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快板说党史(第七章,第三节7)
(2022-04-08 09:56:18)
标签:
党史板话 |
(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
城市改革难度大,远比农村更复杂。
农村改革有经验,城市改革可借鉴。
扩大企业自主权,逐步推广点带面。
一九七九五月起,首批试点八大企。
仅仅过了一年多,改革企业六千多。
过去生产按计划,指令国家来下达。
市场需求不研究,产品销路不发愁。
经济效益盈或亏,企业根本无所谓。
改革以后不一样,企业都得自己想。
自主经营意识强,市场意识渐培养。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继续深发展。
一九八一春季起,山东试行责任制。
企业经济效益好,职工福利多多搞;
职工超额创效益,就能相应获奖励。
这项改革使职工,个个成为主人翁。
成本意识大增强,经济效益大增长。
此后经济责任制,全国范围渐实施。
商业流通领域里,也在逐步改体制。
农副产品在以前,统购统销国家揽。
改革政策起步点,自由购销面放宽。
流通渠道松限制,商品流转速度提。
所有制,也改革,公有主体为原则。
一九七九这一年,知青返城大潮现。
返城知青要就业,压力政策来缓解。
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经济多形式。
改革政策指新路,知青争当个体户。
北京前门大碗茶,棚子就是知青搭;
安徽芜湖年广久,“傻瓜瓜子”成名优。
一九八一十月间,中央又送定心丸。
(198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一项战略决策,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政策明文予规定,改革属于长期性。
经济形式多样式,经营方式多样式,
长期并存是承诺,活跃经济好处多。
集体、个体经济体,政策支持蓬勃起。
全民、集体、个体间,联营形式也出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