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讲座后的感想

(2014-04-19 17:16:21)
标签:

应知

规律性

第一轮

填空题

缺漏

文化

分类: 成果分享

听专家讲座后的感想

高三数学组 郭进文

    我于2012年4月7日上午听听取了专家关于高考方面的讲座,和同事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收获很大,现总结如下:

一、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1、要加强高考研究,把握住高考方向

    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和考纲,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将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在集体备课时开展讨论。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住复习的尺度,避免了挖的过深、拔的过高,也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2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自己精心编写了教学案,针对性很强,表现在:①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高考热点等。

    (2)、立足教材,把握基础。注重基础,注重通性通法,精选精编,讲求实效。通过第一轮复习,将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选:一方面选择包含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代表性题目,另一方面在选题时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尽量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精讲:例题精讲,突出教师的主导性。该讲的内容讲深讲透,强化分析过程。在例题教学中,不光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光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学生如何找准切入点。精练:习题精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要做好教学常规,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质量。

    (1)备课方面:认真备课,每人的教案不强求形式的统一,但需人人都有,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各层次班级学生的特点,因班施教,因人施教,灵活处理。

    (2)上课方面:做到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不讲偏题、不讲怪题、不讲不典型题。力求一题一类型,一课一收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提高质量。尽可能地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课时。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切实贯彻新课程的探究精神。

    (3)、练习方面:夯实“三基”与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讲解到位。针对学生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弥补不足。作业批改力求不过夜,灵活使用全批、点批与面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

    (4)、组内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一学期来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集思广益。同时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互相补充、完善。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主要是课时的划分、教学的起点、重点、难点、疑点,例题习题、高考题的选用、学情和学生的阶段性心理表现、公开课等方面。

二、要对学生的学习与考试进行指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解题。做题前要求学生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认识,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对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要深刻领会。做题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做题后,要求学生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通过做几道相关的变式题来掌握一类题的解法,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解决。

    (2)、要求学生解题规范。要求学生一步一步答题,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条理清楚,要步步有据,逐步使学生养成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

2、要加强应试能力与解题策略的培养。

     平时的综合训练要注意:(1)训练好基础题高考填空题1—12题、解答题前两题。(2)把握好中档题。填空题后两题、解答题中间两道题。(3)重视应用题。应用题要专门训练学生读题,要心平气和慢慢研读几遍,直至读懂读会题意为止,这是解决应用题必须具备的功夫,然后再把题目中的量用字母表示,再根据题意列出函数或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再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

     数学应试的指导思想是细做基本题,拿足分,心有底;稳做中档题,少丢分,别浪费;慎做较难题,多得分,别放弃。考试的前30-50分钟一般用来解14道填空题,在做填空题时,首先是求准(正确),然后才是求快,近几年高考压轴题第19题、20题为了提高区分度与试题质量,第1问往往也是送分的,当前面的题目难住时,应知道放弃,抓紧往下做。用足够的时间做好中档题,难题不轻易放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