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海青云
碧海青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2019-09-18 16:39:32)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7-49页。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估算飞镖板面积、动手操作、讨论等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可行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转化和无限分割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借助剪拼飞镖板了解转化的方法,能发现圆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以前我们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2、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炫我两分钟,既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又引出“转化”这一数学方法,为开始本节课用“转化”的方法来探究“圆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一)以前我们学过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说一说)

(二)估算飞镖板的面积

仔细观察教材47页的飞镖板,你发现了什么?

估算一下:这块飞镖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课前尝试通过把飞镖板看成近似的小三角形或者把飞镖板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估算面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兴趣,为课上探索圆的面积打好基础。】

课上尝试小研究

1、在硬纸上面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拉直,再拼一拼。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如果分的分数越(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    )。

2、我来推导: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 ),宽相当于圆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圆的面积等于(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

比较剪拼前后的图形,发现( )变了,( )没变。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三、小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合作学习建议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研究方案。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选出代表,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针对其中的一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及时进行评价、补充、质疑,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在交流过程组内选出最完美的研究方案。

4、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小组活动时,要求同学无论好与坏,做到人人发言,让小组成员真正动起来。交流大约5分钟)

教学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收获。通过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知识呈现会更全面、更精练,知识梳理更有条理、更科学化。】

四、班级展示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案。一会儿对他们的研究方案提出疑问或进行评价和补充。

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1、小组六人汇报讨论结果,尝试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师生一起总结圆的面积的字母公式,验证猜想。

3、小结:可见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行?(半径r)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五、挑战自我

课本p49练一练

1题,独立完成,互相检查,指出问题,及时更正。

2、3题学生自己完成后,全班交流,完成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六、盘点收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课外延伸

自己确定半径,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分别计算这两个圆的面积,这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 ):( ),面积的比是( ):( )。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这节《圆的面积》是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一.明确概念:

   圆的面积是在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必须明确区分。首先利用课件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顺利揭题《圆的面积》。

   二.以旧促新

   明确了概念,认识圆的面积之后,自然是想到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些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你打算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的三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平行四边形是通过长方形推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西边形推导的,梯形也是如此。这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因为知识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数学的精髓。

三. 转变图形

根据发现,把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拼并观察它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像”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会怎么样?64等份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

   四. 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 =πr h=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πS=π×r×r =πr2。

    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本节课也有几个值得商榷和加以改进的方面:

    1、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把圆折成三角形,尝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2、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