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快板说党史(第七章,第三节8-10)
(2022-04-10 12:11:09)
标签:
党史板话 |
(8)对外开放的启动
改革推进过程中,对外开放也启动。
借鸡下蛋引外资,合资企业共管理。
一九七九十月里,中信公司告成立。
(“中信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简称)
国际信托与投资,都在经营范围里。
一九八零这一年,恢复世行代表权。
国际金融机构中,贷款启动项目用。
先后携手日、美、法,海上石油共开发。
(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此后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中外合资经营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法律法规来护航,合资企业渐兴旺。
朝气蓬勃旅游业,对外开放站前列。
(9)蛇口工业区的设立
国家计委、外贸部,派遣经贸考察组,
一九七八四月份,考察香港和澳门。
考察回来提建言:广东珠海与宝安,
毗邻澳门与香港,出口基地可设想。
广东省、交通部,联名提交报告书。
报告里面提建议:蛇口设立工业区。
一九七九一月里,中央批准予实施。
开山爆破震天地,诞生蛇口工业区。
(10)经济特区的创办
(1979年4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
中央工作会议上,畅所欲言论开放。
广东省,临港澳,敢为人先欲弄潮。
第一书记习仲勋,提出建言创意新:
“深圳、珠海与汕头,得天独厚利出口;
办成出口加工区,长远效益当可期;
对外开放征程远,广东愿意冲在前。
希望中央放些权,以利打开新局面。”
福建省委在会上,也提类似新设想。
建言献策很积极,中央表态予支持。
特殊政策划新区,如何命名更合适?
小平快言快语道:“还是称为特区好,
陕甘宁,初规划,也是叫做特区嘛!
中央资金较欠缺,政策可以给一些;
你们自己施展开,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汕头、珠海、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人大会议正式批,特区鞋子终落地。
经济特区共四个,敢闯敢试开先河。
中央政策指方向,特区建设一片忙。
五湖四海弄潮儿,汇聚特区大建设。
披荆斩棘勇开拓,艰苦创业结硕果。
仅在短短数年间,小镇旧貌换新颜。
昔日渔村荒凉滩,崭新城市突兀现。
敢为人先勇创新,争分夺秒奋力拼。
改革开放听潮音,特区精神励人心。
特区窗口面全球,对外开放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