腹有形为寒,肺热生痿躄为热,《本经》并主之。五加皮辛苦而温,惟善化湿耳。化其阴淫之湿,即驱其阳淫之风。风去则热已,湿去则寒除。即《别录》之疗囊湿、阴痒、
小便余沥、腰脚痛痹、风弱、五缓,皆可以是揆之。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皮圆柱形或切成不规则块片。皮厚0.5-1mm。外表面灰褐色棕褐以,有纵向皱纹,皮孔色略浅,横向明显隆起。茎皮暗灰色或灰黑色;嫩茎上有刺,呈扁锥形,多数剥落,皮孔点状或径向椭圆形。气微香,味淡。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12-20列。皮层3-4列。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波状弯曲,细胞壁具网状纹理,韧皮部树脂道较多,椭圆形或类圆形,长径40-116μm,直径32-50μm周围分泌细胞4-8个。薄壁细胞中簇晶直径8-20(-40)μm韧皮部偶见单个或2-7个成束的纤维散在。纤维长220-600μm,直径20-50μm,孔沟明显。 
茎皮横切面:木栓层厚20-25列,有的木栓
细胞壁增厚显层纹。厚角细胞5-6列。韧皮部有纤维束,断续散在于射线间,纤维长600-1500(-2000)μm,树脂道较少,多分布于纤维束外侧,薄壁细胞中簇晶较根皮少。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1、取本品0.5g,加
氯仿10ml,超声波振荡30min,取1ml,供点样用。另取β-谷甾醇、异贝壳杉烯酸\d-芝麻素作对照品。分别点要于硅胶G板上,以甲苯-已醇已酯-丙酮(3.5:0.5:0.5)展开,10%硫酸喷雾,吹热气流显色,供试液以谱在与对照品以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0.5g,包滤纸内,加70%已醇液10ml,浸泡过夜,热水中超声波振荡30min,
溶液浓缩至干,再加甲醇1ml溶解,供点样用。另取刺五加甙D、紫丁香甙(或B)、胡萝卜甙(或A)国对照品,以氯仿-甲醇-(6:3:1下层液)展开,10%硫酸喷雾,吹热气流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色谱相应位置,应显相同颜色斑点。

无梗五加与香加皮的区别

五加皮香加皮同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在日常使用时,人们往往当作同药材使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列为两种药材,香加皮属有毒药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应严加区别。 
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0.3~1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
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用量4.5~9.0g。 
香加皮: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s6.html

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 
五加皮和香加皮鉴别要点:气味不同,
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无。 
管理要点:
香加皮按有毒药材管理。

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荫蔽、耐寒。宜选向阳较潮湿的山坡、丘陵、洒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稍带酸性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砾质土、粘质土或沙土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但以秋播各子萌发率高。秋播在10月或11月,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33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约1cm稍加镇压,浇水,保持湿润,5月上旬出苗。培育1-2年移栽。扦插繁殖:在6-8月剪取枝条(南方多在春秋季扦插)。截成10-15cm长,插入砂土中,保持适当温度约15-20d可生根成活,于秋季或第2年春季定植。移栽按行株距各60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细土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在成活返青后,第2次在6月下旬,均施入畜粪水;第3次在冬季落叶后,开沟施入堆肥或厩肥,施后盖土。 
病虫害防治 
蚜虫5-7月发生,为定嫩梢及叶片,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根香刺茎叶五张,强筋健骨祛风强。

五加科,(学名: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又名:五叶路刺、白刺尖,属伞形目,五加科灌木,高2-3米;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花黄绿色;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果实扁球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花期4-8月,果期6-10月。
【每天一药】第13期【五加】
【别名】五加皮(通称),细柱五加,刺五加(青田),白路刺(温州,平阳、乐清),五爪刺(缙云)
【形态特征】灌木,高2-3米;枝灰棕色,软弱而下垂,蔓生状,无毛,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叶有小叶5,稀3-4,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3-8厘米,无毛,常有细刺;小叶片膜质至纸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边缘有细钝齿,侧脉4-5对,两面均明显,下面脉腋间有淡棕色簇毛,网脉不明显;几无小叶柄。伞形花序单个稀2个腋生,或顶生在短枝上,直径约2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2厘米,结实后延长,无毛;花梗细长,长6-10毫米,无毛;花黄绿色;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长2毫米;雄蕊5,花丝长2毫米;子房2室;花柱2,细长,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扁球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长2毫米,反曲。花期4-8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常生于阴湿的灌木丛中、山坡水沟边旷野、池塘边草丛中。浙江省山区丘陵地带;我国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都有。
(同属植物中,功用基本相同的,浙江省尚有二种:

1、树三加,分布于浙江西北部山区及天台等地;

2、糙叶五加,分布于临安、淳安等县。【每天一药】第13期【五加】

【药用部分】干燥的根皮,名五加皮。
【采集加工】夏、秋季掘取根,除去细须和泥砂,用木槌敲根,使木心与皮分离,抽去木心,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卷筒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0.3~1厘米,厚1~2毫米。表面土灰棕色,具纵向稍扭曲的皱纹和横向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较平坦。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质量要求】有香气 ,净皮。

【每天一药】第13期【五加】
【炮制】洗净,拣去杂质,晒干后切成小块。
【贮藏】放通风高燥处,经常翻晒。
【化学成分】含刺五加甙(eleutheroside)A、B、B1、C、D、E,刺五加甙A即是胡萝卜甙(daucosterol),刺五加甙B即是丁香甙(syringin);根还含芥子醛葡萄糖甙(sinapaldehyde glu-coside),松柏醛葡萄糖甙(coniferaldehyde glucoside),松柏甙(coniferin)鹅掌楸甙(liriodemdrin),苦杏仁甙(amygdlin),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半乳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β-D-galact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ronopyranosyl]-16-hydroxy-13β,28-epoxyoleanane],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13β,28-环氧齐墩果烷。
【每天一药】第13期【五加】
【药理作用】
1、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对性腺、肾上腺内分泌有兴奋作用。
2、对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3、能抑制实验性"关节炎“,并有一定镇痛作用。
4、能使实验性高血糖降低,可以治疗轻、中型糖尿病。
5、能调整血压,对于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患者都有使其血压正常化的趋向。
6、适量浓度可使离体兔小肠及子宫呈兴奋作用。
7、根醇提取物能抑制大鼠癌瘤W-256的转移性扩散,能减少大鼠因注射乌拉坦而形成的肺腺瘤的数目。
8、体外可杀死丝虫幼虫。
9、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
【性味功能 】辛、苦、温。祛风利湿,强筋骨。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水肿。
【用量用法】6~9克,水煎服或浸酒服。
【应用参考】
1、风湿痹痛:五加皮15克,水煎服,或酒水各半煎服。
2、水肿:五皮饮(《和剂局方》: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水煎服。
3、阴囊水肿:五加皮9克,地骷髅30克,水煎服。
【每天一药】第13期【五加】
【本文摘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注: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无毒副作用,请遵医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