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野生药用植物
(2015-02-02 16:50:24)
标签:
野生药用植物性味摩来卷柏泰顺美舌藻 |
分类: 论文集 |
名称与应用
1、鹧鸪菜
别 名 美舌藻(孢子植物名称),岩衣(温州),乌菜.岩头菜(乐清).
产况繁生温暖地区江.河入海口处,潮汐所及的淡.咸水交替的沿河地段,附生于中.高潮带的岩石.树根.草根以及码头.堤坝等建筑物上.本区瓯江.飞云江.清江等江河入海口地段均有生长,乐清县芙蓉公社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咸,性平,驱蛔。
2、石 松
别 名 猫藤草(平阳),通身草.山猫儿.老虎垫坐(泰顺),地绦 (文成),飞蛇草(洞头),伸筋草(中药名)。
产 况 蔓生于向阳山坡及丘陵地的 草从中。全区各县均产,以文成.泰顺两县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性温。舒筋活血,祛风通络。
3、江南卷柏
别 名 摩来卷柏(«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岩柏.墙柏(温州),红鸡草(平阳).饼草(泰顺)。
产 况 生于阴湿山坡.林下岩石上,或溪沟边和老石墙上的石缝中。本区各县均产,乐清.洞头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甘,性平。清热利湿,和血止血。
4、卷 柏
别 名铁拳头.见水还阳.九死还魂(温州.永嘉.乐清.文成.洞头),岩松(泰顺),不死草(平阳)。
产 况 生于向阳潮湿的山坡.岩隙或溪谷岩上。本区各县均产,洞头各岛屿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辛,性平。生用祛 ,炒用止血。
5、阴地蕨
别 名 蛇不见.(温州.乐清),独脚狼衣(永嘉),小春花(中药名)。
产 况 生于高海拔背或向阳山坡林下。本区西北部有少量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平。清肺化痰,解毒。
6、雁荡莲座蕨
别 名 心定散(乐清)。
产况乐清雁荡山药农有少量栽陪于山坡地.菜园地的树阴下。分株繁殖可于冬季取块状根茎,埋于土壤中,至翌年春季抽出新叶,一年后即可采收。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凉。安神宁心,祛风解毒。
7、海金沙
别 名 蔓篱丝藤(温州.乐清.瑞安),铜丝藤(温州.洞头),过篱青.鸡爪藤
(文成),老虎中计(永嘉),海金沙(孢子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区和半山区的疏林下,或溪沟边灌丛中,常缠绕攀援在树木上。全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甘,性寒。清热,利湿,通淋。
8、乌 韭
别 名 乌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雉鸡尾(温州),细狼箕(乐清)。
产 况 生于山坡.路边.溪沟边.岩石缝或草丛中,阴湿处较多。全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热利湿,止血.解毒。
9、凤尾草
别 名 井栏边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乌脚鸡(温州.泰顺.文成)。
产 况 生于阴湿岩石.墙脚下.井边.沟边石缝处。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凉。清热利湿。
10、扇叶铁线蕨
别 名 过坛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双甲草.鸡骨草.乌脚枪(温州),乌脚鸡(平阳),五爪蕨.铁狼萁(乐清)。
产 况 生于山谷岩缝,或院墙石缝内,全区山地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利湿热,平肝散结。
11、贯 众
产 况 生于山地林下较阴湿地带,以溪沟边石缝中.路边.墙脚及竹园内为多。全区均产。
味性与功能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杀虫,止血。
12、抱石莲
别 名 金丝鱼鳖草(«本草纲木拾遗»),仙人指甲(温州),龙鳞草,石龙鳞.岩爪子(温州.瑞安.永嘉.乐清)。
产 况 和大生于背阴的岩壁上树干上,或山区荒园石墙阴湿处。全区均产,飞云江以南较多。
味性与功能 味淡,性凉。清热,凉血。
13、石 韦
别 名 神仙拔剑(平阳),石韦叶(中药名)。
产 况 生于丘陵山地岩壁上,溪边石坎和大树上。全区常 见,乐清较多。
味性与功能 味苦.甘,性微寒。利水通淋,清肺泻热,止血。
14、槲 蕨
别 名 猢狲姜.猴姜(温州.永嘉.瑞安.洞头.平阳),岩姜(文成.泰顺),鸡姜(泰顺),骨碎补(中药名)。
产 况 生于老墙上或大树上,以及较阴处的石壁.瓦背上。全区各地常见。
味性与功能 味苦,性温。祛瘀活血。补肾。
15、苹
别 名 四瓣莲船.水羚羊.田字草(温州.永嘉.乐清),水铜钱(泰顺),月字草(文成),田荠.田浆味酸酸(瑞安)。
产 况 生于旷野.路旁的浅水沟或沼泽地。全区极常见。
味性与功能 味甘,性寒。轻热解毒,利水消肿。
16、银 杏
别 名 白果(种仁的中药名)。
产 况 本区各县山区或庭院有极少量栽陪。
17、侧 柏
别 名 扁柏(本区),侧柏(叶的中药名),柏子仁(种子的中药名)。
产 况 全区均产。大布在林场或庭院.路边种植。目前只能提供侧柏叶。
性味与功能 叶微甘.苦.涩,性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仁味甘,性平。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18、三白草
别 名 三张白(温州),田了白.土玉竹(泰顺),白节藕.塘边藕(永嘉)。
产 况 生于山村水沟.水塘边及长年积水而腐枝质较多的沼泽地。各县均产,平阳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淡,性寒。清热利湿,利尿消肿。
19、蕺 菜
别 名 臭胆味.臭交耳(温州.瑞安.平阳),草扎儿.臭甲母(乐清),臭答草(永嘉),臭泽母(文成),鱼腥草( 中药名)。
产况常生于沟边草丛或山地.林缘阴湿处。全区各县常见,亦有栽陪。用根茎繁殖,在清明前后植株萌芽时将根茎挖出,剪成3∽4寸长小段,将根茎按5寸株距排放在浅沟内,复土稍压后浇水,约20天出苗。需保持土壤湿润,勤除杂草,一般不需施肥。
性味与功能 味苦.微辛.有异臭,性微寒。清热利尿,削肿解毒。
20、及 己
别 名 四叶对(本区),四张瓦(洞头)。
产 况 生于较阴湿的山谷林下或溪边。泰顺.平阳.文成.永嘉等县有产。
性味与功能 味辛.苦,性温,有毒。活血散瘀,杀虫止痒。
21、草珊瑚
别 名 接骨金粟兰(«江西草药»),九节茶(温州.平阳.泰顺),野靛(本区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沟溪谷边或林下较阴湿的草丛中,全区各县均产,永嘉.平阳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性微温。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22、榔 榆
别 名 榔皮树(温州),田榆树.田柳树(乐清)
产 况 生于丘陵地的路旁.宅房.溪沟边等处。全区各县类星可见,永嘉.乐清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毒止血。
23、桑
别名桑树(本区),冬桑叶(叶的中药名),桑枝(嫩枝的中药名),桑芽(芽的中药名),桑白皮(根白皮的中药名),桑椹(果的中药名)。
产 况 各县均有栽陪或野生,永嘉.文成.平阳等县野生较多。药用大部分采用野生。
性味与功能叶微苦.甘,性寒,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枝味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透疹。根白皮味甘,性寒。泻肺,平肝,行水。椹味甘.酸,性温。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24、藤葡蟠
别 名 黄皮藤(温州)。
产 况 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沟边.林缘.路边等处。全区各县都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微甘,性平。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25、天仙果
别 名 大号牛奶珠(温州),大叶牛奶树(泰顺.乐清.洞头)。
产 况 常生于山地灌丛.沟边,或老石墙上。全区各县均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甘.微辛,性温。补脾肾,祛风湿,通筋络。
26、薛 荔
别 名 乒碰(温州),络石藤(不育枝叶的中药名),鬼球(雄花序托的中药名)。
产 况 攀附在岩石.老墙壁或大树上;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微甘.苦.涩,性温。健脾肾.祛风湿.暖腰膝。
27、畏 芝
别名构棘(«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荔枝(温州),九重皮(泰顺),九层皮(温州.乐清),猴欢喜(平阳),冬杨梅(乐清),穿破石(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坡灌木丛或溪边.沟边岩石旁和石缝中。全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微甘.酸.涩,性微温。舒筋活血,祛风湿。
28、律草
别 名 拉拉藤(本区),五叶 .大叶五爪金花(温州)。
产 况 生于山区空旷地.路边.竹林旁或林缘。全区各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甘.苦,性寒。清热解毒,利尿散节。
29、三角形冷水花
别 名 史维冷水花(浙江天木山药用植物志),玻璃草(乐清)。
产 况 生于阴湿的山沟.溪谷岩壁上。各县山区均有少量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淡.微甘,性凉。解毒消肿。
30、毛赤车
别 名 蔓赤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坑兰(温州),坑冷(文成.瑞安)。
产 况 生于山地岩壁下.沟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性温,有小毒。活血岖瘀,消肿解毒。
31、苎 麻
别 名 苎.野苎.上青下白(温州),山苎叶(洞头),野苎麻根(中药名)。
产 况 为本区的经济作物。栽培于菜圃.屋边或草地上。野生多生于向阳山沟与山麓路边草丛中。全区各县山区.平原都有生长。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涩,性寒。根清热安胎,凉血止血,外用消肿。叶,外用止血。
32、百蕊草
别 名 细珠草.虎毯草(温州.洞头),救死还魂草(瑞安)。
产 况 生长于山坡及海盗岛草丛中。产洞头.瑞安.泰顺等县。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辛,性微温。行气化痰,岖瘀消肿。
33、江南细辛
别 名 马蹄香(本区),马蹄细辛(乐清)。
产 况 生于较阴湿的山林下.草丛.岩石旁等处。全区各县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辛,性温,有小毒。祛寒开窍,行气止痛。
34、马兜玲
别 名 青木香(根的中药名),天仙藤(茎叶的中药名),马兜玲 (果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坡灌丛草地.林缘或山村宅旁路边,全区各县均有野生或栽陪,产量较少,除天仙藤因药用量少,本区可自给外,青木香.
马兜玲皆分别从杭州及河北.山东调入使用。应积极变野生为家种,争取自给。
性味与功能 马兜 玲味苦.微辛,性寒。清肺降气,祛痰止咳。青木香味苦.辛,性寒。行气,解毒。天仙藤味苦,性温。活血,利水。
35、蛇 菰
别 名 土心肝(温州.平阳)。
产 况 寄生于山地林下木本植物的根上。文成.平阳.泰顺偶见 。
性味与功能 味苦.涩,性温。暖胃止痛。
别 名 牛素面(乐清.洞头), (中药名)。
产 况 丛生于平原路边.沙地及旱田草丛中和园地上。全区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平。清热利湿,杀虫。
36、火炭母
别 名 清明山水.龙山水.山树乌(温州.瑞安),山乌水米(乐清),深毛乌(平阳),赤地利(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坡灌丛.溪边.河边.墙头.园地上与海滨裸岩上,适应性强。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茎叶,味酸.涩,性平。清热解毒。根,味酸.涩,性微温,有小毒。消肿止痛。
37、虎 杖
别名土大黄.空心竹(温州),火烫竹(永嘉),活血龙.猢狲竹(乐清),大叶龙山水.大叶赤地利(洞头),金光笋(平阳),酸杖.霜柑头(文成.泰顺)。
产 况 生于低山坡的灌丛中。永嘉.乐清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酸,性凉。清热.止咳.活血.通便。外用收敛。
38、水 蓼
别 名 辣蓼(温州)
产 况 生于平原宅房.路边.水边等潮湿处,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辛.性温。理气止泻,外用止痒,杀虫。
39、何首乌
别 名 首乌(块根的中药名),夜交藤(藤茎的中药名)。
产况生于村落墙脚.路边.山坡林缘及沟边石缝中。全区各县极常见。惟采挖时常易搞垮围墙,故采收量不多,往往不能满足当药用,今后须人工栽培。
性味与功能制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补肝肾,益精血。生首乌味苦.涩,性平;解疮毒,润大便。夜交藤味甘,性平;安心神,舒经络。
40、短毛金线草
别 名 肺行草(温州.乐清),人字草(乐清.平阳),八字草(乐清.泰顺)。
产 况 生于山坡阴湿地带,林下及路旁。本区各县均产,并有少量栽陪。可用种子繁殖或分珠繁殖。
性味与功能 味微酸.苦.涩,性寒。清肺止咳,化痰消肿。
41、野荞麦
别 名 金锁银开(«本草纲木拾遗»),花麦肾(温州),天花麦(泰顺)。
产 况 生于较阴湿的山坡.路边.溪沟边或庭园栽培。全区各县均产,永嘉栽陪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涩,微苦,性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益肾。
42、羊 蹄
别名秋棠(温州.泰顺),土大黄(乐清),癣大黄.野大黄(泰顺),雪糖菜.猪母叶头(平阳.泰顺),烧黄头(文成),癣黄(永嘉),壳菜(洞头)。
产 况 生于旷野水沟边.溪边及村旁.园地.路边.墙脚边或低丘陵地草丛中。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通便。
43、土大黄
别 名 金不换(温州),鲜大黄(乐清)。
产 况 全区各县有少量栽培。
性味与功能 味苦.微辛,性凉。清热解毒,凉血通便。
44、鸡冠花
别 名 白鸡冠,红鸡冠(本区)。
产 况 常栽培于庭院。本种适应性强,许多地方都可种植。清明前后用种子播种,出苗后分珠定植。
性味与功能 味甘,性凉。清利湿热,凉血止血。
45、牛 膝
别 名 白土牛膝.鼓槌草(温州.瑞安.平阳.洞头.永嘉),鼓槌风(乐清),怀牛膝(中药名)
产况野生牛膝常见于低山向阳坡地.草丛或灌木丛中。全区各县均可见。栽培牛膝,中药名称怀牛膝,近自河南引种,试种于永嘉县及温州市郊,已初步获得成功,今后将扩大种植面积。
性味与功能 白土牛膝,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利眼喉。怀牛膝,味苦.甘,性平。生用散瘀血,利关节;炒制,补肝肾,强筋骨。
46、虾钳菜
别 名 莲子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止血草(温州),白花草儿(温州.永嘉)。
产 况 生于水边.田边等潮湿地带。各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平。清热解毒。
47、千日红
别 名 烫烫红(温州)。
产 况 本区各地庭院或菜园地常有栽陪。本种喜阳光,耐干旱,适应性强。种子繁殖,于春季播种,一般管理即可出苗成活。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平。清宣肺气,化痰平喘。
48、紫茉莉
别 名 白胭脂(温州),夜晚花(乐清)。
产况生于沟沿.颓墙上或栽培庭院。本区各县均产,大多系民间栽培。种子繁殖,于清明前后播种于屋边.墙脚及杂园地,一般管理即可出苗成活。
性味与功能 味甘.辛,性寒,有小毒。祛湿利尿,活血消肿。
49、马齿苋
别 名 酸菜(温州),和尚菜(平阳),豆板菜.猪母耳(文成.永嘉),猪母菜(洞头)。
产 况 生于荒地.路旁.屋边庭院等向阳处。全区各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酸.微甘,性寒。清热解毒,止血,祛虫。
50、漆姑草
别 名 退瘀草.地兰(温州),胎乌草(泰顺)。
产 况 常见于宅旁.路边及荒地。各县均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甘,性凉。祛瘀止血。
51、蝇子草
别名野蚊子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土党参.土瞿麦(温州.乐清.平阳),土沙参(永嘉.乐清.泰顺.洞头),白沙参(乐清.泰顺)。
产 况 生于平原路边.丘陵沟边及沙滩地。本区沿海各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微甘.苦,性凉。清热解毒,清暑利湿。
52、天 葵
别 名 蛇不见(温州.瑞安),老鼠屎(平阳.洞头),天葵子(块根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麓疏林缘.路边石缝.郊野草丛中。全区各县常见,乐清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甘,性寒。清热解毒,化痰散节。
53、毛 茛
别 名 驮猫脚迹(温州.瑞安),老虎脚迹(温州.泰顺),猫脚迹(泰顺),白虎脚迹(平阳)。
产 况 生于田边.溪沟边.及丘陵山地草丛中。全区各县均有野生,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辛,性温,有毒。外用穴位发泡,有活血.消肿.止痛.截疟.退黄疸等作用。
54、威灵仙
别 名 铁脚威灵仙.九里火.百条根(温州.瑞安.泰顺),威灵仙(中药名)。
产 况 生于低山坡杂林边.山麓溪沟旁。全区各县均产,瑞安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辛.咸,性温。祛风湿,消瘀肿,通经络。
55、单叶铁线莲
别 名 雪里区(本区)。
产 况 生于山地阴坡林缘.灌丛及涧谷石缝中,多见于土层较深质地疏松的地方,全区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甘.辛,性微温。化痰散节,行气止血。
56、大血藤
别 名 黄省藤.红菊花心(温州),花心血藤.红槟榔(乐清),黄爽藤(泰顺),红藤(中药名)。
产 况 以阴湿的山坡疏林.沟谷或路旁灌丛中较多。全区各县都有分布,文成.平阳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涩,性平。活血行气,消肿散节。
57、野木瓜
别 名 假荔枝(«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七叶莲(本区)。
产 况 生于山谷较阴湿的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平阳.泰顺.文成.乐清等有产。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微寒。行气止痛,舒筋活络。
58、八角莲
别 名 八角金盘(本区)。
产 况 生于山坡阔叶林或林下较阴湿处,或山谷沟边草丛中。乐清.永嘉.平阳.泰顺.文成等县有产。
性味与功能 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化痰镇惊,祛瘀散节。
59、阔叶十大功劳
别 名 土黄柏(本区),功劳木(茎的中药名),功劳叶(叶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地灌丛.林缘.路边等处。全区各县均产。文成.泰顺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热利湿,解毒。
60、石蟾蜍
别 名 金丝蛇(温州),粉防己(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地路边.林缘。全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性微寒。祛风利湿;行气镇痛。
61、金线掉乌龟
别 名 头花千金藤(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止噤喉.金丝牛(温州.乐清),白药子.白药脂(块根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阴湿的山坡.林缘.路边。我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祛痰,止血,催吐。
62、山木蟹
别 名 莽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红茴香.木蟹柴(温州),骨底搜(温州.泰顺)。
产 况 根或根皮入药。全年可采,根挖起后去净泥土切片晒甘;或将根斩成小段,稍捣后剥取根皮,晒甘。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性温,有大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63、南五味子
别名山饭藤(温州.永嘉.瑞安),过山龙(平阳),香根藤(乐清),大活血(茎的中药名),红木香(根的中药名),紫金皮(根皮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及山谷溪边灌丛中。全祛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根味苦.微辛.涩,性温,有香气。行气散瘀,活胃消积。果味甘,酸,性温,补心肾。
64、香叶树
别 名 金瓯(温州)。
产 况 常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中。泰顺.文成及温州市郊有少量野生。近年以用插枝法及移植野生树苗进行人工栽培。
性味与功能 味甘.涩,性微寒。清热解毒。
65、博落回
别 名 山火筒.葡罗吹(泰顺),响榔(乐清)。
产 况 生于山坡.荒丘.农垦山地与砍伐迹地上。全区各县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性温,有大毒。杀虫止痒。
66、小花黄堇
别 名 黄堇.臭桐彭(温州.瑞安.文成.永嘉),烫伤草(乐清), 桶草(泰顺)。
产 况 多生于山谷林缘.村落附近.田边及水沟边.石缝或墙脚下。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凉,有臭气。清利湿热,止血。
67、荠 菜
别 名 清明草儿.田荠(本区)。
产 况 生于山坡.荒野.田边.杂园地及庭院空地。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平。平肝,利尿,凉血止血。
68、茅膏菜
别 名 山吡霜.捕蝇草(温州)。
产 况 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全区各县均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甘,性温,有毒。外用活血止痛。
69、费 菜
别 名 土三七.墙头三七(温州),养心草(平阳),生刀药(洞头)。
产 况 本区民间常栽培于墙头.缸钵内。平阳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微酸,性平。养心安神,止血。
70、垂盆草
别 名 白蜈蚣(本区)。
产况常生于山区岩石上.石路边及溪边阴湿处。全区各县均有野生。本品繁殖极易,取鲜草一截栽于阴湿处,即能成活。本区民间常有盆栽。
性味与功能 味微酸(或微苦),性寒。清热解毒。
71、冠盖藤
别 名 青棉花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猴头藤(温州.乐清.平阳.永嘉)。
产 况 附生于较阴湿的山沟岩石旁,或杂木林中。全区各县均产,乐清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平。活血,散瘀。
72、野山楂
别 名 山果子.野山楂(本区),山楂(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地灌丛中,或路边.林缘等处。全区各县常见,永嘉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祛瘀通经。
73、枇 杷
产 况 全区各县都有栽培。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平。清肺止咳,和胃降气。
74、金樱子
别 名 刺 .长糖 .大红袍(永嘉),烂糖肠刺(乐清),长鸡桃(泰顺),股 啊(平阳),山榔刺.鸡桃杏(文成)。
产 况 生于山地灌丛中,或林缘沟边。全区各区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酸.涩,性平。固精 肠,缩尿止泻。
75、龙芽草
别 名 龙芽肾(温州.永嘉.乐清),仙鹤草(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坡.林缘.路旁及杂园地较潮湿处。全区各县均有野生。近年需要量有所增加,可酌量发展人工繁殖。
性味与功能 味苦.涩,性平。补肾,止泻,止血,驱虫。
76、地 榆
别 名 小土参(永嘉)。
产 况 生于丘陵山地草丛中,或路边.林缘等处。永嘉.文成.泰顺.平阳等县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微寒。凉血止血,收殓燥湿。
77、掌叶覆盆子
别 名 牛奶格公(乐清),覆盆子(中药名)。
产 况 生于溪边或山坡灌丛.林缘及乱石堆中,常群生。全区均产,永嘉. 乐清等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甘.酸,性微温。补肾固精。
78、高粱泡
别 名 寒苗(温州.泰顺),山枝蓬(永嘉)。
产 况 生于山坡林缘,疏林下或岩石旁。本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酸.涩,性温。祛风活血,散瘀调经。
79、茅 莓
别 名 红梅消(植物名实图考),甲公莓(本区),插田莓(文成),两头粘(泰顺),虎莓(洞头)。
产 况 生于丘陵山地灌丛中。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涩,性微寒。活血,止血,消肿,祛风湿。
80、翻白草
别 名 白头翁,白五叶蛇莓(温州),土西洋参.白龙芽肾.天青地白(乐清),三脚皮(洞头)。
产 况 生欲海岛及向阳丘陵山地或旷野路边田塍边.草丛中及是缝内。洞头.乐清.瑞安.平阳等县均产,以洞头各岛屿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微苦,性平。解毒消肿,凉血散结。
81、蛇 藤
别 名 龙骨刺(温州.乐清.瑞安.平阳)。
产 况 温州.
瑞安.永嘉.平阳等县民间常栽培。冬季以老茎截成1尺长一段,埋于山坡.菜园边等地下约5寸深,或用嫩枝条扦插,入土约5寸∽1尺,压紧,不需浇水。至翌年春季抽出新枝即可成活。
性味与功能 味苦.辛.微甘.涩,性温。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
82、苦 参
别 名 牛 股(永嘉)。
产 况 生于沙土山地,或山坡较阴湿的灌丛中。全区各县均有野生,永嘉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清利湿热,杀从虫止痒。
83、野百合
别 名 小号芝麻铃(温州),河猪兰(平阳),疔草.紫花疔草(洞头)。
产 况 生于沿海地带山麓.路边.田边.草丛中。全区各县有另星野生,洞头县小门山较多;平阳县有栽培,除自用外,还可部分调出。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平,种子有毒。清热解毒。
84、香花崖豆藤
别 名 红血藤(本区),丰城鸡血藤(«江西草药»),山鸡血藤(«广东常用中草药»)。
产 况 生于山地疏林.灌丛中,或溪边.路边的悬崖石缝等处。全区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苦.微甘,性温。舒筋活络,补血行血。
85、锦鸡儿
别 名 金雀花(乐清),金剑儿.金枯梅(温州),金吊仔(泰顺.平阳.洞头),金瓜子(平阳)。
产 况 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以及平原园边.路旁.或墙边石缝内。全区各县均产,文成较多。
性味与功能 根味苦.微辛,性微温。祛风活血,止痛,健筋骨。花味甘,性平,活血祛风。
86、蔓茎葫芦茶
别 名 金腰带(温州),麻草(乐清)。
产 况 常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下.路边.及丘陵地带空旷地。全区各县都有产,永嘉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甘.苦,性微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87、截叶铁扫帚
别 名 鸡盲草(温州),白关门草.大关门草.关儿草(乐清.平阳.泰顺)。
产 况 生于山地灌丛草地及旷野.路边.田边.沟边等处。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亦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平。健脾补肾,平肝明目,止咳。
88、美丽胡枝子
别 名 马扫帚(«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红蔓里梢(紫花),白蔓里梢(白花). 白花梢(本区)。
产况本种在我区分紫花和白花二类型。前者全区山地疏林灌丛中野生较多;后者侧为栽培,以文成县花前至珊溪一带较多,洞头县南塘亦有少量种植。
性味与功能 白花,为甘,性平。镇咳祛痰。根皮(紫花),味微苦,性温。活血消肿。
89、鸡眼草
别 名 莲子草.关门草(温州),细号合萌(文成),小关门(泰顺)。
产 况 生于低山坡及路旁.田边.河岸等处,常成片生长,各县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淡,性微寒。利湿健脾。
90、土栾儿
别 名 黄皮三叶清(瑞安),金丝吊葫芦(温州.洞头)。
产 况 常生于低山地的竹林灌丛或林缘。各县常见,庭院有栽培。
性味与功能 味甘,性平。祛痰止咳,解毒消肿。
91、野 葛
别 名 葛根(根的中药名),葛花(花的中药名)。
产况生于丘陵山地林边或疏林以及土层较深的田园边.路边及灌丛中。全区各县均产。温州市郊及平阳过去有种植习惯。野生葛根加工分散,质量不一,今后应鼓励人工栽培。
性味与功能 味甘.辛,性平。根,解肌退热,升津止渴,透发斑疹。
92、野 豆
别 名 土人参(温州.永嘉.乐清.瑞安)。
产 况 生于山坡.林缘和山麓草丛中。全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甘.苦,性微温。剑脾补气。
93、酢浆草
别 名 浆儿莓酸(温州.永嘉.乐清),盐酸草(平阳.温州.瑞安),勃鸪酸(乐清),酸滋草(泰顺)。
产 况 生于低山坡路边.田边.荒地。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酸,性微温。散瘀消肿,化痰,利尿。
94、竹叶椒
别 名 土花椒.青椒(温州),白博叶桃(文成)。
产 况 生于丘陵山地.疏林.路边及溪流两岸或海岛灌丛中。各县均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辛,性温,有小毒。行气,止痛,散寒,健胃。
95、臭 椿
别 名 樗木(«中药鉴别手册»),苦木松(温州.乐清),椿根皮. 樗白皮(根皮的中药名),凤眼草(果的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地灌丛.旷野.路边。本种能耐旱及耐硷,常栽植作行道树。
性味与功能 味苦.涩,性寒。清热燥湿,收涩固肠。
96、苦 楝
别 名 苦楝树(本区), 苦楝皮(根皮的中药名)。
产 况 栽培于村庄附近.河边.路旁,低山坡亦有少量野生。全区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苦,性寒,有小毒。皮燥湿,杀充。子杀虫,行气镇痛。
97、瓜子金
别 名 竹叶地丁.铁钓竿(平阳),地丁草(乐清)。
产 况 生于山野路旁,或阳坡灌丛.草地。本区各县均产。
性味与功能 味苦.微辛,性温。活血,化痰,解毒。
98、算盘子
别 名 金瓜柴(温州),雷打柿(平阳),山满头(乐清)。
产 况 生于向阳山坡.路边.丘陵灌丛中。全区各县均有野生。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涩,性微温,有小毒。活血止血,杀虫,止泻。
99、黑面神
产 况 生于山地沟边或山坡关丛中。本区泰顺.平阳.文成.瑞安等县有野生。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性凉。清热解毒,止痒。
100、铁苋菜
别 名 海蚌含珠.野络麻(温州),血见愁(中药名)。
产 况 生于山麓.路旁.田边.旷地上和园地草丛中。全区各县极常见。产量较多。
性味与功能 味微苦.涩,性平。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101、地 锦
别 名 红莲子草.奶甘草(温州.平阳.乐清)
产 况 生于宅旁.路边等空隙地。全区各县极常见。
性味与功能 味微酸.涩,性平。
相关文章
遍地皆药歌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7sg.html
百草治病疗效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1t12l.html
图片(黄刺玫果、月见草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s8l.html
在后冯拍的杂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mbh.html
春天植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jx5.html
药食两用名单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ir8.html
部分中草药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g5t.html
233种本草特效功能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fce.html
温州野生药用植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dkl.html
十五种真菌图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clu.html
四十二种水果药用功能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arz.html
二十七种水果药性用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80u.html
中草药图片(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9h4.html
奇葩植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99j.html
中草药辨认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7h7.html
植物图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6p3.html
中药鉴定常用术语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ygg.html
野菜不花钱能治病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1t5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